主页/ 普洱茶新闻

孙中山与茶为国饮

时间:2024-04-2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周代,距今也有3000 多年的历史。饮茶,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可谓根深蒂固,在中山地区当然也不例外。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孙中山先生曾对茶有高度评价,在其《建国方略》和《建国大纲》中,一再向国人推介茶作用和功效,更将之提到民生的高度来认识,在《实业计画》中积极倡导振兴中国茶叶。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之际,重温伟人百年前提出的真知灼见,颇具现实意义。
孙中山誉茶为最优美之人类饮料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尚书·顾问》:"王三宿、三祭、三诧","诧"茶。周已有茶祭祀,唐代陆羽著《茶经》,将中国饮茶及茶文化推向高潮。
孙中山指出:"就茶言之,是最为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其爱茶可见一斑。孙中山的家乡香山县(今中山市)与茶有着道不尽的渊源。古香山是孤悬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土旷民稀"。南宋起,历次战乱中,中原人和江南人大规模南迁,使得境内人口不断增多。自古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南迁到此的人们仍然保留着喝茶的习惯,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山南部地区农家最喜欢的仍是自制的梅叶茶,尤其在炎炎夏日,田间劳作回到家,喝上一口,甘甜解暑,疲劳尽消。土制的桑叶茶更被广大妇女视为调理身体的极品。而六安茶则是普通人家的挚爱。六安茶产自安徽六安,又称瓜片,可作药用,品种为绿茶。南迁的移民尤爱此茶,一则是思念故乡和祖先,二则是取其好意头,祭祀和喜事都少不了它,尤其是出远门,带些在身上祈求平安。寿眉性中庸,不寒不热,香味浓郁,且有防暑解毒的功效,特别受妇女们的青睐。过去缺医少药,民间也有用陈年寿眉茶给患麻疹的幼儿退热。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之饮食习尚暗合于科学卫生……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清茶淡饭是中山百姓的传统生活方式。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要活到一百岁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中山地区,期颐并不鲜见。清光绪年间,在沙溪镇的圣狮村,就因有村民超过百岁,曾获得光绪帝御赐立了"期颐偕老"和"升平人瑞"两座百岁牌坊。清茶淡饭在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中山人爱喝茶,也爱上茶楼。中山的茶楼可以追溯到明清。清以前的茶楼大都在悦来路一带,晚清较有名的如茗园、太白楼等,上世纪初逐渐扩展至孙文路,均是粤式茶楼,与饭馆合而为一,只做早市,午、晚市经营饭餐。天未亮,茶客就上茶楼茗茶,一壶茶、两件点心、几份报纸,老顾客悠然自得度过早晨时光。近20年来,茶楼的经营方式变了,早市并不早,是早午市相结合,边品茶聊天,边尝点心小吃,茶楼成了市民亲友相聚、团体叙会、洽谈生意、和解纠纷,乃至相亲等的交际场所。


"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①]是孙中山对茶的定性评价。他之所以向国人推介茶,不仅茶实乃"廉良之物",且茶具有恬淡清和、高雅意趣的品性。知茶、爱茶的孙中山先生从奔走革命,组织领导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结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到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革命军大元帅等职,始终如一地恪守民众公仆,清廉为官,勤政为民,两袖清风,为全天下人做了极好的表率。孙中山一再规劝人们多喝茶,少喝酒,以茶养生,陶冶性情。他说"中国人发明茶叶,至今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国皆争用之,以茶代酒更可免了酒患,有益人类不少。"[②]近年来,中央明令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大摆筵席喝豪酒的现象日渐消失。清茶虽不及酒香醇,但能提神醒脑,沏一壶热茶,在清茶的袅袅香气中,除尘荡浊,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尝如人人都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清茶一杯谈国事,社会风气将蔚然一新。
孙中山呼吁振兴中国茶业
在建立共和后,孙中山极力主张实业救国。茶叶与瓷器、丝绸并列为丝绸之路的三大贸易货物。孙中山在其亲自撰写的 《建国方略》之 《孙文学说》、《实业计画》、《民权初步》三部分中都提到了茶,认为"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可见其重视程度。他对茶叶的生产、出口等情况茶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中国茶叶与印度、日本茶叶的品质差别和当时中国茶叶种植、加工方面的落后原因等都了如指掌,对旧中国的茶叶生产状况甚为忧虑,说:"此前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之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高。生产费过高之故,在厘金及出口税,又在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他进一步分析茶叶输出减少的原因:"丝茶这两种货物,在从前外国都没有这种出产,所以便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货……因为以前丝和茶只有中国才有这种出产,外国出产的货物又不很多,所以通商几十年,和外国交换货物,我们出口丝茶的价值便可以和外国进口货物的价值相抵消,这就是出口货和进口货额价值两相平均。但是近来外国进口的货物天天加多,中国出口的丝茶天天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便不能抵消。"孙中山还对当时美国禁酒一事十分关注,认为是我国发展茶业的好机遇,指出:"世界对于茶叶之需要日增,美方又禁酒,倘能以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之,是诚有利益之一种计画也。"他在国际发展计划中提出振兴中国茶业的对策:"若除厘金及出口税,采用新法,则中国之茶叶商业仍易恢复。在国际发展计画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器代替手工,而生产费可大减,品质也可改良。"[③]香山地区种茶、制茶历史悠久。目前看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康熙癸 酉举人杨锡震的长诗《小岭采茶》,诗中从茶树生长,到采茶、制茶、品茶有详细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茶业有了长足发展,中山也增添了新的茶品种。五桂山种红茶始于1977年,名曰五桂山红茶,1985年又引进种植云南大叶茶树。香山人素有经营茶叶传统。明始有香山商人经营茶叶出口,但茶叶来源却是江南及福建一带。五口通商后,更多的香山商人因经营茶叶出口贸易而致富。如孙中山的同乡及其追随者杨心如,就是在台湾做茶叶生意的。时至今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茶不仅进入中山的入千家万户,茶博会的举办更为本市带来无限商机。今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本届茶博会吸引了来自两岸四地以及东南亚地区近400家茶商参展。中山的茶商怀着景仰孙中山之情,在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题材的纪念茶产品上花心思,注入孙中山文化元素。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有必要将其弘扬天下。而孙中山文化元素的注入更使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并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


.

相关标签:
徽六 品茶 茶具 红茶 上茶 绿茶 牌坊 寿眉 孙中山 中国 茶叶 中山 香山 茶楼 清茶 茶文化 货物 生产费 六安 孙文 洛河 烘干 社会群体 快讯 刀美兰 业主 老奶奶 空调设备 天禄 情迷 温和 口腔保健 茶坊 隆回 家书 常熟市 质朴无华 孝昌县 弯刀 山盟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