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时如何避免"农残茶"?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茶,是解毒的草,是健康的养生饮料,也是优雅品质生活的表现形式,然而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基础:茶本身得是健康无毒的好茶,否则"饮茶"则如同摄入慢性毒素。茶叶本是一种健康饮品,袅袅丝竹,一盏清茗,正忘却尘嚣、神通苍冥,忽听耳畔传来"小心,农残!"该是何等尴尬?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 茶叶农药残留影响出口创汇 茶叶作为天然健康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我国是世界茶叶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尤以绿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等闻名于世。但最近,由于茶叶农药残留量等问题,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开始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其中对德国尤为明显。加之当地一些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我国茶叶形象严重受损。如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我国在德国茶叶市场上的份额必将继续萎缩,最后甚至有可能不得不退出德国乃至欧盟市场。 传说中的绿色壁垒:欧洲各国针对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每年都在不断提高和扩大范围,有一些标准"近乎苛刻",被称为是我国茶叶对欧洲出口的"绿色壁垒",导致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大幅度滑落。虽然世界上不少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限制他国农产品进口而设限,但毋庸置疑的是,对照国际检验标准,目前我国不少茶叶的确存在农药残留和卫生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专家认为,相比日本的标准,我国的标准显然还是低很多。据悉,我国关于茶叶的农残和污染物检测项目只有十几项,即使算上农业部禁止使用的39种农药,我国现行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就是50多种而已,与欧盟及日本相比,确实差距甚大。 茶叶农药残留自然降解动态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有关农药在茶叶鲜叶中的自然降解动态研究的报道不少,但所研究的农药种类大致可以分为 3 种:有机磷农药(亚胺硫磷、辛硫磷、乐果、喹硫磷、哒螨灵),拟除虫菊酯农药(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速灭杀丁、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氟菊酯)和其他农药(赛丹、罗速发、噻嗪酮)。 亚胺硫磷以喷药后第一天残留量下降最为迅速,平均在50%左右,以后的消失速度较慢,喷药后 9d 鲜叶中的亚胺硫磷消失。 二氯苯醚菊酯在自然条件下相当稳定,降解速度比常用有机磷农药慢。10%乳剂 3000 倍液喷在茶树叶片上,鲜叶中原始附着量(以干重计)平均为 22.5 mg/kg,喷后 12d 降至 1 mg/kg 以下;5000~6000 倍液处理 10d 后降至 1 mg/kg以下。 赛丹在茶树鲜叶中的降解速率较快,半衰期平均为3.66d±0.31d。在常量下,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 7d。噻嗪酮在茶叶中的降解在喷药后的前 15d 较快,而后明显减缓,喷药后15d 的茶叶中噻嗪酮的降解速率达 99%以上,残留量在0.3mg/kg 以内,但喷药后 25d 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仍大于0.01mg/kg,建议喷药 15d 后为采茶安全期。 农药真的这么可怕吗? "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概念不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指出,茶叶中检测出农残不等于对人体有危害。我国老百姓平均每天喝茶量为4-5克,农残摄入量不会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安全标准。同时,微量农残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此外,目前一般使用有机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然而大多数农药不溶于水,泡茶时农残溶出量最多是检测量的10%-20%,农药含量极低。一般有品牌、通过质量认证、标明生产日期的茶叶,其农残含量符合标准,可放心饮用。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研究对策 1、 政策法规,政府要为茶叶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宣传农药残留的危害性和控制农药残留的紧迫性。 2、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有待加强。 3、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水平。 4、加大生物农药的科研开发力度,积极进行生物农药防效试验。 5、做好农药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选购时如何避免"农残茶"? 虽然茶叶的种类很多,但不同种类茶叶之间农残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关键是茶叶的生产季节,一般来说,当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农残较少。春茶生长期间茶树一般无病虫害,不用使用农药,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 购买时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和香气来鉴别春茶的真假。 春茶的芽叶一般较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冲泡后,可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味持久,滋味醇厚,叶底柔软厚实。 编 后 语 喝茶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短时间"洗茶"。用少量开水浸泡茶叶30秒左右后,把水倒掉。除冲洗灰尘外,一小部分能在短时间内溶于水的农残会被滤去。二是不要一杯茶从早喝到晚。一般的茶叶(乌龙茶除外)在经过3到4次冲泡后,往往不含茶汁也没有香气,但微量有害物质却在最后被泡出,因此不要反复冲泡一杯茶。(整理/晚晴&胖子君 图片/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