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必知的洗茶知识

时间:2025-01-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生活中常遇到一些喝茶的人,在泡茶之前都一个"洗茶"的习惯,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洗一洗",即将茶叶用水浸泡几秒钟,然后把第一泡甚至第二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一个"洗"字,让不少人自然或不自然地联想,茶叶是不是不干净呀还得洗洗?是这样吗?你喝的那些茶,真的需要"洗"吗?

"洗茶"的来源

"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宋子安撰《东溪试茶录》,提出了要制成品质优异的茶,必须严格要求技术操作的四道工序:"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饮而有少沙者,涤濯之不精也。"他提倡"涤芽惟洁,濯器宜静。"南宋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又提出"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次,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去其膏"的主张。

但宋人指的"洗茶",是属于采制过程的范畴,根本不是指现在我们说的泡茶中的那个程序。最早将"洗茶"单独列为饮茶的一个重要环节见于明代《茶谱·煎茶四要》:"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但这里提到的"洗茶"仍然只是"煎茶"的一个步骤,不是用于泡茶。

明代开始流行泡茶,以加工制作的叶茶用沸水冲泡。在泡茶中加入"洗茶"程序的做法,估计是从煎茶中的"洗茶"移植过去的。屠隆著《茶说》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去尘垢冷气,烹之则美。"许次纾《茶疏》曰:茶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随风辄下,即着于叶中。烹时不洗去沙土,最能败茶。"罗廪《茶解》认为:茶要"用热汤洗过挤干。……不洗则味色过浓,香亦不发耳。"冯可宾《岕茶笺》中"论烹茶":"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不可太滚,滚则一涤无余味矣。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烈,急取沸水泼之。"

"洗茶"洗什么?

"洗茶"可以洗去什么?古人说,"去尘垢冷气""去沙土""去尘土、黄叶、老梗"、发""等。

先说去尘垢、沙土、尘土、泥尘、浮灰等。在古时,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等条件不高,加上舟车运输,可能少数茶叶的确会存在洁净的问题,但是发展到现在的茶叶生产加工,对于稍具规模的加工厂而言,基本都符合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即便是规模相对小的农户或者作坊,茶叶生产过程也基本能做到不着地。茶叶上的"",主要是茶叶的茶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尘状微粒,并非泥土灰尘。

那古人所说的茶叶生长时本身自带的灰尘呢?茶树生长于山林之中,接受天然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相比停驻于城市高楼间呼吸着各种"尾气"的人类来说,环境实在是不知道要干净多少倍。想来只要是曾吃过烧烤,露天下喝过咖啡的人,应该都不会对这一点耿耿于怀的。

再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山多浮沙,随风而下""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这些记载,其实也只是留下了文字作品的、生活较为讲究的当时文人的想法和做法,究竟当时普通人饮茶,是不是都要"洗茶",我们是不能一以概之地断定的。况且,有一点是这些文人并不知道的,那就是"洗茶"会洗去茶叶中的很多有益成分。

更有茶友要说,洗茶洗农残啊!作为一种与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料,茶叶的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中国茶叶总体安全,市面上正常流通的质量合格的茶叶,其各项指标,包括农残和重金属指标,自然也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在这一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即便茶叶中有微量甚至痕量农残,也是以脂溶性为主,很难溶于水中。也即,农残指标合格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汤肯定是安全的。

我们更赞成"洗茶"实为去"冷气"、发""这样的观点。在茶艺和茶叶审评的语境中,通常所说的"洗茶"这个步骤,也常被称之为"温润泡",或是"醒茶",其主要作用是浸润茶叶叶片,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便于茶叶香气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呈现香气。也即,常说的"洗茶",其根本目的是"润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

古人认为"洗茶"可以洗去泥尘之类物质,但古人并不知道的是,"洗茶"更会洗掉很多有益成分。实验表明,茶叶一旦与热水接触,有些内含物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溶解于水。首先浸出的是带有爽味的维生素,带有鲜味的氨基酸和带有刺激味的生物碱。如果洗茶的时间过长,那么倒掉的茶汤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营养物质,更不要说古人"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这样的做法了。

日常泡茶时,是否需要润茶,可根据茶叶叶片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程度、发酵程度以及该茶类主体香气适宜发挥的温度等因素来综合来把握。对于普通茶友来说,可以记住这样一句话:越不经泡的茶越不需要"洗茶"。什么叫"不经泡"的茶呢?比如原料嫩度高的,如一些绿茶;自然状态或做型程度低的,如白毫银针、花茶等;加工后茶叶体积较细小的,如工夫红茶等。这些茶在泡茶时内含物浸出较快,一般不需要润茶。

1)绿茶通常不作润茶,否则容易损失茶叶中的氨基酸。

2)原料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不建议润茶。

3)诸如祁门红茶那样的原料相对细嫩、体型相对较小的发酵茶,不建议润茶。

4)做型程度较高的,如外形成球状、成紧结块状的乌龙茶类、黑茶类,需要润茶。

5)有一定陈化时间的,类似普洱茶这样的后发酵茶,而且内质丰富,冲泡时可适当润茶。

6"洗茶"须知小贴士:

水温:润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时间:润茶时,出水要快,浸润时间要尽量短,23秒即可。否则,在此过程中还是会损失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从而影响茶汤质量。

水量:润茶时水量一般而言应尽量少,以刚刚没过干茶为宜。

次数:润茶次数无须过多,像乌龙茶和原料等级较高的黑茶,一般来说润茶一次即可;有些老叶、老梗较多的紧压茶,或者是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可以再多润一次,这样可以充分唤醒茶叶,利于冲泡和品饮。

行业内也有认为应废除"洗茶"这一说法的观点。我们认为,要让所有人都放弃这样一个流传甚久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难度,且也没有非不可的必要。相反,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大家了解"洗茶"一词的缘由,与大家分享更多关于茶叶制作、冲泡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茶叶是否够干净""茶叶需不需要洗"这样的问题。

相关标签:
茶叶 沙土 物质 古人 茶汤 尘垢 冷气 热汤 时间 浮沙 氨基酸 发酵 程度 原料 黑茶 自然 尘土 生物碱 香气 安全 酒味 哈尼族自治县 亲族 乐感 加藤 贵和 联合办学 变态 特藏部 无关宏旨 太湖 挺身而出 特色文化 三星集团 不可理喻 辅酶 诗赋 密西西比河 新文 蔡格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