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简直了!这才是普洱茶的真正的喝法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喜欢喝茶的茶友对于普洱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对于怎么喝懂普洱茶,不一定所有茶友都知道。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谈谈喝普洱茶的七步曲。

第一步:看茶

成熟的制作工艺稳定,制成的饼茶外形均衡统一,薄厚外缘规整紧实。

自从有了静电除尘的机器,普洱茶卫生当今正规厂家的产品中不会出现其它杂物,而04年以前静电除尘的机器还未大量应用,老茶的杂质靠人工筛选,可能会在饼茶中出现杂质的现象。

色泽区别生熟茶熟茶色泽黑褐,生茶根据年份由墨绿色(年份短)→棕褐色(年份长)

条索松散→结实单薄→壮硕发干→油润

第二步:摸茶

摸摸紧实度茶体疏松,根据同等储藏条件则陈化速度较快,茶体紧实,则陈化速度稍慢。

撬茶看内外洒面指茶体表面撒上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卖相更好,一口料指整个紧压茶都是一种等级的茶叶,并非金玉其外,可能败絮其中。

第三步:闻干茶

闻顾名思义,用鼻子细细闻感觉。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如果存储不当,如将普洱茶与其它一些杂物胡乱堆放在一起,就会串味,吸附有其它异杂味,如产生的水闷味、草席味,烟熏味、霉味,调料产生的各种刺激性味道等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详细陈述,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当然,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发生失误也会产生各种异味。总之,有异味的普洱茶绝不是好喝的茶!喝这样有异味的茶会令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第四步:开汤闻香

取茶6-8克,洗茶1-2泡,公道杯倒出茶汤后,闻杯底香。有的茶杯底无香味,有的若有若无,有的香气飘散,有的直澈肺腑即为高锐。比如景迈的古树茶香气彰显,持久飘逸,冰岛的古树茶淡雅清香悠远如丝,只能品味而无香感。

有的香气则是制作中出现失误导致的。就比如青草味。调侃一句,不排除有些茶友就喜欢这样的香气,只是要买到这样的茶叶恐怕也很难。

第五步:开汤观色

熟茶红褐色,全发酵的产物。普洱生茶依陈期变化繁复,观之养眼。

色泽黄绿→酒红1~2年汤色黄绿,如儿童稚气未消→3年左右汤色金黄→3~5年汤色橙黄→5~8年汤色橙红→8~15年汤色石榴红→15~30年汤色宝石红→30年以上是为酒红,有如佳偶天成。

透明度浑浊→晶莹剔透浑浊(汤体犹如山洪之水,悬浮物明显可见,台地茶多如此)→不清晰(汤体有如黄河之水,悬浮物不明显)→清晰(汤体有如6月长江之水,1米可见游鱼嬉戏)→透明(汤体犹如滇池之水,水生万物一览无余)→透明发亮(汤体有如云南墨江双胞井之水,凛冽且身着光彩)→晶莹剔透(汤体犹如九寨溪流之水,精致之极巧夺天工)

稠度流水→粘稠流水(就是自来水样)→油状(有丝滑感觉)→粘稠(稠密极富质感)

第六步:开汤品气味

品异开汤品尝,异杂味盈口,肯定有问题。一般异杂味有烟味、糊味、炒青味、烘青味、红茶味、水闷味、霉味。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详细陈述,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品熟不成熟→成熟清香→花香→果香→蜜香→松脂香→陈香→樟香→药香

品层次香量由单一→变化单一→丰富→有层次→变化

香感下沉→高扬下沉→内敛→高扬

第七步:开汤品味道

苦涩普洱茶的基本味道,俗称"不苦不涩不是普洱"。酸味(加工失误会产生)→苦涩(基准味道,品饮苦或涩感化得开否,快不快)→鲜甜(不同茶区茶叶品种)

汤感指茶汤含于口中的感觉。贫乏(汤质如若无物)→薄(汤质些许感觉)→厚(汤质厚重)→饱满(汤质充盈)

水路茶汤由口吞咽至胃中的感觉。粗糙(舌面感觉有毛刺)→滑(舌面感觉柔顺)→丝滑(舌面感觉溜顺,难以挽留)

喉感发干(喉部有干燥感觉)→甘甜(回甜)→润(如雨露滋润,甘甜犹在)回味无→短暂→持久

相关标签:
之水 普洱茶 感觉 高扬 茶汤 普洱 香气 茶叶 异味 生茶 悬浮物 色泽 年份 霉味 黄绿 粘稠 古树 味道 成熟 变化 红学 神怡 香脆 美才 延边 经验丰富 饮食健康 高保真 鼓楼区 碳酸镁 饱满度 功不可没 苏俄 获益匪浅 店子 化工原料 鞋柜 细致入微 附加赛 熊猫牌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