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拼配茶的一些技术细节

时间:2025-04-1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第一, 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笔者曾提出拼配茶的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并在实践中屡屡应用,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这就是:拼配茶正常情况应该选择三种基准原料制作,才能形成稳定口感和配方,也便于操作。市场上有号称使用数十种原料所做的拼配茶,我认为是拼凑,或者是茶厂把剩余的原料简单混合胡制作。拼配是一项严谨的技术活,拼配的精髓是"特点突出、比例适当"八字真言。一个典型的拼配茶,如果不具备明显的特点,这个茶的价值何在?没有稳定的比例,如何保证未来 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原料的采购?数十种原料拼凑在一起,特点如何预期?后续如何复制?在工厂生产管理中,规则越简单,越容易执行,不出纰漏。三个基准原料的配方,口感容易协调、原料容易收购、工厂容易生产复制。

第二, 同一小产区茶区的兼容性原理。
为了简化拼配方法,笔者确立了拼配茶的第二个原理,即:同一个狭小茶区,春茶、夏茶、秋茶是兼容的,可以直接用于拼配。举例来说,我们看见市场上有一种茶,叫做麻黑古树。喝起来有明显的麻黑味,但是又跟正常的一口料不一样,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拼配茶。人家没有标明是春茶、夏茶、秋茶,也没说是当年茶,我们不能说不是麻黑。这种小产区多年的原料拼配在一起,构成了另外一种滋味,形成了拼配的另一个分支:同一茶区,跨年份、跨季节拼配。这样比较容易控制成本。如客户要求价格低,夏茶比例就会稍高。关于这种茶,是纯料和拼配的对立统一,也是最不容易出问题、最简单的拼配方法。它是麻黑古树茶,又是拼配茶。所以,笔者曾经说过,拼配是绝对的,纯料是相对的。爱好者切不可钻入牛角尖。

第三,跨茶区的拼配。
跨茶区的拼配是最艰难的拼配, 要融合不同茶区茶的特点,不出现明显的断裂感,非常难。那么,在三种基准茶中,找一种融合剂就非常困难。同时,合理安排基准不同原料的工艺,也是重中之重。与很多人纸上谈兵的观点不一样,笔者认为,一款 好的拼配茶并不是人工自然天成的,而是有预谋设计出来的。
如果一个制茶师只会简单利用现成的毛料来做拼配,那这个师傅的水平还停留在幼儿园。我们假定一个茶冲泡过程分成三段,每5泡为一段,前段中段尾段要呈现出什么样的口感,设计师应该成竹在胸。我们列举某个茶的拼配方案,前段要用班章的苦底和厚,则班章茶应采用重揉工艺,但分量不易太多,为了保证前5泡的强度,甚至可以切碎,让消费者明显体会到班章的滋味。五泡过后,班章茶的精华已出。中段发力的茶可以采用中泡条,紧揉,而后段要维持茶汤的强度,则用泡条的形式,尽量避免在前10泡透支精华。根据对茶汤的设计强度,比例就很容易控制,以便维持前后15泡的汤感稳定不下降。


相关标签:
古树茶 拼配茶 春茶 夏茶 秋茶 麻黑 班章 细节 原料 技术 基准 笔者 口感 比例 原理 明显 特点 茶汤 配方 强度 家庭 潜山 金阳 隐秘 色带 东卓茶业 古阳河 衣带渐宽终不悔 罗文 碗橱 至关紧要 镇静剂 总价值 无一例外 产品销售 不怎么样 灵峰 凶横 病假 星露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