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普洱茶泰斗——张顺高 (七)

时间:2024-09-0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建立大叶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理论框架
  云南科技文化相对落后,没有自己独立的先进茶树栽培技术,长期以江浙为范本。然而大叶茶与小叶茶、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热区土壤与江南土壤,均有极大差别,套用来的东西,多不符合云南实际,按云南资源特点和云南省情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茶树丰产栽培理论是云南茶人的历史职责。20世纪60年代初,先生进行了"云南大叶茶树种植密度与排列方式试验"和"综合丰产试验",对全省各茶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合理密植是茶树速成高产的中心的概念。七年的马里种茶实践,对水、土、肥在茶树丰产中的地位有深刻体验。1975年,他又作了"云南大叶茶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从每亩600-8000株的几十种种植密度与排列,配以不同的水、土、肥基础做试验,其中两亩试验地栽后次年投产,三年亩产500斤,五年800斤,创云南茶叶之最。1976年底,先生赴上沃尔特考察和种茶,交由陈清华负责管理。在上沃尔特,他采用速成栽培法,从播种到采摘仅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茶树试种。1980年回国后,继续进行研究,1983年进行成果鉴定。这项研究,获1979年云南科学大会省委省革委一等奖,州科学大会一等奖,198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据省农业厅证明,该成果推广180万亩,对云南茶叶生产面貌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过20多年的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他对大叶茶的丰产规律有了深刻认识,撰写了《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在1983年10月全省茶园丰产会议上作了专题报告,刊登于《云南茶叶》1984年第1期,被评为一等优秀论文。文章从云南茶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出发,紧密结合云南茶叶生产的实际,阐明了土肥对茶树丰产的基础地位,利用大量实验数据和生产调查作支撑,论证了密植是茶树高产的中心,提出了实现茶树速成高产的修剪、养树、采摘三个关键环节,构建了云南大叶茶丰产栽培理论的框架。这就是: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好修剪、养树、采摘技术关键,云南大叶茶就可以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按这个理论框架制定的技术措施,紧扣云南实际,对云南历史上大叶茶长期稀植、极端粗放的耕作、重栽不重管、重采收不重投入、吃自然饭的传统生产方式有极大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云南茶叶摆脱极度低产的长期困扰,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它对推动云南茶园建设现代化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大发展,发生了重要作用,对建立云南自己的、具有云南特色的茶树栽培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
  生态茶园理论的创立与实践
  茶树的系统发育是在亚热带的森林中完成的,养成了喜温、喜湿、喜欢漫射光的特性。栽培茶树,适当荫庇,则生长更好,品质更佳。我国茶农在长期栽培历史中,顺其自然,在茶园物种配置上,采用多种经济植物配合,而云南勐海则有著名的樟一茶,澜沧有杞木一茶等模式,湖北则有乌柏一茶、油桐一茶、棕一茶等,但是没有确定的量和规则,缺乏规范。参加工作后,先生首先做了遮阴树的丰产试验,20世纪50年代末,普文农场率先实行了橡胶一茶叶组合,六七十年代,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边缘热带勐仑进行了胶茶人工群落的系统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海南推广了20万亩,给海南农垦带来了巨大效益。在援马里时,先生采用在茶树的上层采用芒果合欢,下层采用千斤拔三层立体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抗干热、抗日灼、改善茶树生态环境、增加收人、增进地力的多种效果。
  1983年,云南生态经济学会成立,他参加了学会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家在昆明举行的大型讲座,开始接触生态学。同年10月,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主持召开的西双版纳国土经济学研究,是首次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全国性盛会。先生担任茶叶方面的研究与撰稿,开会时与于老多有接触,陪他参观了茶树王,回京后,他寄来了他的生态学论文《我对生态的一些看法》。这是一份当代中国生态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大纲,先生茅塞顿开,引发了他对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无比兴趣,他如饥似渴地收集当时所能找到的有关生态学的资料,刻苦学习钻研,并与茶树栽培紧密结合起来。为使云南茶叶生产具有自己的风格,让云南茶树栽培理论显示出云南的特色,1984年,他在勐海六届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勐海茶叶经济生态县》的建议,1985年主持建立南糯山茶叶经济生态乡试验示范,把生态学引人茶区的建设。1986年编辑了《云南茶叶》生态专辑,为之作序,并发表了《生态学学习笔记》,向茶叶界全面系统地介绍推广生态学,同时正式提出了生态茶园新概念。他还进行了"园林式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结构研究"。同年,在他主持的全省茶叶综示区中,把生态茶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茶区推广。1988年,他主持了江城县牛洛河万亩生态茶园的建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1992年,在中国茶叶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茶叶发展之路"讨论会上,他全文宣读了《中国茶园建设生态之路》。文章以全新的观点和理论方法向中国茶园建设传统模式挑战,受到了全国茶界同仁的高度重视。核心是: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中国茶园建设,必须走生态茶园之路。这是先生对云南茶叶乃至全国茶叶界在理论与实践上所作的创新性贡献,并首先为云南茶界所接受,广泛应用于实践,对建立云南特色的茶树栽培学,推动云南茶园建设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阳光谱光质与茶叶优质高产
  "高山云雾出好茶"沿用了千年以上,几乎成了划定宏观茶叶品质的世界性约定。是不是真理?若是,具体关系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应有一个科学的说法。经云南省应用基金会批准资助,1988年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昆明生态所、云南气象局合作,进行了"茶树太阳光谱考察"研究。1990年,先生和夫人梁凤铭被调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在那里完成了项目的研究。
  该研究以澜沧江流域茶区为对象,从低纬到高纬选择南糯、勐库、凤山、苍山四座茶山为代表,每座茶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1-5个海拔段设点共13个,对气候、土壤、茶叶生化、红茶和绿茶品质、太阳辐射光谱的自然分布、茶树对光谱的选择吸收、茶树光合作用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的考察研究,全面掌握了茶叶生化、茶叶品质、土壤、气候和太阳光谱等的地理变化规律,得出了南红北绿、低红高绿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了红、绿两大茶类,纬度、海拔两个方向的茶叶优质高产地理区划意见,即红茶的优质高产区在北纬20021'--250、850-1850m,高产特优区在北纬23021'-24033'、1200-1850m;普洱茶优质高产区在北纬21020'-250、1000-1730m;一般绿茶中产优质区在北纬21020'-250、1730-2050m;名茶低产优质区在北纬250以北、2000m左右及以上。
  之所以选择澜沧江流域茶区为研究对象,原因是:澜沧江流域是茶树的起源地和传播中心,是最早驯化利用茶树的原点,该流域是云南茶叶主产地区,占全省总产的70%-80%,云南的大茶山、大茶厂、滇红、普洱、苍山雪绿等名茶和云南六大古茶山、国家级大叶茶良种、已发现的所有特大古茶树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一句话,它代表了云南茶区。
  综合性茶叶生态研究,在一个8万平方公里规模上的大型综合性生态研究,特别是对太阳光谱光质的考察,开茶树生态研究史的先河。在中国,在世界,都是没有先例的。这个考察,工作十分艰苦,观测调查点都是在山上。从山麓到山顶,设点1-5个。从太阳升起开始工作,直到日落,出工收工两头黑,晚上还需制样茶,处理样品。抬仪器上山,大多没有路,往往需要几十人,室内分析测定,计算机处理数据,工作量十分巨大。经一年野外考察,三年室内作业,完成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找到了优质茶的地理存在,为优质高产茶叶的区划、规划和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开创了应用茶树生态学研究新领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茶叶科学,是云南茶叶科技的一项创新和技术进步。
  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
  茶树起源一直是国内外茶界关注的问题。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100多年前,英国人在印度萨地亚发现了野生茶树,就兴起了茶树原产印度之说。理由是中国没有野生茶树。随着1961年10月巴达野生茶树发现及以后在中国存在大量野生茶树的报道,茶树原产印度之说便告结束。
  但是,在先生看来,在论证茶树原产中国的时候,很多人,包括茶界有名望的老前辈,他们立论的依据就是:那里茶叶生产历史有多长多久,那里有野生茶树。其实,这些立论依据都是错误或不全面的,论证的结果当然不会正确。殊不知,茶树起源是在被子植物产生的中期,是在距今3000万一6000万年以前的早第三纪。而人类诞生距今只170万年,神农时代采集农业仅是1万一3万年前的事,所以茶树起源、茶树自然传播分布与人类活动丝毫没有关系。列举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并无助于茶树起源研究。由于植物系统发生演替规律是受史前古生态环境控制的,要正确回答茶树起源问题,必须从古生态学入手。
  先生通过对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大陆漂移理论、新地球观、古植物学的学习,利用古生态学的成果,对茶树原始起源中心、传播中心、多样性形成、驯化原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全新论证。以《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为题,在1993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发表,被两会分别收入论文集出版。文章首先提出,茶树起源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础条件:
  第一,茶树被子植物形成,必须以裸子植物为基础,因此,茶树起源地一定是裸子植物繁荣的地方;
  第二,裸子植物繁荣和裸子植物分化出来的被子山茶植物,必须是在稳定的古陆地块,才能实现这种分化起源过程;
  第三,茶树的喜温喜湿性及嗜酸性的特点表明,茶树起源时,那里必定是热湿气候,干热、干冷、暖湿的气候不能形成酸性土,也不能形成茶树的嗜酸性,就不能起源茶这样的植物。
  而在中国西南只有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所形成的三江地带符合茶树起源的上述三项基础条件,既是稳定的古陆,又是裸子植物繁荣的地方。同时,长期处于热湿气候,又居干、湿气候区的交界面,干旱气候是被子植物分化的诱因。由此得出,茶树在第三纪的原始起源中心是在现在的三江地带,即石鼓一大理一景谷为中心点的古滇西盆地周围一带。在1万一3万年前的神农文化圈内的三江流域热湿的山坝交界处,茶树被古滇人最后驯化和最先栽培。小叶茶是大叶茶不断向中亚热带纵深迁移加上人工二次驯化的结果。小叶茶是比大叶茶更进化的变种。
  这项研究的学术意义在于纠正了茶树起源论证的立论错误,按植物系统发生理论,采用古生态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澄清了茶树起源似是而非的混乱,同时,为起源、传播、多样性形成、驯化作出了更科学的、系统的全面叙述,而且对客观存在的茶树沿各流域呈扇形分布找到了更合理的解释,而这一地区正是扇柄轴心。
  诺博文化及茶文化的基本理论
  随着中国茶叶生产的大发展,茶叶经济由短缺转为富裕,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人们希望赋以茶叶更多的文化内涵,拓开茶叶的消费市场。涉足于茶叶文化研究,先生是从茶叶经济生态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中,他在南糯山发现,茶叶在哈尼族中,不仅经济地位特殊,就连立寨、山水林田的规划,均以茶园为中心,做到了农林牧副的合理区划,茶对他们的社会经济、民俗民风均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首先是生态文化的内涵,他将其加以整理,写了一篇《西双版纳南糯山哈尼族诺博文化研究》,于1990年10月22日在第二次国际民族生物学大会上发表,从而创立了"诺博文化"概念(诺博是哈尼语"茶叶"的意思)。
  1995年,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先生是该会议筹备处秘书组的论文组长,负责论文的编审和印刷,参加了研讨会的主持。
  其实,茶文化活动当时虽被广泛议论,情景也很热闹,但多数人不知茶文化为何物,很多人以为泡茶如何讲究、如何斯文、讲究礼仪就是茶文化,处在一个尚无明确定义和概念的探索阶段。它包含哪些内容,有何特征特性,茶与文化是怎样联结的,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与社会生产有何关系,茶文化应如何发展发扬等等,都是首先要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为迎接这次国际盛会,先生进行了系统研究,向大会提交了《论茶文化的源泉与中国茶文化发展》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文章首次较准确地规范了茶文化概念,阐述了它的物质性、继承性、时代性、全球性、多样性五大特点,揭示了茶文化的本质,对广博的茶文化现象作了分类,对物质茶文化进行了阐述,指出精神茶文化是由物质茶文化渗透到意识范畴,走进上层建筑,派生、衍生而形成的茶文化内容,指出茶文化的源泉是社会生产力,提出了固本浚源发展茶叶生产力来发展茶文化的思想,主张推动茶与各种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在当时,这篇文章不失为一份茶文化理论的提纲。文章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百科全书与《普洱茶道论》
  2005年底2006年初,普洱茶正是如日中天之时,笔者供职的单位计划出一本全面反映普洱茶知识、囊括普洱茶各研究领域的书籍。因为当时,有关普洱茶的书籍多如牛毛,但大多都是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或为自己的利益鼓呼,没有一本全面、权威反映整个行业、整个研究领域的书。书名定为《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既为百科全书,必需权威、专业、博学之人来主编。先生责无旁贷的成为了主编。同列主编的,还有普洱茶界笔杆子型的专家苏芳华老师。也是从那时开始,笔者开始与先生认识,并为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所折服,至今仍就教于先生。
  由于先生的名望,百科全书的编委会几乎网罗了云南茶叶行业所有专家的参与,
  从农业厅、农大茶学院、省茶科所,到各州市茶叶协会、茶办、茶业局,各级农校、研究所,包括农垦、省茶司的各级专家,都被调动起来。内容上,分为文化篇、学术篇、企业篇,囊括了从源头开始的栽培、种植、育种,到加工、技术、审评,一直到茶道茶艺、品饮冲泡,再到生理生化、卫生安全、保健功效,以及茶马古道、茶文化、茶旅游、茶学教育等几乎所有相关领域,是普洱茶文化历史上最全面、最权威的书籍。
  为了全书的编辑,先生付出了极其缜密、艰苦的工作。当时,因为企业篇对企业做出的承诺,出版时间紧迫。后来,先生在检点该书时,发现有不少错漏的地方,以及编委个人的人为因素,有些不公正客观的地方需要修正。所以,先生最近的工作就是在重新整理编辑该书,准备重新修订出版。
  2010年,先生出版了专著《普洱茶道论》。茶道精髓,一直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各人根据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得出的都是不同的结论,不同的诠释。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得出了自己权威的解释。得出了普洱茶道精神真正的精髓:元、真、和、寿。书中,先生从"道""茶道"的基本要素开始,从茶道的源流及流行义理开始,条分缕析,得出了普洱茶道的义理,即元、真、和、寿。并从道场、道具、茶道程序等后续表现形式上对修行者提出了要求。
  此前,云南普洱茶的茶道精神都是借用之前已经形成的,在福建、江浙、台湾、日本、韩国等地流行、形成的茶道精神,如精行俭德、礼敬闲适、和静怡真、清和简健、和静廉美、德忠和易等,没有普洱茶自己的茶道精神。先生根据普洱茶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得出的普洱茶道精神,是云南专家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向社会阐述、公示的、独立的茶道精神。开创了新的理论先河。
  (本文大量引用了先生自传《我的茶海之梦》一文,并参考了先生和夫人梁凤铭的专著《茶海之梦--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一书,谨向先生表示谢忱。)
相关标签:
茶树 云南 茶叶 茶文化 先生 高产 生态学 中国 茶道 茶园 大叶茶 研究 起源 普洱茶 生态 理论 普洱 丰产 栽培 澜沧江 深恩 野马 乡土味 包间 试金石 高亮 民主 起子 儒业 拼盘 耗水量 太师 张国立 程东 主治医师 台北人 慧苑 鲁迅文学奖 华韵 概貌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