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邹家驹:茶,从北非到西欧

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我将视线转向加那利群岛。上世纪七十年代,加那利群岛特别活跃,年进口中国绿茶两千多吨。岛上没有多少人,这些茶叶去了哪儿?


  15世纪末,葡萄牙同西班牙谈了一笔交易,葡萄牙将加那利群岛交西班牙管辖,换取葡萄牙继续向前探索新航线的权利。我从巴塞罗那飞往拉斯帕尔马斯,空中时间一个多小时。加纳利群岛距离西班牙本土的距离超过1000公里,而到非洲摩洛哥、西撒哈拉和毛里塔尼亚的海面距离只有百多公里,是一块标准的"飞地"。岛上居民近200万,嗜好咖啡,少量茶叶消费来自非洲移民和打工者。


  1580年至1640年,葡萄牙沦为西班牙的属臣国。1885年西班牙又将布朗角到博贾多尔角一带划为它的保护地。同葡萄牙一样,在西班牙以加那利群岛为基地控制的西非地区,除摩洛哥一直认定茶叶外,其他地区在这一时期也不流行茶叶。193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西属撒哈拉,从来没有通过加那利群岛进口过一丁半点茶叶。为反对西班牙在西撒哈拉的殖民政权,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组成共同阵线。


  1958年,西撒哈拉爆发武装起义。当年加那利群岛自由港首开中国绿茶进口记录,数量仅7吨,其后每年有几十吨到一、二百吨转口西撒哈拉。西班牙宣布撤出西撒哈拉的1976年,加那利群岛转口茶叶数量跃升到2,289吨。西班牙人走后,摩洛哥控制了西撒哈拉大部分地区,驻员多达15万人。摩洛哥人带来了绿茶消费习惯。不是西班牙人,还是摩洛哥人自己,又在西撒哈拉建立了一个突发的绿茶消费市场。加那利群岛的商人意外地赚了几年的茶叶转口费。当然,鉴于战事频繁便于销售,他们还是精明地要求中国使用中性包装和保密转口数量。1979年非统首脑会议建议西撒哈拉全面停火组织公民投票后,直接贸易环境改善,加那利群岛的绿茶转口生意戛然而止。


  西班牙同葡萄牙一样,他们重商,他们最先接触茶叶贸易,可他们对发展茶叶市场并不在心。从南美到非洲,我走过几个西班牙和葡萄牙过去的殖民地,知道在他们统治时期,茶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我几次进西班牙,前后在朋友处住了几个月,一心想搞清楚两个早期海上霸主为什么如此轻怠茶叶。西班牙的情形比葡萄牙还糟糕。我们还拿1910年说事。那年西班牙进口消费茶叶156吨,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数量都在一百吨上下徘徊。整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年进口消费量就几吨,有若干年只有一、二吨的记录,仅仅留个项目位子。西班牙人口比葡萄牙人口多三、四倍,算下来人均年消费茶叶只有几克。近几年数量上到千吨,原因是移民增加了,酒店房间里也会置放一、两包袋泡茶,红绿各一包,显然是被摩洛哥茶叶"文化"了。


  在当年肖邦流亡西班牙落脚的小镇法德摩萨,一个妇女带小孩在教堂墙角晒早起的太阳,她手里握着一个金属钵体,一边同小孩讲话一边用管子吸钵里的饮料。问是茶吗,她笑笑,摇摇头,大方的将钵递给我看。马黛茶,我在巴西买过。她是西班牙前殖民地阿根廷过来的移民。看人种,应该是早期西班牙殖民者的后代。小孩看着妈妈,耳濡目染,长大了还会继承这种殖民地嫁接来的文化传统。

  1910年,阿根廷进口茶叶1,703吨,其后的40多年时间里,每年进口量保持在一千至两千吨之间。二战结束后,阿根廷和英国因马岛纠纷关系陷入危机,外资和人员纷纷撤离,茶叶输入量1954年垂直掉到31吨,其后几十年,每年仅有几吨进口量。

  20世纪下半叶,阿根廷大力发展茶叶生产,面积达到4万公顷,产量4万吨,但全部用于出口,自己不留不喝,有如阿拉伯人大量养猪出口,自己不消费。1990年,阿根廷产茶43,000吨,出口45,966吨,产销倒挂2966吨。差额为上年库存。

  

  摩洛哥茶叶文化回侵


  我从巴塞罗那坐火车去巴黎。尽管我不相信法国会是摩洛哥绿茶市场的缔造者,但毕竟法国在上世纪上半叶50多年时间里扮演了最重要的摩洛哥茶叶供应商角色。感觉上,法国没有西班牙冷漠。上海海关记载,1867年上海出口法国红茶1吨,1869年出口绿茶400公斤。以红茶为主的格局持续到19世纪末,但总数量仅几十吨最多百十来吨。20世纪初,法国干预摩洛哥事务的兴趣越来越浓,绿茶进口转输摩洛哥的数量也节节攀升。1900年法国进口绿茶154吨,红茶却只有22吨。摩洛哥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爆发前后,法国绿茶进口量突然窜到五、六百吨。反对摩洛哥纳入法国势力范围的德国也进口了一百多吨绿茶,而德国从来是红茶进口消费国。到1910年,法国订购数量又翻了一番,达到1,433吨。1911年,摩洛哥爆发反对苏丹和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法国乘机占领首都非斯及其他城市。德国派出炮舰开往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的港口阿加迪尔,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这一年,法国绿茶进口量又升到2,343吨。有趣的是,对峙的德国也进口了617吨绿茶应急。两次摩洛哥危机出现,不喝绿茶的埃及都寻找商机,分别订购储备了200吨绿茶。


  法国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后,几乎垄断摩洛哥的茶叶贸易。进入30年代,法国进口数量有所减少,原因是摩洛哥和周边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私运茶叶,摆脱法商控制。抗战一结束,法国经济团来华一单订购600吨绿茶,一船装运,在中国茶叶圈内引起轰动。

  

  听朋友说,巴黎遇有公庆活动,会有天大的茶炉煮茶卖。正好巴黎有个红酒节,于是兴冲冲跑去看。果然,一个大铜炉,几把铜壶,茶水两欧元一杯,茶汤碧绿,飘两片薄荷叶。品了一杯,加了糖的茶水又甜又清凉,道地的摩洛哥茶饮。观察了一会,饮茶者多半是非洲模样的群体。法国同葡萄牙和西班牙一样,咖啡消费为主,茶叶消费量很小,这些年有一千多吨绿茶进口,主要是西非移民增加了。一百年前,法国入侵摩洛哥。作为回报,摩洛哥茶叶文化回侵了。


  研究世界茶叶传播,离不开参考咖啡发展过程。咖啡在欧洲的市场发展同茶叶海上传入西方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1517年,鄂图曼帝国消灭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占领了伊斯兰圣地麦加和附近的也门咖啡生产地,成为阿拉伯世界老大。发源并在埃塞俄比亚流行的咖啡饮用方式在鄂图曼帝国风靡一时,伴随土耳其军队攻打维也纳、横扫巴尔干半岛和驰骋地中海两岸。有个传说,人们在撤离维也纳的土耳其军队仓库里发现几袋咖啡,用这些咖啡开了欧洲第一个咖啡屋。1529年,鄂图曼帝国占据了阿尔及尔的西班牙城堡,与摩洛哥仅一山之隔。我先后去了西班牙的马略卡岛、法国的科西嘉岛、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希腊的克里特岛。四百多年前,鄂图曼帝国的强大舰队和铁骑已经用咖啡浓郁诱人的香气熏透了地中海、南欧、中欧和东欧部分区域的山山水水。鄂图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在伊斯坦布尔、在大马士革、在伊斯法罕,我都找一家老旧的咖啡屋点一杯现烤现磨香气熏人肺腑的土耳其浓咖啡品味,我发现他们饮咖啡的精美瓷杯来自中国。茶叶在咖啡之前已经到达中东地区,包括安纳托利亚。咖啡风行渐缓后,许多土耳其人又回到传统的茶叶。他们称茶为"CAY(CHA-HY)",来自汉语的发音。

相关标签:
摩洛哥 西班牙 茶叶 法国 绿茶 加那利群岛 葡萄牙 西撒哈拉 图曼 进口 咖啡 阿根廷 数量 转口 帝国 进口量 非洲 消费 毛里塔尼亚 中国 大佛 尔丰 珠联璧合 临西 自怨自艾 勤工俭学 铭肌镂骨 来之不易 佛国 海镜 内因 枝梢 牙石 老派 服务规范 养志 家蝇 文化层 法家 应发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