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邓雪梅:女能人创办茶叶合作社带动茶农共同富裕

时间:2025-02-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今年37岁的邓雪梅,出生于夹江县普通农村家庭,受当时家庭条件的影响,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初学毕业后,她便来到峨眉山市川主乡,靠在茶园里帮人采茶谋生。谁也没想到,当年为求生存而走的路,却让邓雪梅从此与茶结缘,并成为峨眉山市川主乡杨河村的女能人。
  与茶结缘落户杨河
  峨眉山市川主乡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明代村民就开始成规模地种植茶树,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川主所产的茶叶别有一番风味,在周边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了谋求生存,减轻家中经济负担,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邓雪梅来到了川主乡帮人采茶。
  采摘茶叶既考验毅力又考验心细,同时又对采茶人手的灵活性有很高要求。特别是采摘明前茶,因可采摘的时间只有几天,而采摘的又只是茶树最为幼嫩的叶片,所以采茶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毅力,既要一心一意、长时间不休息地采摘,又要拿捏好力度,不能损伤了茶叶。艰苦、劳累的采茶生活磨练出了邓雪梅顽强坚毅、踏实能干和拼搏、不服输的优良品质。
  因聪明、勤奋,邓雪梅成了这一带的采茶能手,并认识了同样对茶有着浓厚兴趣的当地小伙子周安均。在接触一段时间后,二人结为夫妻,开始走上与茶有关的创业之路。
  艰苦创业发展茶叶
  2005年,邓雪梅夫妇创办了川杨竹馨茶厂。不久,销路好了,自家的茶园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邓雪梅决定成立茶叶合作社,依靠合作社将茶农们联合起来,将川主的茶叶产业做大做强。
  2007年,峨眉山市竹馨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为了带动茶农们一起致富,邓雪梅坚持主动上门收茶,很多时候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同时,邓雪梅和家人还不断的开荒种茶,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经过7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100多户茶农加入合作社,并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心系茶农共同致富
  在创业的过程中,邓雪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带动家乡茶农共同富裕的初衷,当有茶农们找到她,提出想要加入合作社的时候,她总是免费赠送茶苗,并免费技术指导,帮助茶农对自己的茶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收入。
  2014年,邓雪梅决定把川杨竹馨的生产加工房从交通便利、方便品牌推广的山下搬迁到山上。当时,公司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样做会增加公司的物流成本,对品牌的推广不利,产品生产成本会上升。但邓雪梅认为,加工房搬迁到山上,可以缩短收购茶叶的时间和路程,既有利于公司收购更为新鲜的茶叶提高产品质量,又能减少茶农们运输茶叶的成本,并有利于和茶农们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形成双赢。后来,川杨竹馨的加工厂房顺利搬迁,极大的方便了茶农,使得川杨竹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农们收入年年增高。
  2009年,合作社的茶农们人均增收0.6万元、2010年增收1万元、2011年增收1.3万元、2012年增收1.5万元、2013年增收2万元。这样的增长速度,令邓雪梅和合作社的茶农们更加坚定了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
  努力拼搏成绩显著
  在创业道路上,邓雪梅不断地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影音制品来对自己进行充电,并抽出时间完全脱产2个月到四川农业大学进行创业培训。经过邓雪梅的努力,使她的茶叶种植、加工、品鉴等专业研究水平得到了提升。
  邓雪梅通过多次考察,先后从雅安组织引进了"福选九号"、"福鼎大白"和"131"等茶叶新品种。经过对新品种改造,发展高产茶园1万余亩,使得川杨竹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的提升。
  近年来,峨眉山市竹馨茶叶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乐山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殊荣;川杨竹馨茶叶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园被评为"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最佳茶叶基地建设金奖";2012年和2013年,公司的"川杨竹馨"还荣获了"中国(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公司研发的扁形茶被评为"四川省茶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四川省最具地方特色茶产品金奖"。
相关标签:
雪梅 茶叶 茶农 合作社 市川 茶园 峨眉山 峨眉山市 专业 四川省 公司 加工房 金奖 时间 发展 茶树 四川农业大学 不断 新品种 长时 万家 成实 基础课 席慕容 康体 四季常青 古樟 半价 玉真 乌纱帽 长途跋涉 威灵仙 走漏风声 蜀水 晒斑 指节 中国戏剧家协会 环保项目 王晓霞 棠下镇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