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刘懿:茶业已成为生命的主题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近日,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刘懿同志被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授予"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这是汉中近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长于茶乡和茶结下不解之缘
  1月12日下午,记者在市茶叶办和刘懿见面,他个头不高,身形精瘦,黝黑的脸庞棱角分明,待人彬彬有礼,颇有学者风范。在一壶汉中仙毫的茶香中,刘懿跟记者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
  刘懿1976年出生于南郑碑坝一个茶农家庭,从小跟随父母种茶,在少年时代就学会了种茶、炒茶。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毅然决定报考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的机械制茶专业。"从小生活在茶区,看到茶农加工茶叶非常辛苦,而且他们又不懂种植和管理,茶园产量低,产品质量又不高,那个时候,茶农都比较贫穷。我就想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成为种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多帮帮他们。"谈到他的专业选择,刘懿动情地说。
  学以致用帮助乡亲以茶致富
  1998年毕业以后,刘懿被分配到南郑县农业局,他分别在多经科、红庙农技中心站、南郑县蚕茶果技术指导站工作。在南郑县工作的十年间,他多次利用局机关平台,对全县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免费的茶叶专题技术培训,为基层茶技人员培养奠定了基础。并立足老茶区实际,广泛开展低产茶园改造、无性系良种茶苗培育、良种茶园建设等技术培训和示范点建设。
  他常常深入各产茶乡镇、村组、农户指导茶叶生产、加工和茶园管理,实施茶厂优化改造,引进先进的加工机械,推广煤改电,使加工条件差的茶厂实现了清洁化、规模化。由于他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作为科技特派员对汉山茶业公司包联技术指导三年,对该公司厂房规划、修建、设备引进技术进行指导,使该公司由作坊式加工变为汉中市重点龙头企业。
  曾被他帮助过的牟家坝秧田坝村的茶农严志国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离县城远,刘懿每次来都是骑摩托车指导,我们当时只是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缺技术,买的机器也不会用,都是刘懿帮助我们装机器,教授茶苗繁育技术,现在我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茶产业大户,还带动了全村乡亲种茶致富。"福成干龙洞茶叶公司文克洲告诉记者:"我现在的制茶技术都是他手把手教我的。他工作很严谨,为了教我掌握制茶新技术,他和我一道几天几夜不睡觉,每道工序都做到一丝不苟。"
  专注科研勇攀茶叶研究高峰
  "我们科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就是不怕吃苦,执着认真。"市茶叶办工作人员郭文伯告诉记者,"刘科长去茶园,无论多偏僻,他都要亲自观察、记录,为了试验一个茶树品种是否适合汉中地理环境和品质特点,他都要反复试验。他得这个奖是实至名归的。"
  从2005年开始,刘懿参与汉中仙毫茶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及品牌整合的项目工作,研制出汉中仙毫茶加工工艺和关键技术指标。2007年将全市的茶叶品牌整合到"汉中仙毫"一个品牌。2014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汉中仙毫获得27枚金奖。汉中茶叶品牌的知名度显著提高的同时,茶农收入也明显增加。
  从2006年开始,刘懿也参与研究汉中市茶树优良新品种引进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引进筛选出了适合汉中市气候特点的平阳特旱、龙井长叶、乌牛早等5个无性系优良茶树新品种。年示范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1500亩,使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由项目实施前的0.4%提高到现在的34%,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汉中仙毫和汉中炒青茶标准化加工工艺技术,引进推广了适宜汉中市茶叶加工的先进机械,有效提高了茶叶机械化加工水平。
  他不断学习总结,并累计在中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种植茶叶技术的论文20余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学习茶道生活也是茶香四溢
  "虽然我对茶叶生产、加工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茶文化方面还知之甚少,茶文化很博大精深,所以还得抽出时间多多掌握茶文化知识。喝茶可以提神、醒脑,它也时时提醒我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茶业工作者。"刘懿说。
  刘懿的电脑桌面屏保是一片茶园,碧绿清新的茶树生机勃勃。谈到对汉中茶产业的美好愿景,刘懿告诉记者:"希望汉中仙毫知名度越来越高,茶产业越做越大,茶农生活越过越好。"
相关标签:
汉中 茶叶 汉中市 茶园 茶农 加工 无性系 茶树 技术 南郑县 茶乡 记者 茶文化 茶苗 茶业 学习 良种 推广 产业 品牌 专项 抛光 花城 长号 白鱼 苏雪林 太原站 纽约联合国总部 乡谊 硅铁 书法家 之技 司马相如 雄鹰 浦城县 专业服务 南通 黄钟 级地震 满目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