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四):雨树村中十里香,上阵父子兵——张芳赐

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文/绿鸽子

  2007年,这片十里香茶只有70-80公分高,张老师培植了近4年,正处在扦插育苗阶段,新发的芽头都留下来作为扦插的枝条,一般舍不得把它们才下来做成干茶。我请张老师站在茶园中拍下了这张照片。

  张芳赐云南省著名茶学专家、云南农业大学茶叶系创始人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科委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

  一句民谣,展开了一卷昔日昆明人的"古寺山门吃茶图":冬末腊月,昆明通往京城古驿道路边的归化古寺里,古山茶绿肥花艳。山门外的长亭里不乏送别的人们。身荷书卷赶考的书生、到远方赴任的官员,正与满怀牵挂的老母亲、含泪的娇妻幼儿一一话别:"鸳鸯梦断彩楼空,马首萧萧故向东。归化寺前多少泪,年年三月蜀茶红。"古寺里却又是一番清闲景象,古山茶树下,多的是摇头晃脑、吟诗唱和的文人墨客。青石桌上,一盏盏茶汤清澈透亮,香清幽远。这,便是昆明的十里香茶。

  明清曾作为云南贡茶上贡朝庭的十里香茶,可惜在岁月的变迁中濒临灭绝。昔日的茶园早已荡然无存,那"一杯十里香,满室皆飘香"的十里香茶,是否永远只能成为我们的记忆?

  雨树村中十里香

  红色QQ车在龙泉镇雨树村的土路上跳跃着前行,转过几个小山包,匆匆只看见路边的梨树桃树上挂着未熟的青果子。前面又是一个山包,坡有些陡,QQ车加足了马力才一腾而上。山包上是一片茶园------十里香茶园。

  小山坡上,一垄垄排列整齐的茶树青翠葱陇,新萌的茶芽披着细细的白毫,在阳光下煞是好看。张芳赐轻轻摘下一小撮茶芽递过来。凑近了闻闻,是一股清新的幽香,这香与其它茶鲜叶的香大不同,如山野花香,还混合着淡淡的蜜味。"炒制之后,它的香味更悠久独特。"张芳赐笑眯眯地对我说。

  坐在茶园简朴的办公室里,张芳赐冲泡了一壶今年试制的十里香茶。因为十里香茶正处在扦插育苗阶段,新发的芽头都留下来作为扦插的枝条,一般舍不得把它们才下来做成干茶。今年也只做了几两。这一泡茶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张芳赐告诉我们,十里香茶是云南一个优秀的中叶种名茶,自古与太华山(西山)太华茶和宜良宝洪茶并称为昆明历史名茶。昆明处低纬度高海拔,有着供中小叶名优茶生长的优越的条件,十里香茶自唐代在昆明就有栽培。在历史上昆明东郊金马镇的十里铺曾有几十亩茶园栽种,在老昆明还有专门卖十里香茶的茶馆。十里香茶因具有特殊的花香,条索紧秀美、汤色透澈绿润、滋味纯和回甘而得名"十里香"。后来,由于时局的动荡不安,在解放前十里香茶已濒临灭绝。

  195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的张芳赐,从农业厅借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当时的站长是蔡希陶先生,他除了坚持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外,很注重云南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在蔡希陶先生的指导下,张芳赐知道了昆明历史上的十里香茶,他对十里香茶的原栽培地和生产加工地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千方百计找到了几棵仅存的树种,用单株选育、杂交等研究方法和手段挽救这一濒临灭绝的茶种。

  为了加速云南茶叶生产的发展,培养茶业所需的人才,1972年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新建茶学专业。张芳赐主持了筹备工作。茶学专业于1973年开始招生。茶学专业至今已毕业了一千多名学生,对云南茶叶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在农大任教期间,张芳赐一直没有放弃对十里香茶的研究。经过50多年的不断努力,辛勤耕耘。他精选出三个无性品系,建立10亩十里香良种无性系基地。现年70多岁的他还每天十几个小时在茶地选培茶苗,在龙泉镇雨树村建立十里香良种无性系实验田10亩。

  上阵父子兵

  1994年,在茶学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张芳赐退休了。远在美国的儿女一次次的请父亲过去团聚安享天伦之乐。连出国手续都为他办好了,但是张芳赐就是放不下研究了一生的云南茶叶,放不下聚50年心血才精选出十里香茶的三个无性品系。他说:我不放心就这样去美国,十里香茶如果不把它进一步培育推广出来,还会再次濒临灭绝!

  四个子女被老父亲的赤诚而感动了,他们商量后做出了一个让张芳赐宽慰不已的决定:支持父亲的研究工作,支持父亲对十里香茶的继续栽培。两个儿子加入到了张芳赐的十里香良种基地的劳作里。国外的子女则以资金援助来支持父亲。

  "农作物的投资研究是一项见效慢的投资。"有人这样劝张芳赐。是的,一株茶树苗从扦插成活到能采摘茶叶出效益,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一般的商人或投资者是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张芳赐和他的子女们图的不是一种短期的效益,七十多岁高龄的张芳赐,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在深山中这人烟稀少的茶地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选培十里香茶。看着一株株十里香茶树从小苗渐渐长高长大,散发出它特有的幽香。张芳赐知道,不远的一天,十里香茶会进入到昆明的每家每户,"一杯十里香,满室皆飘香"那将不再是传说中的故事。

  采访后记:采访结束临行时,张芳赐把在茶园里采下的那一小撮茶芽装在小纸袋里送给我。回到家里,我从摄影包里把它轻轻掏出来,打开,茶芽青翠依旧。我又深深的嗅到了那来自山野,混合着淡淡的蜜味的花香。而且,这味道来得比白天更加的浓郁而芬芳。

  再后记:这是四年前的采访,如今张老师的十里香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今年春天,张老师告诉我,他在石林附近基地的十里香茶叶长势良好,答应了一定要再去看看,可惜还未成行。

  十里香茶

  扦插培育中的茶苗

相关标签:
十里 昆明 茶园 茶学 云南 茶叶 龙泉镇 云南农业大学 树村 蔡希陶 古寺 新发 茶树 茶苗 无性系 研究 良种 云南省 父亲 归化 功能 整合 抚州 干菜 显眼 知书达理 炒货 夹袄 短命 槽沟 种质 星空 四聚乙醛 流放 郭老 原则性 防护林 竹君 公山 永光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