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吴成意:从保安到茶叶老板 一年“扫楼”卖茶8吨

时间:2025-04-1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吴成意边泡茶边讲述他的茶人生。
  做过教师、推销员,而在做保安时与茶结缘便走上了茶业这条路。贵州茶上品茶叶销售公司总经理吴成意说,"我们做市场就是通过'扫楼'慢慢积累起了一大批客户群,也算在茶叶销售模式的创新,建起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
  做保安"偷师学艺"
  打开记忆的匣子,在吴成意的记忆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当保安的那6个月,而就是那6个月的淬炼,才让他走上茶叶这条路。
  吴成意说,年轻时自己有些任性,做了很多职业。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就想找个稳定的职业好好的做下去。通过熟人介绍,2009年,在太升茶叶市场做起了一名保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保安期间,天天泡在茶城,吴成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茶叶,从不会喝茶到嗜茶。只要有时间,就会到茶叶店中去与茶老板学习茶叶方面的知识。
  "算是偷师学艺吧,每天都到茶叶店去逛,看他们是怎样做生意的。"吴成意说,有的老板看到年轻人爱学习,会悉心的指教;有的老板却有些看不起他是个保安,好多次都被别人撵出去。他说,"因为极大的兴趣,面对别人的白眼,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获知茶叶知识的积极性。"
  在茶叶市场呆了半年,看着老婆的肚子越来越大,却连生孩子的钱都没有筹到。在责任的重担下,吴成意通过深思熟虑,辞去了保安一职,向亲戚朋友借了2000元钱,到贵定拿了一批茶叶,走上了销售茶叶的道路。
  摆茶摊走入茶行
  茶叶是拿来了,没有门面要在哪里卖呢?吴成意说,当时他根本就租不起门面,而在此之前,他观察来买茶的人基本都是40岁以上的,这些人在哪里比较多呢?黔灵山公园。
  每天,吴成意一大早带上温水瓶推着茶摊车赶到黔灵山公园门口,为前来晨练的叔叔、阿姨们泡上一杯热茶,一来二去,他与他们成为了朋友。由于信誉好,赢得不错的口碑,越来越多的人到他的小摊买茶。为了解决客户中不少是年纪大不方便出门的情况,只要在两城区,他就把茶叶送到客户的家里,生意也是越做越好。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贵阳市"三创一办"工作的开展,吴成意的茶摊车不能再到黔灵山公园卖茶。后来,他将自己的情况向头桥柳湾社区反映,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在柳湾巷给他找了一个固定的摊位经营茶。
  在做茶摊生意中,他与贵定的茶农熟络了。2012年,怀着做大做强志向的他,在贵定投资60余万元建起了100余亩基地,在基地的建设中他了解到,由于没有渠道,当地茶农的茶很多出现滞销。吴成意说,"了解到这一情况,我觉得还是市场关键,只有打通了渠道,茶是不缺的。"
  走不一样的路"扫楼"销茶
  用最笨的办法卖茶。
  "要挨家挨户的推销茶,就要把茶学好,其实推销茶就是传播茶文化。"吴成意说,而最笨的方法也是见效最快方法,他开始了以"扫楼"的方式卖茶。不买就送几包样品让你体验,感觉好了再买。有时刚开口别人就一下把门关了,一次次的闭门羹,始终没让他气馁,漫漫"长征"就这样坚持到现在,由于秉承"薄利多销,诚信卖茶"的理念,他的"扫楼"行动为他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群。
  吴成意说,"开门七件事中就有一件是茶,茶叶并不都是高大上的,也是生活必需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卖茶,省去了开店的费用,就减少了成本。质高价廉当然会得到客户的喜欢。"
  2014年,吴成意成立了贵州茶上品茶叶销售公司,打造了13个人的"扫楼"队伍,仅去年,这支"扫楼"队伍就为该公司销售了8吨茶叶。同时,这些人也成为传播茶文化的使者,将茶文化传播到家家户户。为了让更多90后、00后了解茶,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承好,该公司还为18岁以下的人提供免费学习茶艺的培训工作,还组织专业茶艺师到小学、中学等地进行展演。
  2015年,不但销售茶还传播茶文化的贵州茶上品茶叶销售公司,被选中协办孔学堂新年文化庙会茶文化展演,得到市民的欢迎和称赞。
  吴成意说,今年,将在贵阳开6-10家体验店,也是传播茶文化的基地。目前,已在左藏三库设立了一家体验店。下一步,希望能与更多的茶企、茶农接轨,将让公司的茶产品更丰富、更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相关标签:
茶叶 茶文化 茶摊 保安 销售 灵山 贵定 茶农 传播 公司 贵州 柳湾 上品 市场 两城 渠道 老板 公园 连生 情况 英雄无用武之地 乘务员 康德 一般无二 县份 联络处 仰天大笑 篇什 暗杀 灵根 根部 青水 扇子 水涨船高 纨绔子弟 如梦令 洋介 正龙 迷香 阿拉木图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