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产品

武夷名枞--铁罗汉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铁罗汉是武夷历史上最早之名枞,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载: "铁罗汉为武夷树名,叶长……老君眉,叶和味郁,然多伪为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一株,年产少许。"铁罗汉是否宋树,已无据可考,但其成名较早是可以肯定的。其特征是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叶色鲜绿光,叶面平展,叶尖钝弯曲略下垂,叶肉隆起略皱,脉粗显露,锯齿钝略显露。干茶色泽绿褐油润带宝色,条索粗壮紧结匀整,乍看似水仙;香气浓郁幽长;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滋味顺滑、浓厚甘鲜并且持久,岩韵特强、具有鲜爽回甘的特性;叶底软亮匀齐,红边带朱砂色。铁罗汉之上品,兼具花果香。
关于铁罗汉的原产地有三种说法。一说该树长在慧苑岩"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中,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树植于一条长仅丈许,狭窄如带的隙地上,树旁有小涧,流水终年不断。一说认为该树长在竹窠岩的长窠两端最后一梯园之北角外,正位于三仰峰下,靠风石剥落肥润土质,石侧有涧水流过,终年浸润茶树根部,其品质不仅超过 "内鬼洞"之树,且具有特殊香味,似较"大红袍"尤胜。两处茶树除叶色稍异,有相似之处,特别表现在叶形上,都是较狭长的柳叶形,与所称宋树之铁罗汉名靠近。另一说在马头岩。以前两说较为普遍。

铁罗汉有多种传说。武夷山慧苑寺一僧人叫积慧,专长茶叶采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 "铁罗汉"。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岩壁隙间,发现一颗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将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 "铁罗汉"吧!
还有一说,西王母幔亭招宴,五百罗汉开怀畅饮,掌管茶的罗汉醉得更深,在途经慧苑坑上空时,将手中茶折断,落在慧苑坑里,被一老农捡回家。罗汉托梦给老农嘱咐他将茶枝栽在坑中,制成茶,能治百病。故命名为铁罗汉。
早期武夷岩茶中以铁罗汉最为名贵,但冠其名者多为用多种名枞拼配而成。由于所用原料为武夷岩茶陈茶(即存放多年的茶叶),有治疗热病的功效。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对当时在广东惠安流行的瘟疫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成为沿海渔民居家外出必备之物,极受推崇。

品评铁罗汉
铁罗汉是武夷山的第一个名枞,传说成名于宋代。本次选取的是一泡2007年的传统工艺北斗,用盖碗冲泡。
盖碗冲泡:
用具:白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投茶量:5克。
水:纯净水。
第一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30秒。
品评:汤色橙黄亮,滋味醇厚深沉,香气清雅,喉间有轻微哽咽感。
第二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2分。
品评:滋味醇厚,细腻沉稳,喉间有轻微哽咽感,似棕叶香。
第三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2分30秒。
品评:醇厚沉稳,喉间有轻微哽咽感,棕叶香沉。
第四泡:
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3分。
品评:滋味醇厚沉稳,香气沉。
第五泡:
水温:沸水。
方法:直接向盖碗中间注水。
浸泡时间:5分。
品评:基本同上。
这泡滋味醇厚沉稳,在喉间有特殊的哽咽感,香气除了沉外没有什么特色,但在四大名枞中厚重沉稳是最突出的。

相关标签:
铁罗汉 醇厚 武夷 盖碗 茶树 沸水 水温 浸泡 沉稳 香气 罗汉 老农 滋味 时间 方法 武夷山 茶叶 四邻 轻微 北角 还是 魏都 硬朗 古体诗 茗都 紫竹 壮士 避暑山庄 泌阳县 畅达 红河州 里外 红石 悬棺 中国工农红军 傣园普香 惠明 责任状 美色 滥觞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