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产品

古茶树(园)保护与管理

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植茶历史,至今仍保存有13万亩古茶树,分布于海拔760~2060米的澜沧江水系下游的山区丘陵地带。古茶树都生长在远离城市,空气清洁,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林中。在茶与天然林复合生态环境下生长的古树茶品质独特、安全,深受消费者喜爱,非常畅销。茶农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对古茶树过分的采摘,加上管理粗放,造成茶树树势衰退,甚至死亡。为了挽救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强古茶树(园)的保护与管理。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树冠管理与土壤管理相结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破坏古茶园生态环境,而且使古茶树树势得到恢复,树幅扩大,茶叶产量、品质得到提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一套古茶树(园)的管理措施,为古茶树(园)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供西双版纳州各古茶区参考。

■ 保护生态环境
一、保持古茶树原生境
保护古茶园生态环境,维护原境原貌,减少人为干扰,禁止乱砍滥伐古茶园及其周围的森林植被。
二、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古茶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恢复古茶园生态系统。主要做法为:1、补种适宜当地的、并且与茶树生长相协调的乔木树种,增加古茶园的覆荫度,完善生态系统。补植塘深宽为50×50厘米。2、对株数较少的古茶园,可适当补植茶苗,增加茶树的种植密度。种植塘深宽为50×50厘米,表土回塘,用当地的实生苗进行补缺。

■ 土壤管理
一、茶园耕作
大多古茶园森林覆盖率高,落叶形成的腐殖层厚,土壤疏松,肥力较高,一般不需要中耕松土。但对于森林覆盖率低、肥力低下和土壤板结的古茶园,则需要采取适当的中耕除草措施。
中耕除草措施适用于缓坡古茶园,年耕作1次,时间在11月至12月,方法为:以茶树主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范围内进行,耕作深度20厘米左右,将草翻埋。坡度较大的古茶园不宜采取耕作措施,芟草即可,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茶园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茶园肥培管理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每年采摘次数多,土壤养分消耗大,需要补充一定的肥料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古茶园施肥可采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用农家有机肥,如牲畜粪便、厩肥、堆肥、油饼等均可。追肥以生物肥为主。
基肥:10至12月;施肥量:牲畜粪肥、厩肥每株5公斤、油枯0.5~1kg。方法: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覆盖边缘垂直的地面开环形施肥沟,施肥沟深20厘米左右,施后盖土。
追肥:5月下旬;施肥量:商品生物有机肥0.5~1.0公斤/株(可根据肥料说明施用),施肥沟深15厘米,施后即盖土。

■ 树冠管理
一、剪除枯枝、细弱枝,促进新枝萌发生长。
每年5月中下旬,对古茶树上的细小枯枝和病弱枝进行修剪,剪后进入雨季较容易形成新枝。
二、采养结合,合理采摘。
在对古茶园加强肥培管理的同时,应贯彻采养结合,合理采摘的技术措施,采取"春茶采摘、夏茶留养、秋茶采摘"的采养方式:春茶留鱼叶采,夏茶不采或留一叶采,秋茶留鱼叶或一叶采,以保持良好的树势。

■ 清除寄生(附生)植物
古茶树大多生长在阴湿的环境条件下,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很容易受一些寄生(附生)植物的侵染,如苔藓、地衣等。如果寄生(附生)植物已严重影响到古茶树的生长,导致树体衰老加剧,则应采取用削好的竹片仔细将寄生在树干上的苔藓、地衣刮除干净,以保障茶树的正常生长。

相关标签:
西双版纳 澜沧江 古树茶 古茶园 古茶树 春茶 夏茶 秋茶 茶树 茶园 管理 保护 生态环境 树冠 措施 树势 耕作 基肥 土壤 追肥 青泥 长此以往 宵夜 军旅 画蛇添足 柜台 刘燕 鲁村 苏格拉底 梅花香自苦寒来 效果显著 败酱草 华清池 圣地 大道理 孤魂野鬼 老红 如次 泾砖 质典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