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胡明方:“希望工程”云南行

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胡明方:"希望工程"云南行
  王咏刚
  1993 年8 月16 日,深圳莱英达昆明商业大厦前,胡明方― 一个27 岁的青年志愿者,告别了前来送行的热闹的人群,骑着莱英达赠送的"中华"自行车,开始了他为云南"希望工程"募捐的万里行程。
  一年多后的1994 年6 月14 日,鹿城楚雄。共青团楚雄州委和莱英达楚雄民贸大厦以极其隆重的方式迎接已走过13 个地州83 个县、行程9454 公里、募捐6 万多元的胡明方的到来。
  黝黑瘦小的胡明方胸系红领巾,骑车绕城一周。所到之处,沿街群众投之以敬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 … 鲜花,掌声,此时的胡明方表情依然那么平淡,整个思绪似乎沉浸在那一个个带着渴求的目光的乡村失学孩子的脸上… …
  同伴离去,他连夜摸黑往前走
  胡明方,985 年从湖南独自一人来到昆明,做过多种职业,起初对"希望工程"一无所知。1993 年6 、7 月间,他所在的北京警通公司举行为"希望工程"义卖,他开始对"希望工程"有所了解,并与云南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的同志成了朋友。接触中,云南省贫困地区许多失学孩子的苦涩情景越来越撞击着胡明方那颗少年时亦曾因家庭困难而"艰辛"过的敏感的心。经过几天几夜的苦苦思索,他丢开了警通公司云南办事处舒适的办公座位,在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踏上了走遍云南为"希望工程"芬捐的万里旅程。
  走遍云南?谈何容易。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高原人,又有几个走过,何况是在缺少食宿保障下"马不停蹄"般地行进。
  "云南的天,云南的路,云南的山令人休"。原先还有个河南青年与胡明方同行,当他们从文山、红河到达墨江时,河南青年终于忍不住向胡明方提出了回返。人各有志,胡明方默默地掏出剩下的几个钱,与同伴共饮了最后的一杯酒,抱头惜别,然后毅然踏车顺思茅方向摸黑而去。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县、一州。顶烈日,冒大雨,风餐露宿,饱一顿饿一顿,蚊虫叮咬,黑夜兽叫。日子一天天过去,胡明方随身携带的两段10 多米长的黄布横幅上,渐渐填满了捐赠留言。各地热心的单位、企业,除了写上鼓励、真情,一百、两百、一千、两千,以实际行动来救助失学孩子。截止6 月14 日到楚雄时,横幅上已留下上千家捐赠单位的留言,胡明方那张云南地图上,己盖有83 个县市的区域公章。而募捐到的6 万多元钱,胡明方从未经手一分。每到一地,他就到各机关单位、企业去发动捐赠,谈好后,转告各地团委组织带着收据去收取,或让捐赠单位将赠款汇寄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多来,胡明方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全身脱了四五次皮,以自己的行动、真诚的宣传呼唤出一颗颗关心爱护下一代的同情心,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强烈愿望"救救孩子"!
  山里的孩子送出他十多公里时,他流泪了"如果说,刚出来的时候我有时还会对自己的行动感到沾沾自喜的话,那我现在每天的感受中,只有了苦涩、沉甸。这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使我几乎每一天都感到震动。"在楚雄,胡明方淡淡地这样说。
  出发前,胡明方原打算只去80 多个贫困县,可一走下来,他发觉在广大农村,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却无多大差别,"失学的孩子一样不少。"于是,他决心走遍全省各地,去看看更多的失学孩子。
  在许多贫困乡村,胡明方看到了半数以上的适龄儿童家境贫穷无法上学。在海拔3000 米的维西县康普乡,他看到"包谷把把盐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就是当地的理想生活,一个5 口之家,年人均粮食不到40 公斤,一位民办教师领到的月津贴不到10 元钱,许多有三四个适学孩子的人家,每天轮着让一个孩子去上学― 认为都不去上学老师就没饭吃,以此支持老师… … 贫穷、愚昧,归根结底还是个"穷"!一路上,胡明方力所能及自己掏钱买了些铅笔、作业本发给那些贫穷的孩子,就连他离昆带去的六、七套衣服,到楚雄时送得也只剩下在身上的那套。"看到那些孩子,你会情不自禁想起为他们多做点事。"然而,面对众多的失学孩子,胡明方时常感到白己的内疚,自己的无能为力。
  一年多的日日夜夜,胡明方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忍受了一些人对他的种种不理解。他曾被人当成"盲流"推销员甚至"骗子"而被拒之门外,遭过白眼。然而,更多感受到的,还是人们的善良与友爱。
  在边境一线,边防哨所的武警官兵为他让铺让饭,为他开证明;火塘边、茅草屋,素不相识的老乡把他迎到家,端上平日舍不得吃的米饭、腊肉。在景洪宾馆,赶了几天路程的他疲惫地靠在大堂沙发上,请求住一夜,经理慷慨地打开标准客房,免费让他愿吃住几天,就吃住几天,所到之处畅通无阻。在中甸,东竹林寺喇嘛仲巴白马塔清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赠言:"尊敬的远方朋友胡明方,我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推动我们古老的民族走向新的文明。"并为他在藏区活动方便开具了藏文"路条",许多藏胞向他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在澜沧县,曾当过小学老师的县百货公司经理杨新华为他的行为所感动,除捐赠给"希望工程"一笔款项外,硬塞了一百元钱在他手中让他买点营养品。第二天,他把这一百元汇寄给了"希望工程"办公室;4 月底,当他翻越白茫雪山风雪娅口到达奔子栏乡时,闻讯的几十名藏胞在风雪中等候了他4 个多小时;每离开一个地方,许多孩子和各个单位的青年人都自发来为他送行。在庐水县鲁掌完小,600 多小学生列队打着"叔叔祝你一路平安"的布标从山头送他到山腰1o 多里外,他流下了抑制不住的眼泪… …
  他觉得,人们越理解他,就越显示出"希望工程"的艰巨和失学孩子"想读书"的深切呼唤。

相关标签:
胡明 希望工程 楚雄 孩子 云南 失学 英达 贫困县 单位 多来 百元 藏胞 万里 贫穷 昆明 所到之处 七套 河南 地州 康普 长者 胃液 油污 农作物 长春 小时候 危崖 爱丽丝 健康时尚 姐儿 泪流满面 发达 文旦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齐达内 赤水 横切面 弗里曼 相命 姐儿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