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王权、行商、侵略者与茶叶的传承!「新历史观」

时间:2025-01-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国家主义是一种婴儿期疾病,它是人类的麻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篇文章并没有经过太多考证,只是将我所拥有的知识与我所见到的景象做了一些有效串联,仅供参考。

有幸受到曼龙乔董事长袁毅的邀请,深入佤邦,探访古茶园。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热衷于茶学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可错过的机遇。

在旅途中,同事杨静茜一直在问"谁是种茶人?"

本文致力于解答这个问题,或许还会牵扯出更多问题。

1939年,外国在缅甸最大的投资部门,是石油业,总投资量约1600万英镑。其次是金属、宝石矿开采,约1500万英镑。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投资属于第三位,约600万英镑。银行、贸易和制造业方面(不包括锯木业)的投资只居第四位,共550万英镑。柚木采伐和锯木方面的投资,不下350万英镑,居第五位。在种植业方面的投资最少,大约120万英镑,主要投资于橡胶园和茶园。(数据来自"缅甸在线"

虽然种植业投资少,但是既然有,就可以确定,英国人在这儿种过茶。

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最初是由日本人在19世纪的时候开始应用的。这一技术并不复杂,在一片原生茶园中,有的长得快些,有的长得慢些,有的容易生病,有的不容易生病。人们从符合自身主观要求的茶株上剪下枝条,插在土中培育出新的植株。一段时间以后,一片片看起来外形高度重合,彼此相似的茶园就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

(曼安茶园)

如我在曼龙乔所控制曼安茶园所见,茶树的长势和叶形基本上是相同的,可推断这应该是采用无性繁殖技术栽培的茶园,发生在英国殖民时期,即1824-1941年间。

(对比一下上图的实生苗茶园,细看可发现图中各个茶株的长势甚至外形色泽都不尽相同)

然而,这里的茶园显然不是仅止于此,比如下面这张图片的信息就颇值得玩味。

有粗大主杆的树,也有几乎生成灌木的树,考虑到这里的茶园缺乏管理,这断然不是无性繁殖的茶园,那么,究竟又是什么人种植了这片茶园呢?

据领路的曼龙乔相关负责人郭总说,这里面的原始森林里也有着数不清的茶树。

望着看不到边的森林,或许已经太多的故事掩埋在其中,我们只能从这些大小不同的茶树中,摸索历史留下来的点点滴滴。

话题应该从南诏开始,这一段与茶相关历史恐怕没有谁比邹家驹先生讲得更精彩了,大家可以翻开邹家驹先生所著的《漫话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茶》去感受一下。

简单来讲,南诏的国力强大到足以和大唐对抗,与茶业发展非常密切,与数条通往吐蕃的茶马古道直接相关。南诏国有积极发展茶业的主观动力。南诏于公元794年控制了缅北地区,大量种茶发展茶园应该或者说一定会在这时候发生,其后这一地区也长时间为云南所管辖。

南诏前期设置镇西节度,驻镇西城;后期改为丽水节度,驻丽水城。樊绰《云南志》卷六记丽水城曰:"所管部落与镇西城同。"镇西节度、丽水节度同治今德宏州西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包括佤邦地区)。而丽水,就是伊洛瓦底江!

这里我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在断断续续的历史中,南诏与吐蕃关系良好的时候,马帮将南诏的茶叶运送到吐蕃。而南诏与吐蕃关系紧张的时候,或许马帮又不得不转站印度绕道入藏,来来往往中,古道周边凡可植茶处已满是茶园,从易武,到景栋,又到伊洛瓦底江,直到到阿萨姆。曾经被英国人误认的所谓世界茶树原产地大区,其实只是马帮来来往往播下的茶树种子。

曼龙乔的这17000亩古茶园中,既有南诏的开发,也有马帮的播种,直至英国殖民者的再次投资开发。他们都是种茶人。

这一千二百余年中,很多东西不断被忘却。当地人也不再了解茶园的来龙去脉,这种遗忘造成了古已有之的神秘,更可能造成了早些时候关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误解。

(曼龙乔董事长袁毅)

后来的故事就清晰了,一个四川汉子袁毅又来到了这个地方,重新激活了这片前人留下的宝藏。并再次引发了我们关于原产地的思考。

当然,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中国、缅甸、印度都不存在。

文图|李扬,茶业复兴编辑,微信号:402864263

文章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chayedajia@qq.com。未经授权转载的,我们将按照《微信公众平台抄袭行为处罚规则》进行侵权投诉。

相关标签:
茶园 南诏 吐蕃 茶树 丽水 镇西 缅甸 英镑 节度 马帮 投资 伊洛瓦底江 茶业 锯木 原产地 方面 时候 长势 种植业 印度 特殊 寒水石 肾上腺 同胞 淡泊明志 蒙古族人 高耸入云 条理 种姓 增色添彩 怒江 揪心 辉煌 鄂温克族 糖化酶 加斯特 锦苑 李立 张承志 英国议会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