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陶潜归去弄菊花「经典新说」

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认识老陶是从《归去来兮辞》开始的,哦,应该是《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阵"纷争"是悠然"现"的南山还是留心"见"的南山中,我只关心的是老陶雅兴还是不错的,采点菊花来,不管是插瓶还是酿酒,或忘记要干嘛,等干了泡泡水还是散风清热、明目解毒的。

又见老陶才是《归去来兮辞》,这篇面上看去欢天喜地的表达辞职后有多么畅快的事儿。搁现在,这么任性的在朋友圈大肆的渲染辞职的事情,怕是也对老主顾不够尽人情了点,毕竟你的朋友圈老板有关注你,还有没辞职的同事吧。但是,细细分析这篇辞赋,这个热闹却是有些"自欺欺人"。

当得知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而终返时,首先想到的,并非他是一个反复的小人,而是这个"千古隐逸之宗"是个心系家国的性情中人。对他的"任性"有了一份敬意和怜惜。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君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在东晋这样的局势之下,老陶很清楚自己该扮演好一个"愚"的角色,第五次,最后一次死心解印辞官,于是作了这篇《归去来兮辞》自我疗伤!

序文交代了一下是理所应该的出仕理由,首先是家里贫穷(这个亲看了后文自己斟酌可信度),种地养蚕过不下去,小孩子又多,米也没了,也没有特别擅长的技能(简单的说,就是没学计算机、英语专业,也不是会计师,就学了点茶艺),亲戚朋友叫我去当公务员,我也有想过,可是没有很硬的关系。

恰巧赶上一个空缺,叔父就帮我搞定了。说明辞职的原因是:质性自然、不愿口腹自役、奔丧。说来还是挺low的,自己都骗不过去了。其中还有自黑贪图小利的行径。

正文"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这是奔丧的节奏?"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是家贫的姿态?嘴硬还是要说实话:"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才是第五次出仕80多天就辞职的缘由。还是更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挣扎不过,最终还是乐安天命,笑中带泪收场!

《归去来兮辞》基本表达的是一种"乐得清闲",绝交相违的世事的姿态。《宋书·陶潜传》则特别提到作者辞官的近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虽然,老陶觉得当世小人当道,致使自己无所作为,为保留气节而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如今看来,即使老陶文韬武略也还是拧不过那个时代,老陶和菊花情深缘浅,于江山爱莫能助,留给我的却是满满的情怀!

|八八青 微信号:llf819096531

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标签:
归去来兮辞 还是 陶渊明 南山 小人 乐安 陶潜 朋友 天命 悠然 家国 东篱 衡宇 多天 茂盛 僮仆 儒家 菊花 中带 姿态 葡萄干 底座 西太 沙堆 图集 金粉 小宁 七彩孔雀 契约 利来 墨绿色 蒲江县 脑海 玉帝 新疆人 影视人 允文 多种经营 合手 自我表现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