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若君子散文 芜湖小燕央视飞

时间:2025-07-19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芜湖小燕央视飞

张颖,是小名叫小燕的芜湖姑娘,认识她的时候,她还在上大学,与她的朋友段南雁要买我的书,在她们一对小才女面前,我是自惭形秽的。后来,她们也到我家玩过,没想到,几年后,她就到北京去发展了。

她奔赴北京时才25岁,当时已经完成了从市业余电台主持人、中学教师、省电视台出镜编导的三级跳,想破釜沉舟到中央电视台独自闯荡,在火车上还忐忑不安。而今,她已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近十年的资深记者,在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道德观察》、《中国法治报道》栏目都有不凡的业绩。仅获得的一等奖就有好几个,三个年度被评为"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先进个人",可以说,她把青春都投入到电视传媒的法治建设中了。青春都投入到电视传媒的法治建设中了。

一个芜湖电台的业余主持人,怎样走进了国家一级电视中心还扛起了大旗的?

从市有线台《百花园》到省电视台《时事追踪》

从小学到大学,张颖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当过小记者,用"依然"的名字主持过芜湖电台的"月亮船"、芜湖有线台的"百花园",拥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及北京广播学院中文新闻双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被安徽省教委与人事厅评为"品学兼优"大学毕业生。21岁毕业后进二中教语文,获得过四个全国大奖,却舍不得放弃有线电视台百花园的主持工作,开家长会时,一群家长跑来跟她说,每天吃饭时电视上一出现她的节目,孩子们就会喊"妈妈快来看,我们张老师又出来了。"孩子们都喜欢她主持式风格的讲课,跟着她玩游戏就把知识掌握了。

在兼职的电视新闻工作时,她想多学点业务知识,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广播学的新闻二学历。1999年听说安徽卫视招聘记者,老师建议她去报考,在近千名考生中,竟然考了前十名,被安徽电视台录取,在市委大礼堂成功地讲完全国观摩教学课后,流着眼泪写下辞职报告,告别了教学生涯。

进了省台,就成为大型新闻评论栏目《时事追踪》创业者之一。艰苦的采访是对她体力的考验:为纪念希望工程十周年,她参与了采访希望工程的焦点姑娘,与大眼睛苏明娟同吃同住,送钱给她买鞋子,随着她从小学、中学、大学的路线在大山里走了一天。苦尽甘来,与人合作的《希望之路》,不仅获得观众好评,还被送往美国十几家中文电视台交流播放。

这远远没有在电台主持娱乐节目轻松,形形色色的拦路虎都会干扰客观公正的报道,她与同事经常遇阻力、受监视,有时简直像搞地下工作。

在《大桥往事》的采访中,到商店里去买药出来,采访车窗户就被打坏,采访包丢了,三千多块钱摄制费没了,费九牛二虎之力拍摄到的原始资料也没了。她一边哭一边寻找,一个老太太在阴沟里捡到被小偷扔掉的包给她,挽回了部分资料,其余她只有补拍。

采访对象的特殊经历经常让她心潮难平:面对在母腹中被动吸毒的小健健时她心痛极了,三天的脱毒治疗后,张颖才松了口气,在画外音中欣慰地说:"小健健再也不能称为毒娃了!"在《毁灭的爱》节目采访时,面对那个被男友用硫酸烧烂后变得狰狞的脸,张颖胆战心惊,但为了采访与尊重对方,不得不正视那可怕的容颜,从中她也看到,被人们同情的弱者原本就有不甚体面的别情,张颖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儒雅亲切中绵里藏针。一个正直青年记者编织着社会的法治经纬,展示了她的非凡身手。

在省台,她参与制作了22个节目,其中独自编导的就有16个,第66期《彩票纠纷》被送到中央电视台交流,并与77期《走进大山的自愿者》被国家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收录光盘。

从省电视台到中央一套《社会经纬》

张颖很幸运,在安徽台的努力与施展的才华,被中央电视台老牌法制栏目《社会经纬》的领导看中。《从"时事追踪"节目实践看隐性采访的舆论监督功能》论文,是她进入央视的书面答卷,教学与采访训练出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小记者经历与热爱文学使她具有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干部锻炼出她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她有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心,又有顽强的战斗作风,同时,女性编导性格沉静、谦和有礼、独有的细致敏感、善于挖掘被采访者心灵深处的素质……都在两个月内奠定了她被正式留用的基础。

2002年,她来到中央电视台,进入了《社会经纬》这个老牌法制栏目,开始很吃力,《退房》节目她曾八易其稿,到做《第一公诉人》节目时,她已经能独立地、全方位地报道了,其节目还荣获了"金鼎奖"一等奖。

2003年"非典"后,《社会经纬》改版为《道德观察》,要求记者以道德方式纠正不道德,弘扬优秀的先进文化,揭露和批评种种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现象,创造更符合人性的氛围,张颖又开始了记录、观察、反思、行动,与观众用心交流。

非典没有解禁时,张颖就与摄影师带着三个选题到长沙了,一路上量了七次体温,到站也不准下飞机,原来前面一个70多岁的老人体温高了,只有在机舱又闷又饿等两个多小时,直到有汽车将老人接走并排斥了非典可疑性,他们才得以解放。

更难的是采访,谁愿意接受负面报道?当事人都采取自我保护态度,甚至有人还找到当地法院,说此类情况"不宜报道",千方百计要灭他们的片子。张颖经常自己冲第一线,出于一个职业记者强烈的责任感据理力争。为证实一个女孩是为救人死亡的,她不会游泳也下水模拟拍摄现场。

为采访"5月9日跳楼--生命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飞落坠地"事件,她带人偷偷去跳楼者家中,对旁人说他们是死者大姨家的人,拍摄机器放包里,开出租车带去采访。但要找煽动死者跳楼的人更不容易,都说不知道。死者朋友透露出叫得最起劲的人姓黄,在菜场早市卖水果。第二天一早她去守株待兔,为让隐藏在身边起劲的人姓黄,在菜场早市卖水果。第二天一早她去守株待兔,为让隐藏在身边的摄像机便于偷拍,她挑肥拣瘦选芒果,趁机问摊主知道跳楼的事件吗?对方突然警觉起来,一口回答不在现场,小张只得找证人来,说他当时喊得像高音喇叭似的。姓黄的还不承认,张颖当过电台节目主持人,口才好,应变能力强,七绕八绕,终于迫使对方吐露心态:"从中午11点多钟等起,连午饭都没吃,等到下午两点多钟,人们肯定会起哄啊……他又不是一条狗,我叫他跳他就跳吗?……"不打自招,张颖智斗获胜,欣喜若狂,又赶到他家采访。她母亲说了实话,当时听邻居讲了这事,儿子回家便教训了他……如审讯多日得到了供词,记者还没有回北京,台里面已经传开来他们成功的消息。就这样,小张与同事在非典阴影中克服重重困难,拍回三个三十分钟的节目,完成了三周播出任务。

张颖工作做得细致,每小时原始片有30盘都要做出场记,自己一天只能记两盘,自己来不及就要母亲帮助记录,每个节目的文稿都能写本书,重新组稿后才能给制片人编辑,到台里制作经常弄到夜里两三点钟。当她第一次独立制作出的片子编辑出来时,三天三夜没睡觉,双脚全都肿了,又麻又痛。

在《道德观察》栏目开播一年半中,她独立制作了18期节目,是全栏目工作量最高的记者。一半节目拿到最高分A+,得的高分也是全栏目之最。

2004年底,为筹备"社会与法"频道开播,她一肩二任,接受任务制作样片,在西安拍摄《地狱天堂》时下雨路滑,从楼梯上滚下,把自己摔进了医院,但精心制作的节目让台领导在审片时感动得流泪,不仅该片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她还完成了《道德观察》日播版的样片《爱的谎言》。

在《中国法治报道》报道"社会与法"

"社会与法"频道开播后,她又被调到了频道的旗舰栏目《中国法治报道》。

2005年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中国召开时,她采访了数十个国家的首席大法官及大法官,一个月时间每天一期,现场连续报道二十多个法律热点议题。

2006年4月初,《中国法治报道》栏目接到了群众对一起发生在20年前悬案的举报,她和另一路记者历经20多天艰苦调查,克服了被有关人员跟踪、电话恐吓等困难,从4月26日到5月25日,先后播出六集独家调查--"死于派出所"。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转载了其文字稿后,半天时间内留言就突破了2000条;新浪网5分钟的文字稿点击超过万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这起20年未解之悬案作了专门的批示,郏县检察院也迅速组织包括控申、纪检监察、公诉和反渎职侵权等相关部门,对该案展开重新调查。

从2005年"十一"开始,《中国法治报道》栏目推出黄金周假日新闻品牌"移动七昼夜",作为采访记者,她在上海迎接巴厘岛爆炸事件后紧急返程的游客。作为记者组长,她又带领主持人在行进中体验式完成整个报道,让主持人每天给出"城市评语"。

2007年12月4日,她拍摄的《大法官开庭》成为"12·4"法治宣传日大型媒体行动"法律服务你"之中的一大亮点,这也是中国电视史上首次"大法官开庭"纪录,持续两年的诉讼争执在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十八年的家庭恩怨得以化解。节目播出之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2008年"5.12"大地震后,她深入北川、什邡、江油、绵竹等重灾区探访法律工作者群体,记录司法工作在灾后面对的各种新问题,及解决和援助途径,反映灾后制度重建这一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全新法制实践,以法治理念为灾后制度重建总结经验,在第一时间制作了系列报道"灾后与法同行"。

大地震中,北川法院遭受建国以来最惨重损失,全院43人仅存16人,她所在的《中国法治报道》采编了《北川法院的守望者》、《废墟中崛起的北川法院》等节目,报道了幸存者的坚守,现场报道了灾区法院通过"院坝法庭"、"帐篷法庭"、"车载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的法律工作。在灾难中逝去4位至亲的王莉遭遇遗产纠纷官司,通过司法局和法院的法律援助,最终在案件立案十天内通过调解结案,灾后遗产纠纷第一案成功播出。

2008年11月,张颖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中因报道中成绩突出,被授予最佳报道奖。

每年栏目的两会节目《小撒探会》都有张颖的身影,她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两高报告,生动形象地诠释枯燥的法条。2008年两会期间制作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更弘扬了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得到了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好评。

2007年,大型项目"长江行动"中,她是"长江行动第一人",穿着羽绒服只身去湖北谈项目,穿着短袖回北京汇报,从5月22日正式启动,张颖负责重庆和上海的四期节目。在重庆,她和主持人撒贝宁调查出史上最酸的排污口,在上海,他们专访了上海市长韩正,都制作出了项目中可圈可点的好节目。现在,她又在参与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建国六十年大型系列节目《辉煌六十年》的拍摄。

为当一个电视人,张颖曾在求职申报书上写了她美好的企盼:"请为我打开一扇窗,我将给你一道最美的风景"。没想到,在进入电视台后,摄像机给她打开了无数扇窗,聚焦的却多是道德丧失、社会失衡的人类疽痈……道德与法制的大旗很沉重,但是,张颖知道,将这些人间丑恶暴光与鞭挞,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无论是采访政府高官,还是问讯平民百姓,她都努力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客观地记录着事情真相,理性地分析事件原因,公正地担当起新闻事件的见证人。张颖面对重重阻力,与黑暗斗争,有时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却当仁不让地担起新闻记者惩恶扬善的道义。

芜湖飞出的这只燕子,成为记录历史的明亮眼睛,带给人们的是和谐社会的春讯。

来源摘取:李幼谦散文集
相关标签:
天一 金鼎 张颖 芜湖 节目 中国 中央电视台 君子 北川 社会 法治 散文 栏目 央视 记者 制作 经纬 大法官 电视台 工作 海岛 菊科 牛股 满分 金光闪闪 漆面 老年痴呆 北京中医院 乾红 龙河 建阳县 老鹰 七级浮屠 空大 曾志 双键 天牌茶业 蓝雨 错失良机 畸零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