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土家族茶俗茶礼

时间:2025-04-0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在土家族这样一个有着茶图腾崇拜残迹的古老民族中,茶,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茶,还必须是积淀在他们生命中、血液里的一种神圣的信仰"。如今,虽然在土家族地区早已没有往日隆重浩大的祀拜仪式,但是,通过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民族茶文化各个方面古老而纷繁多彩的茶俗,一代又一代地从混沌初开的原始时代传承至今,最终铸就了土家族人民淳朴、平实、廉俭、坚毅的民族性格。"既然茶俗是原始宗教的一种信仰形式。而宗教最显着的特点是固守本色,即保留原始宗教的原汁原味",因而,茶俗语中也往往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的原有印记。再则,土家人大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地域相对封闭,又遭封建制度的长期隔离,故使其茶俗中的古老韵味更为原始浓烈一些。

享有"中国茶叶之乡"美誉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红功夫茶和水仙春毫、福绿毛尖、银毫等极品绿茶系列产品闻名遐迩。早在明代即有上好贡茶入朝,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因而茶俗的形成更是渊源流长。乡人以好客为乐事,不论生人熟人,总是以茶相待。

土家人视茶为圣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视为沾污茶神。抓茶叶必须洗手,名曰"净手",这仍是对神灵的尊重,亦有防止污染的作用。所泡茶叶,在杯中如有"茶果果"出现,当主家中必有客来。茶不仅用于待客,在特定情况下,还用于敬奉神灵和留存于宗教仪式中。"土家族茶俗与土家火笼(也称'火坑')联系紧密,因为土家大部分泡茶煮茶饮茶活动,都是在火笼里发生的。当你尚未光临这火笼之前,主人家平常饮用的,是那大茶罐里茶。大茶罐多是铜质的,若是陶罐,起码得有一个铜盖。

土家人居家过日子节俭,一般嫩叶做成的细茶,自己绝然是舍不得饮用的,一定会拿去卖钱换取衣食,只留少许待客之用。平时喝的皆是粗茶,那粗茶是夏秋之时采摘的老茶叶(俗称捡蔸茶),经蒸煮晒干而成。泡茶时抓一大把塞进大茶罐内,注入滚开的水,再将茶罐移近火边煨烤。只烤得滚沸多时,打开罐盖,但见那茶呀:浓浓的如羹,酽酽的似酱。干活累了,讲经(俗称'日白'聊天的意思)乏了,咕噜咕噜喝上一大碗,特别解渴提神,活血舒筋"。如果你是初入土家的贵客,那就不能喝这茶了。当你进入土家火笼入坐以后,主人一边向你寒暄,一边架(音gà,升火的意思)火烧水,火旺了,连忙洗净另外一只特制的小茶罐。这罐或是紫砂的,或是灰砂的,殷实人家则是特制的小铜茶罐了,约为一般搪瓷缸大小,是专门待客的茶罐,俗称"敬茶罐"。将茶罐洗净之后便煨在火笼里烤干,然后找出珍藏的细茶,或毛尖、或茸勾的一声,一缕白雾似的气团夹带着浓浓的茶香冲罐而出,急盖上罐盖,煨烤片刻(俗称"发窝子")后,再将炊壶高吊注满滚水,文火缓烤,使茶汁均匀,此时便可以一一筛敬了。主人将第一杯茶双手呈给你这稀客,这叫"筛茶",然后依次筛给火笼里其他长辈或乡邻陪饮。

火笼里的筛茶活动,除了你是初来乍到筛一次外,即便是你吃完饭以后,你说:"糟踏哒(土家客套话,多为感谢之意)!"主人便会说:"您落箸哟!请到火笼喝茶!"来到火笼里,茶才筛来。除非置办酒席,一般是不将茶筛到饭桌上的。其他时间,如果你想喝茶,就自便到罐中去倒吧!喝粗品细,啜茗咀茶,还真别有一番情趣和感受。此茶俗五峰土家亦管叫"喝罐罐茶",类似湘西土家的"烤罐茶",其味十分别致,饮后喉管里生出清甜甘苦的味道,诱使你不得不多喝几口。不习惯喝茶者,饮后不免觉得苦味满口,但善饮者,却回味绵长。

五峰土家人心底宽厚,乐善好施,有的人家在三伏盛夏于门前的大路边放上一缸茶,让过路行人自由取用,这种习俗名为"施茶",有的过往路人入户讨茶水,主人多慨然允饮,由此可见此地民风淳朴。"茶叶本是两头尖,知人待客茶上前;烧茶娘子本辛苦,儿孙后来做高官"。这首民谣表达了五峰土家"以茶为礼",不辞劳苦而又有所期待的茶俗。给人贺喜,叫做"吃茶"。给人送的礼物称作"茶礼",饭前的小吃叫"吃茶食子"等等。"高山出细茶,平坝出棉花,青瓷莲花碗,待客细筛茶"。五峰土家人以茶为礼,以茶为敬,百事万物都离不开一个"茶"字。山寨人家以青花大碗待客的还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米子茶;新媳妇进门第一天早上必须给公公婆婆各敬一杯茶,受了这杯茶,公婆则回礼以茶钱若干;有的公公第二天早上迟迟不肯起床,新媳妇就把茶送到床前去,叫做喝"揪脑壳茶",这种敬茶方式哪怕茶钱高出平时的好几倍,但公公也是乐意掏钱的。其实这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家庭茶礼。不难看出,茶礼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是密不可分的。

世代土家族人在他们的长期劳作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原始性状的茶俗或茶食,根据不同节令和不同场合,分别食用或敬客,颇有情趣和味道。如盛夏气候炎热,就泡"糊米凉茶"解暑。酷暑难忍,他们便可山中采或水仙、或珍眉,放一小勺于罐中,盖上盖,再移到火笼浸泡过通,)材腐豆名学(物植"的苞籽剪奶"叫名种一集边缓烤,并不时摇动茶罐,少倾,听见罐内茶叶微微炸裂的声响,只到揭盖时有浓香溢出。这时,悬挂在火笼中央梭铜钩(一种土家火笼里烧水的挂器)上大铜炊壶里的水也滚开了。主人立即将开水注入罐里少许,只听"咝"搓揉,捣出其汁,用凉开水稀释,待其凝结成"冻子"后,用锅铲舀成片状,置于红茶水溶液中,再加以红糖、白醋,即做成一碗凉粉茶。若此时烈日当空,口干舌燥,于凉棚或树荫下喝上一碗,既生津,又止渴,简直就是舒46服之极。此茶俗至今在土家五峰一带广为流传。土家人勤劳、实在,从无奢靡之习。当劳作饥渴时,土家人则用葫芦、竹筒取来清凉山泉,冲兑自行配制的糯米杂粮甜酒饮之,俗称"凉水甜酒茶。"住家时若有贵客造访,亦多以"凉水甜酒茶"敬之。据汉族诗人顾采所撰《容美纪游》记载,在其游历容美途径湾潭(今五峰湾潭镇)时,目睹"家家养蜂作粉"之情景,可以断定土家人早谙养蜂之术,故常年有蜂蜜产出。因而,土家先民也制作出一种"凉水蜂蜜茶",此茶通常是在茶中加入蜂蜜或者用纯蜂蜜冲茶。当遇其他季节有客来时,便以"蜂蜜茶"相敬,让来客别有一番品味。

土家族作为一个南方山地民族,多居住在峰峦重叠的沟壑之间,山间平均气温低,且变化无常,全年无霜期相对较短,冬天显得更长一些。为了抵御风寒,土家人摸索出一些奇特的饮茶方法。当冷冽的隆冬来临时,土家人常按自创的方法熬制姜茶(俗称姜汤)饮之,以御风寒侵袭。若是遭遇伤风着凉,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顿觉浑身轻快许多。如遇客来,则以"红米姜茶"相敬,使客人备感身心温暖。每入冬季,除了"赶仗"守猎以外,一般土家人大都在各自的吊脚楼,围着火笼熬制"罐罐茶"。宰肥猪,过"赶年",油荤重了,一碗浓茶下肚,颇感快畅,也格外提神,一家人和着乡邻乡里的亲戚朋友,围坐火笼,边讲经、边喝茶、拉家常、话来年,好-派情意融融的升平景象。

提到土家族最具特色的茶俗习惯,就非"锅巴茶"莫属了,这种茶是将锅巴置于火上烤成焦块,然后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再喝,极具香凉止渴解暑之功效。制作简便,随处可制可饮。还有一种用"糖缸叶"(一种野生糖梨子树的树叶)制作的"林清茶",此茶制作也很简单,将采集回来的糖梨子树叶凉干,烧开山泉,置于钵内,抓一大把糖缸叶放入开水中,冷却后即可饮用。此茶汤色微红透亮,滋味甜润,清香扑鼻,喝上一碗,不仅消火败暑,而且生津止渴,的确别有一番味道。更让人叫绝的是"林清茶"无论加水几道,其味不淡,倒有越来越浓的感觉;即使酷暑时节放上三、五天也没有馊味。

此茶同"糊米茶""甜酒茶"一样,"锅巴茶""蜂蜜茶"其本意已超出了今天我们所称呼的茶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茶"总是与土家族人群甚至整个人类的初始时代生活紧密相联的,是土家先民茶事活动的重要内容。

然而,真正最具土家特色,受世人青睐的原始茶俗要算是土家"油茶汤"了。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茶食或茶饮。油茶汤的做法十分讲究,首先选用茶叶和炸炒熟透47民族茶文化的米、豆、花生、芝麻等原料,配以姜、花椒、蒜、葱、食盐等佐料,加水煮沸后即可饮用。其味香青可口,提神解乏,驱热祛寒,强身健体,是土家人常年自饮或待客的佳品。土家几乎一日三餐都要做油茶汤吃,故有"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之说。当有客至时,热情淳朴的土家人则必烧油茶汤为来宾接风洗尘。土家油茶汤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简单做法是:首先取适量的茶油放入锅中,待茶油加热至冒出青烟时,放入一小撮茶叶和花椒少许,视茶叶焦黄时,快速倒入适量的冷水,再放入姜丝等,用锅铲挤压茶叶和姜丝,以充分榨出茶汁和姜汁。待水滚开后徐徐掺入冷水,再待水即将煮沸时,依次加入食盐、大蒜、胡椒等佐料,油茶汤就做成了。

复杂做法主要是指八宝油茶汤,其方法是:在按简单做法之前,先将阴苞米(系嫩苞谷经烫熟、风干后的制品)、黄豆、花生米、核桃仁、阴米子(将糯米蒸熟后凉干后的颗粒)、团撒(阴米子粘结而成的薄饼)、熏豆腐干子、粉条等分别用茶油炸熟待用。然后按通常油茶汤做法烧汤,汤沸后盛入装有油炸混谷物的碗中即成。这道油茶汤制作的关键工序,就是要掌握好炸茶叶的火候,因而,凡流行油茶汤习俗的土家地区都有这么一句俗话:"打汤没得巧,只要煎得好。"更为有趣的是油茶汤的吃法,土家人在食用油茶汤时不用筷子和酌子及其他餐具,只是双手合捧陶碗,一碗油茶汤全部下了肚,而碗中什么也不剩。这一茶俗至今在来凤、鹤峰、五峰湾潭一带广为流传。今天,在整理发掘古代茶艺表现形式资源过程中,若是正式的茶艺展示,土家油茶汤演绎的乡土味则更浓烈、更原始。

一般由两位土家姑娘表演,一位土家男子在旁配与经典的解说。整个过程既肃穆典雅,又充满情趣。据资料介绍,1991年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来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茶艺表演团为中外嘉宾作了油茶汤现场茶艺表演,当嘉宾观摩和品尝了这道极具土家特色和风情的油茶汤后,都不由自主地惊叹称奇。

相关标签:
土家 火笼 土家人 油茶 土家族 五峰 茶叶 湾潭 蜂蜜 甜酒 原始 上一 米子 茶食 茶艺 来凤 罐里 锅巴 古老 做法 陕南 幽思 香园 留有余地 眼角膜 乐志 铜仁地区 小弟 济源市 风云 嘉美 装水 伏羲 喜出望外 外胎 原山 长思 占卦 焚琴煮鹤 冰层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