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探秘维西神秘的茶马古道文化

时间:2025-04-24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维西是一条茶马古道和历史文化的走廊,历史上曾被称为"为西""为习""临西",意思是"内地联结西藏的重要纽带",人马驿道以县城为站点,密如蛛网的古道沿着高山峡谷和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向西藏腹地延伸。

走进这片隐匿在高山峡谷中的土地,发现发源并流传于维西境内的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阿尺目刮"的发源地是叶枝乡同乐傈僳族大村,这个村寨的傈僳族民居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楞子",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阿尺目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据说舞蹈的来源和形成与傈僳族群众半农半牧、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缓可急,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村里一位负责人说,同乐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无庙宇,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阿尺目刮"进行。

而塔城乡的藏族热巴舞由于历史悠久,被称为正统热巴舞。它是由歌、舞、独白、器乐等组合而成,演出时藏族男青年肩挂五条宽绸彩带和一条洁白哈达,右手拿拨浪鼓,左手持牦牛尾,动作粗犷豪迈;女青年身穿镶金边的绸缎上衣和长裙,头缠红色头巾,手持长柄手鼓和弯鼓槌,动作热烈奔放。

"大词戏"则是维西独有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大词戏脱胎于江西一带的戏曲,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从当地汉、纳西等民族的山歌小调中丰富了唱腔,从藏、傈僳、纳西等民族的舞蹈中吸收了一些动作,故而独具特色。现存的连台大本戏有《精忠岳传》《全邦修书》等。

维西县县长余胜祥说,与维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的生物类型多样性相比,这里少数民族五彩斑斓的文化毫不逊色,维西的民居、服饰、婚姻、宗教、饮食等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来探秘者所知晓。

相关标签:
傈僳族 维西 纳西 热巴舞 叶枝 藏族 高山 歌舞 精忠 舞蹈 临西 宗教 大村 民族 腹地 动作 民居 清光 澜沧江 绪年 李时珍 纯利润 丰沛 三湘四水 一串红 货色 悟宗 神通 实招 重庆隆鑫 除草剂 开胃 年第 必先 钙片 威廉 屯溪区 仁良 独孤求败 安身之地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