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茶会VS台湾茶会,争议究竟在哪? 茶会成为朋友圈争议的话题,的确始料不及。事件的肇始是某杂志编辑批评大陆茶会的文章,仅以大陆茶会的某些不良现象和台湾较为成熟的主题茶会对比,贴上标签加以评判,对于一个杂志来说,的确有失严谨,引起争议可以理解。 文中很多观点未免先入为主,这里不详细讨论:比如使用某种茶具就是学某某台湾茶人,还有人数众多的大陆茶会应该停办等等,殊不知人数众多的大型茶会的确是从台湾舶来,九十年代台湾就不乏数百人乃至千人以上的茶会,举办者甚至也包括编辑推崇备至的李曙韵。 一直以为,真正的尊重台湾茶会的成果,就应该梳理台湾茶会发展的过程,从中可以学习与借鉴,同时保持独立思考,不断从传统的其他方面吸收营养,在实践中锤炼与整合。一味的嗤之以鼻,或者不加分析的顶礼膜拜失之于情绪化,并无裨益。 梳理台湾茶会的发展,会让我们了解,很多现象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谈不到高低好坏,只有当你看到茶会的背后,人的共性,才能对茶会与茶道有完整的理解。 台湾茶会发展的历史背景 台湾茶人何健生把茶文化界定为消费文化,提示我们台湾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背景。在七十年代台湾茶大量转向内销,茶比赛大量举办,带动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起飞初期,一般家庭不具备接待空间,也催生了茶馆、茶艺馆这种公共空间大量涌现。 紫藤庐和很多著名的台湾茶馆一样,是茶与餐饮结合的。 这一潮流在九十年代出现转向,一方面经济发展面临调整,人们的休闲方式与生活形态也发生变化,单纯饮茶的茶馆很多退出视野或转型。与此同时,多年的茶文化的培养与茶学教育的兴起,出现了一批在茶方面比较专精的人群,需要更加专门的体验与交流方式。而相对而言个人的生活空间也逐渐宽松,私人的会所或者茶道空间不断出现。这种种因素共同推动了台湾茶会的发展。(现在大陆开茶馆的一定要关注这个趋势) 台湾茶会本来即是多种形式 某杂志文章一个技术上的失误即是把该编辑参加的茶会当成是台湾茶会的所有形态,我曾经在《当我们谈论台湾茶道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文中指出过,这种凭想象把个案扩大的做法是会带来误解的。 有台湾茶人把台湾茶会分为大概八个类目:1分桌定位式、2游走式、3表演聚众式、4分桌游走混合式、5剧场式、6专题讲演式、7家庭式、8主题式。当然这只是大概分类,界限没那么清楚。 其实台湾茶会最早的形态就是商务酒会的形态,茶只是配角。后来渐渐有了以茶为主角,推动某款茶产品的茶会,但仍然是有商业目的,比如新茶上市,老茶欣赏,新品种发布等等,这就是个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现在仍然存在,谈不到俗不俗。最后才是单纯休闲或表演性的茶会出现。 而这其中又可以细分,李曙韵比较擅长的剧场展演或者时尚Party式的茶会是其中一类,李老师在链接茶会与视觉艺术上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不宜因此排斥其他形式,毕竟这种不能说是茶会主流,而且也和传统茶会精神缺少内在的连贯性。 像蔡荣章夫妇提倡的无我茶会属于另一类,这种不大注重视觉效果,发展到后来,几百上千人在广场上一坐,看起来更像个跳蚤市场。但这种茶会的出发点是令人尊敬的,"无我"这一佛教理念的精髓对于日渐崇尚品牌攀比的茶道来说无疑是及时甘露!想象一下,如果茶会要是搞成小时代,必须拿着蔡晓芳的杯子和叶锦添的衣服说事儿,就悲剧了。 94年母亲节中正文化中心五百人无我茶会 各种主题茶会渐渐兴起,比如四季主题的茶会,在台中、台南每年都举行多次,这种茶会来源于东方亲近自然的传统,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也逐渐发展出各种节气主题的茶会和观景赏花的主题茶会。还有一些是传统文化意象为主题的茶会,比如何健的曲水流觞,这种茶会更多的关注休闲与精神交流,是传统休闲雅集的延续。更深入一层的就是修行主题的茶会,但似乎没有更大的影响。 茶会多种多样,没法去严格的分类与界定,这里也不详细讨论。有的茶会是一群人围着一个或多个席,有时候是流水席,有时候是大家传匀杯,有时候大家轮坐不同的席,这里非要分一个高低正邪是没有必要的。茶会主题不同,只要和主题相称,参与者满意就好。 台南春日茶会 从茶道具发展来看茶会 与茶会相伴的是茶道具的发展,这里面可说的比较多,只谈三个例子作为代表。 最早的台湾茶道来源于福建民间小壶泡法,被称为"老人茶"。这种泡法是将小壶置于一个大碗中,然后淋壶,再注水入壶,之后分杯,现在闽粤地区仍然有这样的泡法。这种泡法在实践中,尤其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出现问题,因为壶在盘子中泡着,每次拿起来都需要在盘子边上刮一刮水,之后再倒,不雅观也不卫生。所以后来便有了较低的茶船(现在亦称为壶承)配合水盂出现,再后来这种变化便逐渐向今日所说的"干泡法"演进。 台湾电影《悲情城市》中四十年代泡老人茶的镜头,没有水盂和匀杯,那个大碗正是放壶用的。 另一个器物的出现和茶会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匀杯(在台湾过去称为茶盅)。传统上三四个人围着小桌喝功夫茶,壶直接倒杯子即可,而当人数增加,茶汤运行的距离增加,匀杯的出现就十分必要,而且匀杯出现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分茶汤时,不必再因为韩信点兵之类的操作导致分汤不均与不卫生。蔡晓芳是到了解致璋专门为他搞的茶会上才搞明白这个茶盅是干啥用的。这个创造(严格说是对传统的恢复,虽然老人茶没有匀杯,但历史上不是没有类似功能的器物)因为适应了需要,而被大家广泛接受延续至今。 还有一个东西,早年间十分流行,现在很少见到了,这就是闻香杯。闻香杯的出现和台湾乌龙的推广有直接关系。闻香杯增加了品鉴的内容,配合茶艺表演的普及得到很大的推广。但后来为什么渐渐消失了呢?这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杯子本身即可闻香,再设闻香杯必要不大;另外茶艺表演逐渐让位于更具实质内容的茶会,闻香杯也逐渐被弃之不用。 闻香杯曾经在茶会中广泛使用 从这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与茶会发展相应,茶道具也经历变化,而这些茶道具是以乌龙为基础的,我们需要对这些历史有大概的了解,这样我们在尊重台湾茶人成果的同时也不必因此而被束缚,完全可以根据传统精神与审美,以及不同茶类的实践需要来不断创制与改进。 小结 从上面的梳理,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台湾茶会经历的发展过程,其中有着多样化的内容,同样的,大陆茶会虽然起步较晚,也在经历快速发展的时期。其背后,同样是经济起飞打下的基础;其内核,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其发展,同样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与整合;良莠不齐也是共同的现象。这里面没必要因为分别心而抬高一个,打压一个。大陆的文化虽然经历浩劫,但仍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这片文化土壤足够深厚,物产丰富,格局广大,人物层出不穷,不要因为眼前的一些不足而全盘否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我看好大陆的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