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茶马古道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知道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条主要茶马古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深处中部的湖南地区也有一条茶马古道,而这条茶马古道存在之久,历史影响之大非三言两语可以讲述的:湖南安化洞市茶马古道(这里有世界茶王--千两茶,这里有南方最后的马帮)。 湖南安化洞市,位于安化县东南部,距县城东坪镇45公里,通车,路况较好。有些中国地图上,湖南板块中可以没有"安化",没有"东坪"地名,但一定会有"洞市"的地名。因为这里历来就是通往邵阳(原宝庆)、娄底市新化县、怀化市溆浦县的必经之路。
茶叶尤其是黑茶湖南长沙府安化牛田保上中下三区,脚挑马驮集中于牛田驿今洞市 ,用竹排木排顺麻溪于麻溪口入资水,然后用船顺资水,经益阳,经湘阴,一百二十里入洞庭湖;一百三十里,经岳阳府巴陵入长江,经临湘,湖北武昌府嘉鱼,江夏,四百二十五里达汉阳府汉阳县汉口镇。计一千一百里许。 或自湖南长沙府安化牛田上中下三区,脚挑马驮集中于牛田驿今洞市 ,用竹排木排顺麻溪于麻溪口入资水,然后用船顺资水,经益阳,经湘阴,一百二十里入洞庭湖;过洞庭四百二十五里集中于长沙靖港入湘江.另有陆路2线经新化至宝庆 经梅城,宁乡至长沙.。 安化洞市老街座子坳碑刻文字和洞市龙溪石牛山可以充分反映这段茶马互市的历史
古道探源 中国洞市茶马古道起源于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以官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政策和贸易制度。 其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隋唐时期,互市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如隋代设有"交市监"机构管理包括民族间贸易之事宜。唐代初期沿用隋代的"交市监"互市管理机构,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将交市监改名为"互市监"。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曾经一度改称为"通市监",但是不久又恢复为"互市监"。机构的多次调整,表明最高决策者对民族互市的重视以及对理顺互市管理渠道的积极态度。 有唐一代,"荼"去一划,始有"茶"字;陆羽撰写经典著作《茶经》而标志着出现了茶学;茶始征收税,意味着有了比较系统的茶政;茶叶开始销边,开始了茶马互市。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洞市属其地,唐初发明蒸青团茶,杨晔(856)《膳夫经手录》载有"渠江薄片茶","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说明紧压茶的制作, 五代(公元936年)毛文锡《茶谱》云:"谭郡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这其中的"渠江",指的是现在的安化县渠江镇一带,"铁色"应理解为黑色,"渠江薄片茶"应属于安化黑茶。庄晚芳著的《中国茶史散论》中列有湖南历史名茶,"唐有?湖含膏、渠江薄片等4个"。渠江薄片即安化茶,为唐时中国的四大名茶之一. 五代梅山蛮占据洞市,不服王化,但是史志有记载其茶寇山贼侵扰,以及富有,甚至和官府大吏(如梅山峒主苏甘)交通勾结之事,梅山峒主扶汉阳即汉阳茶寇出身.有茶必修道,洞市茶马古道来源应于此时. 茶马互市完善于宋朝.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分别置专署,主管卖茶与买马。嗣后以买茶本为换马,以合并为宜,乃于元丰四年(1081年),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设置于成都,以专切提举陕西买马监牧、兼同提举成都府利州秦凤熙河等路等场公事。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这就是茶马互市的源起。而且,茶马互市也是制约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茶马互市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王朝边疆。宋人黄庭坚(1045-1105)<煎茶赋> 有梅岭、夷陵之压砖即已著于世.可见安化砖茶于宋即已有之.黑茶列于宋代90余种名茶之一.《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不仅茶多,且质优。" 南宋时陕西诸路大都被金兵占领,又改称都大主管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兼提举四川等路买马监牧公事。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 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茶马互市中止。元史 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三 茶法 记载:天历二年,始罢榷司而归诸州县,其岁征之数,盖与延?同。至顺之后,无 籍可考。他如范殿帅茶、西番大叶茶、建宁胯茶,亦无从知其始末,故皆不著。○商税 湖广行省,六万八千八百四十四锭九两九钱。元朝忽思慧撰《饮膳正要》则有:"西番茶,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的记载。 当时西藏不产茶,西藏喇嘛常至京师礼佛朝贡,邀请赏赐。回藏时,明朝廷赏给许多礼物,其中茶叶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仓拨给,但喇嘛们却绕道湖广收卖私茶。湖广黑茶最合他们的口味,而黑茶主产于安化一带。 明洪武四年(1371)?户部确定以陕西?四川茶叶易番马?于是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定有课额。又特设茶马司于秦州(今甘肃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雅州(今四川雅安)等地?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茶马司初设令?丞。十五年改设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三十年又改设秦州茶马司于西宁(今青海西宁)。茶马互市再度恢复。 明初还曾设金牌信符?作为征发上述少数民族地区马匹的凭证。明朝的茶马政策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由于茶是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明统治者严格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并严禁私贩。以茶易马?在满足国家军事需求的同时?也以此作为加强控制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和巩固边防?安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策略。后来随着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交流的发展?民间往往突破明朝政府的禁令进行贸易。永乐时?明政府一度稍弛禁令?听凭商人与少数民族市马。但为时不久?又严加申禁?并恢复已废的洮州茶马司?设立甘肃茶马司于甘州(今甘肃张掖)。成化时?民间茶马贸易日趋频繁?巡茶御史屡出?茶多私运出境?而马至日少。于是弘治时被迫开放商营贸易?召商中茶。弘治三年(1490)出榜招商?给引于产茶地方收买茶斤?运赴指定茶马司?六分商卖?四分入官。此法一行?私茶出境一发不可遏止?好马尽入民间商人之手?而茶马司所得却只是中下等马匹?明朝官员将吏为了牟取私利?有的故意压低马价?以次茶充好茶?有的用私马替代番马?换取上等茶叶?致官营茶马贸易更加衰落。正德时宠信西藏番僧?特许西藏?青海喇嘛及其随从和商人例外携带私茶?明朝茶马贸易制度崩坏日甚。此后明廷虽时下禁私茶之令?又曾欲复金牌信符之制?但民间茶马贸易愈益兴盛?雅安?打箭炉(今四川康定)等地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互市贸易的繁华场所。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内地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成书于万历初年的《事物绀珠》,上录茶叶,其地南从云南的金齿(治位今保山县)、湾甸(治位今镇康县北),北至山东的莱阳,包括今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15个省区。上录这些茶叶中的渠江茶、潭州铁色茶即安化县茶。明时全国著名96种茶,安化县茶占其二。 杜贵墀等清光绪《巴陵县志》卷七第2页载:"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之称兰芽锅青,用火焙之,统呼黑茶云。" 《明史茶法》载,1524年卸使陈讲奏称:"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令商人书烙篾上。"《甘肃边志》认为所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御史李楠认为湖南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和马政,请求朝庭禁运。另一叫徐乔的御史认为需因势利导,奏称:"汉(汉中)川茶少而值高,湖茶多而值下,湖南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簿,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认为湖南茶味苦(浓),适宜西北少数民族所需,不宜禁止。经户部批准,自后运西北的茶叶,汉中、四川和湖南都有。此后湖南黑茶因为量多、质好、价平、为西北少数民族所喜爱,逐步占领了西北市场。 这是洞市茶马古道形成规模之时.
清初又曾于陕、甘二省置御史专管其事,通称茶马御史。康熙四年(1665)在云南西部增设北胜州马市,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予废止。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淡出,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的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有更大需求。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则益加繁荣。清朝初期沿袭明朝茶法,由于四川边销茶需要供应康藏和阿?地区,陕西茶又产量不足,西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所需茶叶,十之八、九靠湖南供应。 康熙年间,规定每年由陕西发给引票224000引(约合正附茶1542吨),由茶商纳税领取引票,来湖南采购,运至陕西泾阳加工成茯砖茶,再运到甘肃兰州集中,转销西北各省。以后改为兰州发给票引。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每引除正茶10O斤外,附茶由每引14斤增加至28斤,茶商利润率提高,销售逐年增加。 乾隆年间《湘潭竹枝词》有"上湘广货下湘盐,舟到湘潭把货添",反映了各地州船载土货而来添百货而返的盛况。因转口贸易大盛,清乾隆年间,湘潭又发展成为湖南最大的茶叶外销集散市场,茶庄崛起,省内包括最大的茶产区安化茶叶多来此装箱外运,以致清代《茶谱》作者将安化茶叶极品--铁色茶,误作"潭州铁色茶"。清人江昱《潇湘听雨录》对此进行纠正,说"湘中产茶,不一其地,安化售茶湘潭,即名湘潭(京师称为湘潭茶),极为行远",指出极为行远的"潭州特色茶"为安化所产。乾隆《湘潭县志》亦有记载:安化茶制成后,色深如铁,茗香扑鼻,"今京师皆称湘潭茶",故"湘潭(茶)名久重京华"。乾隆年间,每年从湖南运销的引额达到28760引(正附茶约2226吨) 道光元年(公元1820年)以前,山西商人来湖南安化就地加工花卷茶、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等茶叶。每年约三万老担(合1720吨)左右,主销山西、陕西等省。道光二十年前后,粤商赴湘示范,使安化茶农改制红茶(国内以前所产者多为绿茶,不知制造红茶)。当时湖南安化茶园遍布,茶行林立,经济繁荣,来往商人络绎不绝,洞市座子坳碑刻反映了当时茶叶贸易的盛况。
咸丰同治间,陕甘回民起义反清,由此造成战火十余年,两柜茶商纷纷逃离,以至无人交纳茶税,西北茶叶奇缺,仅由少数私商偷运,根本于事无补。省甘总督左宗棠平定回民反清之后,于1873年奏请朝庭,改变引茶办法,以票代引,每票为40引,计茶6411斤( 3205.5公斤),因为东、西两柜屡催未归,乃添设南,准许南方各省茶商经营,选派长沙人朱昌琳为南柜总管,打破了西北茶商把持黑茶经营的历史。朱昌琳在长沙设有朱乾升茶庄,并在安化设有朱益升茶号,每年采购大批黑茶运往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等省(区),并进入俄罗斯所属中亚销售,1875年就运销了100票(合320.55吨)。直到清文宗,地方马场奉命裁撤,各地军队所需马匹统归自购,官府设置的茶马交易随之停废,延续400余年的茶马互市交易自此终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