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临沧镇康马鞍山,冰岛后的“摇钱岛”

时间:2024-04-29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编者按:近年来,马鞍山因茶叶走俏而远近闻名,并成为镇康县乃至临沧市远销国内外的品牌茶之一,产品供不应求。那么,马鞍山茶为何倍受青睐?马鞍山人如何种茶树、念茶经、算茶账、唱茶歌?马鞍山为什么长寿老人多?围绕这些话题,近日记者到马鞍山进行了采访,将以《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村的系列报道》形式推出,敬请关注。

--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村的系列报道之一


图为:105岁的李招娣老人与61岁的儿子饶明昌亲密无间

山好、水好、人好、茶好……

茶叶、茶业、茶人、茶事……

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记者日前在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老茶区采访时的真实见闻和深切感受。

4月11日下午,走进马鞍山村大坟山村民小组,阵阵新茶的香味迎面扑来,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晾晒着前一天刚从自家茶地采回来并炒、揉好的新茶叶。近年来,马鞍山因茶叶走俏而远近闻名,殊不知,马鞍山还有一个特点:长寿老人多。


图为:105岁的李招娣老人每天早晚都要喝上一杯茶

来到百岁老人李招娣家的时候,只见李招娣老人正惬意地坐在堂屋门口,身上保留着数十年前中国传统妇女的穿着,一袭青灰色衣服、包头巾、缠足、裹脚。听说有客人来,她能点头和客人打招呼。老人的大儿子绕福昌告诉记者,母亲生于1910年5月20日,今年有105岁了,目前虽然不能行动自如,但身体还算健康,平时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每天都要在走廊或院子里坐上几个小时。绕福昌说,他们这大家子目前已是五世同堂,30多口人了。

李招娣老人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大儿子绕福昌75岁,二儿子饶明昌61岁,兄弟俩不时围坐在母亲左右,问寒问暖;大女儿绕玉菊83岁,嫁在勐捧镇,二女儿绕玉香70岁,嫁在马鞍山村大平掌村民小组,逢年过节,姐妹俩都要回来看望母亲,与母亲住上一段日子。

在院子里,小儿子饶明昌正忙着泡茶,他告诉记者,马鞍山茶好喝,有回味,不干燥,是家里招待亲朋好友和客人必不可少的。


图为:100岁的朱发生老人与1岁的小重孙女的天伦之乐

李招娣老人的二儿媳、饶明昌的妻子何文珍今年58岁,她说,自从25岁嫁到绕家30多年来,她每天饭后要泡茶给婆婆喝,早一杯、晚一杯,婆婆说喝了好在,所以30多年来一直保持还保持着泡茶给婆婆喝的习惯。

另一个百岁老人朱发生老人与李招娣老人同村,也是邻居,两家相隔仅半里路。朱发生老人今年刚满100岁,今年2月底,儿孙们刚给他过了100岁大寿。来到朱发生老人家里时,堂屋门两边两个大红寿字还很鲜艳。朱发生老人坐在右边的大红寿字下面,正在抱着1岁多的小重孙女,并不时地在小重孙女的小脸上想上两下。小重孙女跑开后,朱发生老人又拿起旁边竹篮里的干玉米棒子不紧不慢地剥了起来,不到1分钟,一个玉米棒子就剥完了。第二个玉米棒子刚剥了一半,小重孙女又跑过来再次爬到了老祖公的腿上,朱发生老人一边抚摸着小重孙女的头,一边又在她的小脸上想上两下……


图为:朱发生老人与小儿子朱玉华一家的全家福

朱发生老人精神很好,还能断断续续地和记者交流,他告诉记者,他自小就喝茶了,一直喝到老。马鞍山是他生活了100年的地方,山好、水好、气候好,好在。

朱发生老人有7个儿女,老大朱玉太,今年78岁,最小的是朱玉华,今年56岁。孙子(朱玉华之子)朱正兵今年29岁,他说,爷爷的生活习惯有规律,早睡早起,每天都喜欢喝两杯茶来养生,爷爷平时都跟他说马鞍山这个地方好在,认为这个地方山好、水好、茶好,一辈子就只是想在这个地方了。

望着一脸慈祥的爷爷,朱正兵说,他们一大家子人都希望爷爷长寿下去,看着自己的重孙子、重孙女们一天天的长大并成家立业。

从朱发生老人家出来,记者碰到了刚从茶地里采茶回来的村民--68岁的朱玉忠老人。他背着一大袋鲜茶叶,步伐稳健,一点都看不出是个年近七旬的人。

同行的马鞍山村委会支书、主任高会兵告诉记者,整个村像朱玉忠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有的甚至80多岁、90多岁的老人还能去采茶、或放牛放羊。


图为:朱发生老人和孙女、重孙在剥玉米

据高会兵介绍,李招娣老人目前是镇康县健在的最高寿老人,也是临沧市健在的高寿老人之一。高会兵说,马鞍山村有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433户2023人,其中,70岁以上有13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5%;80岁以上有4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2%,;90岁以上有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0.3%;100岁以上有3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0.15%。因此马鞍山村在当地也被成为"长寿村"。

据悉,目前,临沧市百岁老人比例是10万分之3.38,国际标准是10万分之3就被成为长寿地区。而马鞍山村百岁老人的比例接近10万分之150,"长寿村"对马鞍山村来说是实至名归。

--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村的系列报道之二


图为:马鞍山茶园

四月的马鞍山,山清水秀,枝摇叶绿,微风轻拂,茶叶飘香。在马鞍山上绿油油的茶园里,到处是人们采摘春茶的身影,欢声笑语不断;茶坊里,前来选购新茶的茶商、慕名前来的品茶人,络绎不绝……在这里,人们不仅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和生机,感受到了马鞍山群众的勤劳和热情,更感受到了马鞍山茶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图为:种植大户张会祥夫妇俩在采茶

4月12日上午,在马鞍山茶园核心区大包包茶地的路上,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赶着两头小毛驴,边走边吆喝着,一脸悠闲的样子。老人叫李世华,今年73岁,是马鞍山三组的村民,在80年代任过马鞍山村的大队长,也是目前全村高龄老党员之一。

李世华告诉记者,他正准备到自家的老茶园里驮家人刚从老茶树上摘下的新鲜茶叶。他家有6亩多的老茶树,自他记事时起,就有这些茶树了,目前这些老茶树的树龄都有100多年了。

图为:村民字照秀在自家茶地里采茶

马鞍山茶属大叶茶系列,据记载核心区已有百年以上历史。《镇康县志》载道:马鞍山炒青为镇康县地方名茶。"马鞍山炒青外形条索紧结园直,锋苗显露,两端略尖,样似松针,带有茸毛,色泽绿翠内质汤色清激明亮,香气清高幽雅,叶底嫩绿匀净,宜做礼品茶。马鞍山大包包向阳坡鲜叶所制炒青尤为上乘,味醇厚回甜香。


图为:马鞍山茶农蒋伟在晒茶

马鞍山位于镇康县城北部,大部分属山区、半山区。马鞍山古茶树因地处低纬度、低海拔,且空气湿度高、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品质的马鞍山茶,产出的茶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清香色绿、饮后"回味甜"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茶叶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


图为:随处可见的老茶树

"好听不过阿数瑟,好喝不过鞍山茶"。这是当地民间流传至今的阿数瑟唱调,唱调里蕴含着对马鞍山茶的评价和马鞍山茶的故事。据村里李桥秀、李世华等老人讲,关于马鞍山茶,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很久以前,天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茶树仙子,天长日久,便厌倦了天界的生活。有一天,茶树仙子对掌管众神的天神说:你看地上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我能到地上生长吗?天神吓了一跳说:到地上生长是触犯天条的,必受狂风暴雨之苦。茶树仙子心意已决。天神招来风神,顿时狂风大作,吹落了茶树仙子的102片叶子,但茶树仙子没喊一声痛。天神被感动了,念起了重生口诀,让单数叶子变成了51个强悍的小伙,双数叶子变成了51个美丽的姑娘,一同落到大地上。后来,他们结成了51对夫妻,历经101次磨难后,有50对夫妻受不了苦返回了天界,最小的一对坚持了下来,留在了马鞍山大白岩的神仙洞内,男耕女织,夫妻相敬如宾,并把茶子撒在马鞍山上,才有了现在许许多多的老茶树……


图为:传统泡茶工艺

关于马鞍山的老茶树,麻栗林一组60岁的自清明也是见证者之一。他回忆说,马鞍山很早以前就开始种茶了,老茶树到处都是。他父亲自汝昌早在70年代初曾经就当过马鞍山国营茶厂的厂长。当时,县上要叫砍茶树,他作为县山工作组的成员,只能执行县上的决定,带着工作组对所有的老茶树进行了砍修。父亲自汝昌砍到一棵棵被砍修得光秃秃的老茶树,很是心疼,连接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高会兵告诉记者,现在,马鞍山村家家户户种茶叶,大部分人家都有集体分到户时分到的老茶树。目前,马鞍山村茶园面积发展到5024亩,其中:古茶园3800亩,占全村茶园面积的75.6%。在茶叶加工上,马鞍山一直传承着古老的手工制茶工艺,较好地保持了茶叶原原本本的品质和口感。

--镇康县忙丙乡马鞍山村的系列报道之三

在马鞍山大包包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里,前来卖鲜茶叶的茶农络绎不绝,有的肩背、有的驴驮、有的车运。在卖茶的队伍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不乏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八、九岁的孩童,来来往往,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他们都在为自家的这棵"摇钱树"而幸庆和自豪。


图为:村民翟永习拿到了茶叶现款喜笑颜开

刚称完茶叶拿到现金的翟永习,边数钱边对记者说,他是大平掌村民小组的,今天摘了22市斤多一点,卖得422.7元。家里有10亩茶地,春茶刚出时价格更高些,鲜叶25元到30元一市斤,一天就可以摘得30多市斤,可卖得1000多元。现在的是清明茶,一斤只能卖20元左右,每天的收入是300多元。一年下来,家里光茶叶一项的收入是3万多元。

马鞍山二组的李正文每天都骑着新买的摩托车采茶、卖茶。当天虽然只摘到了19市斤,但他家的茶叶品质更好些,一市斤卖得22元。他把400多元现金放进衣袋后,主动与记者拉起了家常。从他口中得知,马鞍山今年的春茶比起往年特别贵,也特别畅销,去年的春茶最高价45元每市斤,而今年每市斤能卖到80至150元不等。

在大包包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份放大了的承诺书,承诺内容只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八个字,承诺人一栏几乎占了这页承诺书的三分之二,上面密密麻麻签着34户社员的名字,每个名字上都按有清晰的指纹。


图为:刚刚采回来的鲜茶叶

合作社日常管理员彭金伟介绍,近年来,由于马鞍山茶的名气越来越大,到马鞍山收茶买茶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打造和保护好马鞍山茶的品牌,4月,马鞍山村43户茶农自发组织成立了马鞍山大包包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统一采摘、技术、储藏、运输、销售及新产品的开发。为确保社员利益,社员自愿卖到合作社的鲜茶叶,每市斤均比市场上高出2元,茶叶款都是现卖现结,前提条件是每户都要遵守承诺书上的承诺。

当然,也有的茶农自己单干,付娟就是一个例子。这几天她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白天上山采茶,晚上在家炒茶、制茶,在她家的作坊里,各种半成品茶琳琅满目。付娟告诉记者,今年的春茶特别贵,也特别畅销,去年的春茶价最高时卖到110元每市斤,今年能卖到150元,她家的春茶除了自己运到西双版纳、昆明等地卖外,还不断有客商前来订购。


图为:炒茶工艺

麻栗林一组村民张会祥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之一,在他家茶地里见到他时,夫妻俩已采了两大箩筐鲜叶了。念起茶经、算起茶账,张会祥讲得头头是道。说到自家收入,张会祥就有些腼腆,他说家里有茶地30来亩,年收入8万多元,比起其他大户,他还有点差距。

高会兵告诉记者,在马鞍山村,像张会祥这样的致富能手比比皆是,人们争先恐后种茶、管茶、采茶、卖茶,全村茶叶产业得到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目前,在全村433户中,茶叶收入6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55户,其中,8万元以上的有10户。去年全村茶叶鲜叶产量320吨,晒青茶80吨,实现销售收入96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突破1000万元大关。


图为:合作社工人在晾茶

如今,马鞍山茶作为品牌茶已声名远扬,成为镇康县乃至临沧市远销国内外的品牌茶之一。对马鞍山茶的明天,高会兵充满信心,他说,马鞍山村将按照镇康县委、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有机、安全、特色、高效"的茶叶产业发展要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科学有序开发马鞍山茶内在潜力和文化底蕴,走出一条适合马鞍山茶的"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庄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茶业发展路子。

相关标签:
西双版纳 礼品茶 临沧市 古茶园 古茶树 冰岛 春茶 品茶 方山 临沧 马鞍山 马鞍 老人 茶树 茶叶 镇康 镇康县 山村 山茶 重孙女 一口 毒物 寂寥 曾小龙 资料馆 罗加 生长量 林波 治体 基建 压盖 驱虫 金世 快递 伴奏 蕴华 森博 亦庄亦谐 流氓 大石板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