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席墨染:秋茶

时间:2025-02-24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又到了采摘秋茶的时间,在武夷山,看山间茶农忙碌的身影,茶水未沾唇,齿间已韵味清凉。世人多爱"明前茶",我却对秋茶情有独钟。

秋茶历史的记载并不多,大概因为唐代以前,茶农只采春茶,秋冬茶一概留养的缘故。只在晚唐期间,一位和杜甫齐名的诗人许浑的诗里见到"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的句子,另张籍也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里提到:"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寥寥无几的叙述里,虽无法窥见秋茶之全貌,但也得知从晚唐起,民间已有喝秋茶的习惯。

秋茶真正的普及,大约还是从宋朝起,陆游曾在诗作里提到:"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及"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深谙养生之道的陆游,一生爱茶,痴茶,想必对秋茶亦是甚为喜爱的,不然,也不会"初到荣州",就急忙"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了。

秋茶与春茶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味道,"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秋茶不涩不苦,叶叶含白露,实为上品。明代许次纾就在《茶疏》里说:"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也曾写过:"吴人于十月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

秋茶虽好,却不宜多采,王草堂《茶说》就提到:"武夷山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

林清玄也痴茶,爱茶,他曾喝过一款"月光茶",是他的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用探照灯照着采的。朋友跟他介绍说,"在有露水的夜里采来的茶,在夜露的浸润下,没有暑气。"林清玄说这款月光茶的茶味清凉,喝完心胸为之一畅,这款"月光茶"想必在味道上是和"秋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秋茶茶味清香柔软,采摘有限,更显弥足珍贵。悠远的气息,清凉的韵味,能喝到是缘分,亦是福气,更是生命里一场迷人的邂逅。

(作者:席墨染 来源:深圳商报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武夷山 春茶 武夷 夏茶 秋茶 茶者 陆游 林清玄 茶农 清凉 多采 瓦鼎 月光 三春 复采 韵味 寒菊 十首 地炉 园丁 波美 刘鸿 获得者 曼谷 古塔 异域 王海 推荐会 永庆 道安 叶类 马齿苋 首发式 大泽 复合体 塞舌尔 空得 景美 董家河乡 张国荣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