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别让茶叶成为第二个"气功"

时间:2025-02-0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7月26讯 茶叶是好东西,其作用不需要在这里细说,不过笔者在《指点茶山--中国茶业诊断与谋略》的创作调研中发现,如今的茶叶有点儿像在走"气功"之路,常常出现被神化的迹象。笔者认为,神化茶叶的现象至少在茶叶功效和茶文化上有体现,茶叶界必须警惕。

第一,茶叶功效被神化。

茶叶就是茶叶,对人体十分有益,但一切都是有限制的,也是有条件的,茶叶绝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一喝就灵。也就是说,茶叶是助人的产品,你也必须抱着助人的心态去经营茶企、销售茶叶,把茶叶的功效客观地讲清楚,不夸大、不避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不是看着茶叶就仿佛看到了一堆堆闪闪发光的金子。

但是,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不少被夸大的茶叶,尤其是一些打着茶叶幌子的"小众茶"或"准茶叶",仿佛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诸多慢性病都能迎刃而解,"茶到病除",不需要再吃药了!医生都可以回家"卖红薯"了!

事实绝非如此!即使茶叶能够根治这类慢性病,也要看人的体质、饮茶时间及习惯,更何况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茶叶能够根治这类慢性病。茶叶能够起到的,仅仅是辅助作用,而且是"茶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让茶叶产生理想的效果,饮茶者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回过头来看看茶叶的诞生,其与神话密不可分,但这些传说都是朴素的想法,不带有任何商业上的功利性。商业发达的今天,若要带着功利性去神化茶叶,则是非常可怕。就是与经济利益息息相关的卖茶,也不应该抱着功利性。笔者在和张之闯合著的《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一书中反复强调:"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卖茶是关爱别人的结果,赚钱则是卖茶顺带的结果,诸如茶叶有益健康,你要通过卖茶来帮助人们拥有健康;品茶陶冶情操,你要通过卖茶来帮助人们陶冶情操;茶叶能够增值,你要通过卖茶来帮助人们获得经济收益。"

悬崖勒马为时不晚,将茶叶功效神化的做法必须休矣!

第二,茶文化被神化。

茶叶对人的帮助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最初与心灵无关,与精神无关,与灵魂更加无关。但若将泡茶的过程升华,透过茶叶的"瞬息万变"和"生死存亡",参透"世事无常",领悟人生兴衰之道,我们就能将茶叶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乃至灵魂层面,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俗,甚至是一种思想寄托和精神归宿,这就是茶文化。

若是饮茶之人内心不具备这个"土壤",不能真正理解这一点,只是跟着别人人云亦云,看见茶叶,就说"茶艺";看见泡茶,就说"茶道";看见年轻貌美的女子沏茶倒水,就说"茶文化";看见穿梭美女在茶园中手舞足蹈,就说"演绎茶道",其一定无法让茶叶真正帮助自己修身养性。

笔者亲身经历一些茶文化论坛,有的专家自己都不懂做人,却在台上堂而皇之的谈论茶文化与做人;有的专家自己都不懂得谦和,却在台上大谈特谈茶文化中的谦和,简直是无稽之谈!"说到"的人,永远比"做到"的人多得多!这是实情,残酷的实情。但要振兴茶产业,发展茶经济,我们就要看到"气功"的前车之鉴,绝不让茶叶成为第二个"气功"。

只是类似的现象非常常见,一个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之后,就容易少了谦卑之心,瞬间膨胀,无限制放大自己,仿佛自己是个人物,甚至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可以天下无敌,唯笔者马首是瞻!抱着这样的心态搞茶文化,能搞出什么样的茶文化?只能搞出病态的茶文化,畸形的茶文化,因为"披着羊皮的狼"终究还是一匹"狼"。

当然,必须看到,一旦一种农作物变为一种经济载体和文化载体,就不再可能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农作物,其背后必然是人性的互动、心态的博弈和利益的均衡。"举头三尺有神明",笔者认为,我们不要漠视这一点,更不能否定这一点,我们只需要正视这一点,认识到人的有限性,胸怀一颗谦卑之心,看到茶叶的不足之处,看到各种茶叶的优劣,看到自己乃至人类的渺小,尽早寻找到人生的意义,自然就会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从根基上断绝茶叶成为第二个"气功"的可能性。

(作者: 谢付亮 来源: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责编:青翠紫丁香)

相关标签:
品茶 龙井 茶者 茶叶 气功 茶文化 笔者 功利性 慢性病 帮助 功效 层面 就是 陶冶情操 之心 关爱 谦和 茶道 谦卑 心态 不用 春茗 新婚 奖金 书本 沼气池 一营 监督举报 仲宣 新风 中成 淡竹 英山 动人 永固 同门 商岭 索尔 吴觉农 抹胸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