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云南茶产业谋求战略突围实现转型升级

时间:2025-04-1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5月6日,一场关于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跨界"研讨会在云南农业大学悄然召开,来自国内、省内科研、文化、企业、行业协会、新闻界资深人士以及政府官员,结合云南茶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放眼全球市场走势,对谋求云南茶产业的战略突围进行了深入探讨。

健康红利

把云茶发展成生态健康产业

此次会议的召集人,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健康红利"的经济学概念,让与会专家学者眼前一亮,"健康红利就是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带来的红利。"

与会者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大健康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健康红利"将成为继"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城镇化红利"之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健康产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作为茶的原产地,云南茶资源具备了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等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一直以来,云南茶园面积和采摘面积均居全国首位,仅去年,云南茶叶产量就达到了27.17万吨,居全国第二,全省有机生态茶园已经达到10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茶园面积1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210万亩。云南茶资源更大的优势还在于独有的大叶种品种资源,全省拥有百亩连片的古茶园就超过50处。

如何将生态、良种及种植等云茶优势资源整合到位,通过现代科技成果和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推出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云南特色茶叶品牌,将云南茶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级的大产业,在"健康红利"中尽显云茶优势,帮助全省60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撬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

"我们要正视现状,以工业连接农业,用科技连接企业,整合各方资源,促进茶叶资源全价利用、跨界发展和再深加工,促使云南茶产业在'健康红利'中赢得竞争优势。"沈培平对云茶现状的客观看待,对云茶前景的战略思考,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余秋雨坦言:"一个以茶叶为主题的时代到了,一个以茶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到了,这不仅是中国的时代,也是云南的时代。"

龙头带动

通过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云南茶叶种植规模的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透露,去年云南茶园面积为389.7千公顷,同比增长率只有2.5%,紧跟第二的四川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了266.6千公顷,但其增幅超过了11%,而位列第四的贵州,其茶园面积也已经达到251.5千公顷,增幅更是高达28%,"这两个省都喊出了做国内茶叶老大的口号。"王庆说。

与会者一致认为,云茶巩固全国老大地位的途径不能盲目跟风扩张,而应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但严峻的现实是,全省现有茶企1000多家,产值过亿的不超过20家,产值达10亿元的仅有一家。云南茶产业"多、散、弱、小"的格局依然没有质的改变,导致云茶"集中度低,经济带动力小"。据悉,去年全省茶叶加工比重仅为62%,有近7万吨是以"毛茶原料"卖到省外。

显然,云茶要改变目前"大资源小产业"格局,最现实选择就是通过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在大企业带动中谋求战略突围。这方面,沈培平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主体就是企业,云南需要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企业集团,为茶产业构建一个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云南茶产业完成转型升级,促进以文本文化为核心的传统茶文化向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现代茶文化转变。"

一批有远见的大企业集团已经把现代经营理念植入到了云茶发展中。普洱市携手天士力集团,将传统中药打造为现代中药的先进理念注入到了普洱茶产业中,联手研发出了秉承健康理念的普洱茶新品。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透露,目前天士力投资45亿元在普洱建设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将打造从种植、采摘、发酵、萃取、加工到运输、仓储、销售等标准化、现代化普洱茶产业链,一个年产值超过400亿元的全产业链普洱茶产业体系很快将在普洱建成。

品牌建设

用质量打造云茶大品牌

缺乏大品牌支撑,是云茶发展的又一"软肋"。如何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以超前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理念,高品质、高品位、高规格、高端化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云茶品牌,是云茶突破的重点。

针对云南茶树良种化和茶园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毛茶单价仅为全国平均一半的困境,张士康认为,从传统茶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上看,云南要以茶园为"第一车间",规范农业种植,打造一批茶叶种植庄园,为擦亮云茶金字招牌奠定原料基础。

"规范制造体系是云南茶品牌培育的重中之重。"张士康认为,促使茶叶加工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产出标准一致的高质量产品,才能集聚市场能量,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拓展强有力的渠道,创新产品,创造市场,变传统的饮茶为吃茶、用茶、赏茶,拓展茶叶消费形态,则是打造云茶大品牌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培育,云南已经有滇红、大益、红瑞徕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传统茶品牌,同时在茶的深加工产品中涌现出了帝伯洱、贡润祥、东风生物等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兴品牌。

多元模式

以创新丰富产品形态

研讨会上,科研机构"泄露"的一项项茶叶利用新成果,企业抛出的一件件以茶为原料制造的新产品,让云南茶产业看到了广阔的未来,也激起了与会人士对茶产业多元发展的极大兴趣。

蒙顿(中国)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杰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云南独有的大叶种茶含有比其他茶种更多的生物酶及其他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是生产天然保健品的重要原料。陈杰向人们展示了茶在大健康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云南茶产业的发展要和现代养生相结合,在茶的保健功能上做文章。"陈杰说,以茶叶为原料,云南不但可以大力发展保健品,还可以发展健康食品和日化消费品,这些都是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而东方不老生物的刘俊辉,用他们的产品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该公司已生产有普洱茶、红茶、绿茶为主要原料,加配其他生物剂的日化用品,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青睐。

张士康则提出了"全价利用、跨界发展"和"再深加工"的发展理念。他认为,现代茶产业就是要把茶叶、茶花、茶果、成品茶、半成品茶或是茶叶加工副产品等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生产加工为食品、保健品、药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非原茶形态的新型衍生产品。他的研究表明,茶叶可以开发成为茶面新产品,而茶的活性物质可以制造成为抗氧化和抗老化的保健品及日化品,甚至还可以制作成肉制品改良剂,而茶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及食用菌培养基质。

一直关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则从市场流通学上分析认为,云南可以依据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建设一个中西部的茶叶交易流通中心,甚至可以大胆尝试,搭建茶叶的期货交易平台,为全国茶企业建设一个风险分担交易体系。

同期声

"21世纪将是茶的世纪,云南茶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有望成为左右全国茶叶市场的大产业,甚至会影响到全球饮料产业。"

--云南省副省长 沈培平

"茶是目前少数几个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物种。茶将在健康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茶的产业链长,是典型生态、健康、民生产业实体。"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 张士康

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的历史关口上,云南茶产业发展会找到一个新支点,必将给21世纪的中国带来惊喜。

--中国著名文化史学者 余秋雨

作者:佚名 本篇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青翠紫丁香

相关标签:
云南茶叶 帝泊洱 普洱市 古茶园 普洱茶 品茶 红茶 绿茶 川茶 普洱 大益 云南 产业 茶叶 茶园 红利 战略 健康 天士力 发展 精品展 周长 正秋 维管束 白带 其他国家 捷饮 林权 产品管理 长杰 独具一格 江清 石宝山 七个人 白云山 半夜三更 文笔山 奥斯卡金像奖 街景 长跑队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