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茶叶含量茶多酚介绍

时间:2025-07-0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茶多酚类的组成及含量:茶多酚类是茶树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它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主要包含以下六类成分:黄烷醇类、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其中黄烷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黄烷醇类化合物中又可以分离出6种儿茶素:L(-)-表儿茶素(L-EC)、L-(-)-儿茶素(L-C)、L-(-)-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CG)、L-(-)-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L-(-)-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GCG)、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其中前4种儿茶素称为简单儿茶素,后2种称为复杂儿茶素。

茶多酚类是茶鲜叶中含量最多的可溶性成分,茶树鲜叶一般含有干重15%以上的多酚类,高的甚至可超过40%。它是茶叶的特征生化成分之一,也是目前茶叶医疗价值的最主要物质基础。鲜叶加工成干茶后,茶多酚类物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取决于加工方法。绿茶加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多酚,所以绿茶的茶多酚含量在所有茶类中是最高的;红茶加工方法则使茶多酚尽可能多地被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产物,所以红茶中的茶多酚含量在所有茶类中是最低的,但红茶含有大量多酚氧化产物,它们也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乌龙茶则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它保留了一定数量的茶多酚,同时也含有一些多酚氧化产物。茶多酚在其他茶类中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加工中多酚类物质所受酶促氧化或非酶性氧化的程度。

主要生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多酚类物质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但其生理活性主要由其多个酚性羟基所决定。大量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已揭示了茶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杀菌抗病毒(与蛋白质的作用)、对DNA的保护及修复等生物化学性质。这些生化性质在医学上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生理活性上:

1、降血脂作用:动物试验及人体临床试验都已证明,茶多酚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动物和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同时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此具有恢复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也是茶叶能使肥胖者减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2、抗肿瘤作用:最早报道茶多酚抗肿瘤作用的是Fujiki. H等(1987年)。此后,来自美国、日本、中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数以百计的研究报告都揭示了茶的抗癌活性及其机理。从国内外文献检索到,茶多酚对肝癌、皮肤癌、胰腺癌、胃/贲门癌、白血病、肺癌、食道癌、鼻咽癌、结/大肠癌、艾氏腹水癌、膀胱癌、乳腺癌等一系列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效。茶多酚抗肿瘤的主要机理是:抗氧化作用、对致癌过程中关键酶的调控、阻断信息传递、抗血管形成、细胞凋亡作用等。茶多酚抗肿瘤的研究工作已相当深入和系统,贯穿了活体外研究、活体内研究、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各个阶段,所以茶多酚的抗癌活性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3、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实验显示茶多酚能显著升高高血脂症动物的血清超氧化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同时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这表明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往往增高,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使得它在治疗和预防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4、抗凝促纤溶作用:研究资料显示,茶多酚能显著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时间(AT Ⅲ)和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同时降低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增加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DP)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粘附率,表明茶多酚有抗凝促纤溶,降低血粘度,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5、增强免疫学功能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对极大多数疾病的治疗都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茶多酚类物质能增加中心免疫器官的重量,对抗体IgG、IgA、IgM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表明体液免疫功能得以加强。茶叶的许多保健功效都得益于茶多酚类及其他一些成分的免疫增强机理。

6、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证明茶多酚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乳酸杆菌、粘性放射菌、血链球菌、枯草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番茄馈疮、龋齿链球菌、毛霉菌、青霉菌、赤霉菌、炭疽菌抑菌等多种微生物的生长,但并不是所有细菌、真菌都受茶多酚的抑制,各菌种受抑制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研究发现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对流感病毒A3具有直接灭活作用,能被茶多酚类抑制的病毒还有:人轮状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胃肠炎病毒、A型肝炎病毒、植物病毒等。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初步证明茶多酚类物质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即爱滋病)的强烈抑制剂,其中以EGCG的活性最高。

7、解毒作用:重金属元素是导致人体疾病和中毒的原因之一。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已对人类造成危害。茶多酚类物质可以与大多数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吸收,缓解某些重金属导致的中毒症状。多酚类还可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把有毒的高价态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低价态离子。

8、抗衰老作用:试验表明茶多酚对雌雄家蝇的半衰期显著延长13.6-15.5天,平均寿命比对照组延长36.1%~49.9%。茶多酚还能显著提高家蝇脑内的SOD活性、降低脂褐素含量,其效果远好于人参。联系到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机理,茶多酚对人的抗衰老作用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9、抗辐射损伤:有调查得出,日本广岛原子弹轰炸后,凡有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于无饮茶习惯者;幸存者中得放射病的程度也以饮茶者为较轻;后来的动物试验也证明茶叶具有显著的抗辐射效应。因此,茶叶被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

除上述作用以外,茶多酚还具有抗疲劳、防龋齿等功效。从茶多酚的广泛医疗保健功能看,传统中医把茶叶誉为"万病之药"是有一定道理的。

10、茶多酚对人体的安全性:曾经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是有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茶多酚研究的深入,发现它非但没有危害,反而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和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医学对茶多酚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如下:大鼠口服茶多酚的毒性试验结果是:LD50雌鼠为12.5?mg/kg,雄鼠为10.8?mg/kg,属实际无毒级,其蓄积试验系数K>5.3,属弱蓄积性,微核试验为0.79g/kg对小鼠骨髓无损伤作用,对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无畸变作用。在小鼠对比实验中,茶多酚对小鼠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红血球数,血浆蛋白,血清以及对小鼠肝脏,心脏,脾,大脑等均无影响;对人体试验也证明茶多酚无排异反应,无毒性,对人体无害。

相关标签:
茶多酚 酚类 作用 儿茶素 含量 茶叶 物质 试验 人体 病毒 活性 小鼠 研究 过氧化 链球菌 茶素 没食子酸 抗肿瘤 显著 成分 建窑 画技 人生 拖泥带水 信定 吊环 淋巴 高峰绿宝 张丽君 朝圣者 除臭剂 普通 泥淖 秋水共长天一色 歌乐山 表演者 爱丁堡 大门类 磨粉 大事记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