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祁门工夫简介

时间:2025-07-04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我国20个省(含台湾)产茶,其中12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产地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含浮梁工夫、霍山工夫)、宁红工夫、宜红工夫(含石门工夫)、川红工夫(含黔红工夫)、湖红工夫、闽红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台湾工夫、越红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两种:大叶工夫茶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又称"红叶工夫",以滇红工夫及政和工夫为代表,小叶工夫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成,色泽乌黑,又称"黑叶工夫",以祁门工夫及宜红工夫为代表。按出口方式可分为号码工夫茶及原箱工夫茶两种,号码茶称为中国工夫,原箱茶则冠以地名如祁门工夫、宁红工夫。按大区产地可分为华东工夫(如祁门工夫)、中南工夫(如湖红工夫)、西南工夫(如滇红工夫、川红工夫)等。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至东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一带,也有人试制红茶成功。当时上海"同合荣"茶庄也在祁门贷出资金。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售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资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制茶技艺,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竟与当时国内着名的"闽红"、"宁红"齐名。"祁红"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的蚊潭、鹅湖两区)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最旺时年产达6万担以上。后因国内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与影响,我国红茶生产开始衰落,但"祁红"一直保持较好的产销形势。1939年,祁门县最高年产达4.9万担,占当时全国红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至1949年,下降为9618担,1956年发展至3.3万担,1983年仅出口即达5.7万担,目前维持这一水平。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

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国外称祁红这种地域性香气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清饮更能领略祁门红茶的特殊香味。加奶后乳色粉红,其香味特点犹存。因而赢得国际市场高度的评价。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土产展览会时,曾获得金质奖,1983年在我国轻工业优质产品评比会上,荣获国家金质奖章。"祁红"被列为我国的国事礼茶,以表达中国人民的好客热情。英国茶叶消费者最喜欢饮"祁红",尤其年纪较大的人对高档"祁红"尤感兴趣,有的当作"午后茶"中的珍品泡饮,有的当作早餐茶饮用,或作陈列,显示高贵,或作珍物馈送亲友。

祁红工夫主销英国,其次为荷兰、德国、丹麦、瑞士、瑞典、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芬兰、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系地域性工夫红茶中出口最多且售价最高的红茶。据记载,1931年出口一担"祁红",卖价达360两白银。在一般情况下,"祁红"出口价格高出其他工夫茶10%以上。

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地处安徽南端,东邻黟县,东南接壤休宁,西南紧接江西省景德镇市,北抵石台、东至两县。全县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黄山支脉由东向西环绕,西北有大洪岭和历山,东有楠木岭,南有榉根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一般海拔高度为600米左右,全县茶园80%左右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峡谷和丘陵地带,其中又以西乡历口、闪里等地种茶较多,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门河流山溪纵横,有间江由北向南,经县城和南乡倒湖,流入鄱阳湖,历水源于历山会阊江于倒湖,率水系新安江之上游,经祁门直达屯溪、杭州。此外,尚有小北巷水及大小溪流遍布全县。沿河(溪)两岸狭长地区,冲积出许多河洲,洲上种有茶树,俗称"洲茶"。每年雨季,河(溪)水涨落,泥土沉积茶园之内,茶树根系发达,芽叶肥厚,内含化学成分丰富,所制工夫红茶品质就属上乘。洲茶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0%-15%。

祁门红茶品质优异的另一个原因,是有其特殊的栽制特点。

祁门茶树有8个主要的品种,它们是储叶种、柳叶种、架漆种、紫芽叶、迟芽种、大柳叶种、大叶种和早芽种。其中储叶种占69.5%,柳叶种占16.8%.储叶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性,是制造祁红工夫的主要原料,其内含香、味成份丰富,是构成祁红滋味醇厚的物质基础。

祁门红茶采摘标准较为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叶及相应嫩度的对夹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

在制茶方法上,历史上茶庄有收湿坯(发酵叶)的习惯,收回茶坯再采用文火慢烘,烘茶间门窗紧闭,门口设厚布帘,使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并使茶叶中香气不易散失。近30年来,实行机械化制茶后,主要注重工艺技术,着重抓外形紧结苗秀和内质香味,保持并发扬祁门香的特色,使祁红工夫品质经久不衰,盛誉常在。

相关标签:
祁门红茶 春茶 红茶 上茶 绿茶 夏茶 秋茶 川红 历口 宁红 祁门 工夫 祁红 茶树 工夫茶 简介 黟县 贵溪 全县 大叶 嫁接苗 自在 中餐 木凳 艺术中心 含沙量 官宦 防城 果果 市里 艾美 表皮 感同身受 心底 热忱 道人峰 连峰 友好团体 淤泥 慢板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