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新昌大佛龙井茶王盛毅永:25年磨剑终成锋利

时间:2025-02-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他为人低调,做事踏实,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有着过硬的龙井茶炒制技术。在最近举行的"天福杯"第十届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茶王大赛中,他一举夺得了一等奖。他就是新昌县镜岭镇冷水村寺下坑自然村茶叶炒制能手盛毅永。
  在4月8日"天福杯"第十届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茶王大赛颁奖大会上,一位炒制选手登上领奖台,从县领导手中接过2万元大奖。他叫盛毅永,是新昌县镜岭镇冷水村寺下坑自然村人,在他得大奖的背后却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拜师傅苦学艺
  寺下坑自然村共30户、105人,种茶炒茶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全村共200余亩茶园,家家户户种茶炒茶,近年来,全村户均茶叶收入达3万多元,是该村村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由此也成了产茶的重点村。然而,25年前,由于新昌的龙井茶还未问世,只是以集体加工珠茶为主的传统制作方法,质量低,效益不佳,这里的村民也不例外,每当产茶季节,虽起早摸黑地上山摘茶叶,但采摘来的茶叶只能卖青叶,而且每斤青叶只有3--5角,如何打破这种传统制作方法,提升茶叶的质量和效益呢?一次,盛毅永的父亲在杭州打工时了解到龙井茶很吃香,价格也不凡,并得知杭州翁家山有个翁师傅的炒制龙井茶能手,就主动接近他,你来我往,时间久了,关系密切,盛毅永的父亲便开口请他到村里传教龙井茶炒制技术,翁师傅欣然答应。盛毅永等20位年轻人就一起跟着翁师傅学起了龙井茶炒制技术,那时,盛毅永还只有17岁。
  当时,炒制龙井茶都是手工制作,但在新昌并不普遍。盛毅永跟着师傅学茶叶炒制技术十分谦虚,什么摊青、杀青、炒制和辉锅中的时间及温度等,样样都认真学习,一边模仿,一边琢磨,一边请教,一次炒不好,又来一次,不停地手工炒制,盛毅永稚嫩的双手被火辣辣的茶锅烫出了一个个血泡,父母亲看了很是心痛,可盛毅永咬了咬牙接着干。好多次,夜深人静,人们已陆续进入了梦乡,盛毅永还独自一人"挑灯夜战,"直至把该炒制的龙井茶全部炒制完毕,翁师傅在寺下坑自然村连续指导的5年中,盛毅永天天苦心钻研,他说:"要么不学,要学就要学到精。"就这样,慢慢地,盛毅永终于掌握了龙井茶炒制技术,熟练地运用着"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每一道工序和方法,炒制出来的龙井茶也受人喜爱,盛毅永当初手上的血泡也变成了一个个老茧。难怪翁师傅逢人就说:"盛毅永这个小伙子不错,肯学肯钻研,能吃苦,有前途。"
  发茶财带乡亲
  随着时间的推移,盛毅永加工龙井茶的技术也越来越精湛,对于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炒法,比如乌牛早、龙井43、117、迎霜和本地茶叶都能"对症下药",灵活掌握,以不同的火候和炒法去认真处理。由于炒制技术好了,近年来,他每年除了加工好自家的2亩多茶叶外,光春茶一季,还向其他茶农收回青叶2万多斤,制作干茶4000多斤。他说:"我炒制的茶叶色、香、味俱佳,只要货一推出去,就被市场抢购一空。"
  产茶季节,盛毅永的茶叶远销杭州、上海、安徽等大中城市。有的客商发要货订单,有的客商慕名干脆上门要货,每年不少于50位大客商发给他一批批要货订单。他说:"前几天,刚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大客商向他要了600斤高档茶,一次性付现金20多万。"
  盛毅永的茶叶畅销,价格也自然看好,平均价比一般的要高50%。比如人家每市斤200元,他就要300元,全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真正发了"茶财,"很多人看了"眼红。"
  可贵的是,盛毅永自己富了不忘众乡亲,只要茶农愿学龙井茶操制技术,他总是毫不保留地传授,使村里越来越多的茶农掌握了较好的龙井茶炒制技术,普遍提高了炒制质量,增加了收入。近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年茶叶产值在100万元以上,茶农喜笑颜开。
  "是金子总会发光。"有了真本领且不服输的盛毅永,为了展示自己的龙井茶炒制技术,弘扬茶文化,从2011年开始,连续6年参加了"天福杯"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茶王大赛,年年取得了好成绩。今年的茶王大赛中他正常发挥,在20名现场炒制选手中经激烈角逐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提及今后打算时,他满怀信心地说:"我离茶王只是一步之差,我决心再接再励,明年再来参加茶王大赛,取得更好成绩。"
相关标签:
龙井茶 茶叶 新昌 茶王 青叶 天福 技术 大佛 自然村 茶农 师傅 新昌县 客商 大赛 全村 杭州 血泡 中国 老茧 近年来 而长 姚明 经理人 着实 小清 后文 合约 宝生 方桥 晋源 北亚 心脑血管病 四神 大彻大悟 廊坊市 子明 种植地 卷柏 仙鹤 长话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