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于她而言,茶即生活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永嘉路上一条幽静的弄堂口,一缕蓝色似是冬日的精灵,在灰白色的建筑中显出几分精致和生气。这是一家以典型的中国名字--"宋芳"命名的茶馆,而茶馆的主人却是一个地道的法国女人。
  宋芳对中国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在她眼里,这个有着四千年茶文化史的国家,其厚重博大让人惊叹。作为一名热爱中国文化的"上海儿媳",她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品味真正的中国茶。
  于她而言,茶即生活。
  不拿咖啡杯而是捧茶杯
  宋芳的本名叫FlorenceSam-son,这个中文名字是中国朋友帮她起的,说起来还是因茶而起--"'宋',即'宋朝',是中国茶叶贸易开始兴盛的年代;'芳',则是茶叶的自然芬芳。"洋人宋芳对这个充满着中国乡土气息的名字,喜欢极了。
  说起来,宋芳和茶真的渊源很深。出生在巴黎的宋芳,5岁起就开始喝茶。当父母拿着咖啡杯时,她却总是捧着茶杯;7岁时搬家至巴黎的一个郊区,当时一本在法国少年中流行的描写中国的书,让她对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向往。在布置新房时,她特别挑选了印有中国花鸟图案的墙纸和一盏中国灯笼。在法国HEC商学院毕业后,1990年,宋芳以交流生身份去日本东京一著名学府学习,这也是她第一次到亚洲。在日本乡村茶室,宋芳邂逅了东方的茶香,开启了她对茶文化的探究之门。也是在那时,学了三个月中文后,她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那一次的中国之旅,宋芳去了很多地方。昆明、桂林、阳朔、苏州、杭州这些产茶之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一路寻茶,"邂逅"了乌龙、铁观音、龙井、普洱……中国茶叶品种之多、味之独到,令她惊叹。那次经历让她体会到:真正的好茶在中国。
  1992年,宋芳从日本回到法国,加入ChristianDior(迪奥)。之后公司委派她前往俄罗斯,担任迪奥在俄罗斯的化妆品部经理。由于俄罗斯与中国接壤,让她有机会看到了中国东北质朴的乡村、接近中国文化。后来在美国哈佛商学院攻读MBA时,她邂逅了一生的伴侣--一位来自上海的先生。1999年,宋芳跟随丈夫来到上海,成为一名"中国媳妇"。
  随着这段姻缘,一段茶缘也酽酽展开了。
  袋泡茶品不出中国茶真味
  "中国是茶叶的天堂。"如同掉进"米缸"里的宋芳,却总觉得纳闷:为什么每次到不错的公司洽谈业务,对方经常拿出的是"袋泡茶"招待?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不爱茶、不品茶?
  "茶的背后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太值得细细品味了。"如何向更多人介绍中国好茶?如何让中外朋友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茶文化?定居上海后,这两个问号一直在宋芳脑海里跳出来。
  想着想着,一个主意萌生了--不如开一家中国茶馆。
  2003年,宋芳辞职回家,一边相夫教子,一边为开茶馆奔波。拜师学茶道、茶艺,走访中国茶园问茶品茶,比较各地茶叶优劣,到各类茶馆"取经"……为了开茶馆,宋芳足足准备了两年。
  宋芳理想中的茶馆,一定要有中国味道,让人一进来就能感觉到古朴、自然、清爽。这样的地方,还真不太好找。找了两年,一直没有满意的地方,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时,有一天接孩子放学回家,路过一家房屋中介公司,无意中看到贴在玻璃上的一条信息:永嘉路227号,单独一幢小楼。她有种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地方了。
  2007年,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宋芳茶馆正式开张了。为了做出自己的特色,宋芳亲自设计LO-GO--一对中国夫妻,男的穿着对襟蓝褂,扛着锄头;身旁的妻子一身红碎花旗袍,手上提着装满茶叶的篮子,走在收茶回家的路上。这一创作灵感源自于她收集的一幅上世纪50年代的画作,画中人是一对耕种完归家的夫妻,宋芳进行了二次创作,主人公就成了采茶夫妻。
  "中国乡村特别朴实、自然,这也是我心目中茶文化的意蕴。"宋芳说:"我非常喜欢那对夫妻的图案,也希望品茶人也能品出茶农们的艰辛。"如今,这对"夫妻"成为宋芳茶馆的招牌。茶杯、茶壶、茶叶罐,名片、店卡上,都有这对"夫妻"的形象。
  茶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蓝色是宋芳茶馆里茶杯、茶罐、茶壶的主色调。"很多中国风的商品都喜欢红色、绿色,我想要一个特别一点的色彩,于是就选了蓝色。蓝色能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宋芳说。
  茶馆刚开张时,永嘉路弄堂里的邻居老人们纷纷前来参观。茶馆一侧,整面墙上匠心独具地摆放着一整排老上海特色的饼干盒,勾起了老人们的儿时回忆。"茶馆就是想营造一种特别的家的感觉。"宋芳说。
  在宋芳茶馆,共有70多种不同的茶叶,其中中国茶50种,法国茶20种。空闲时,她还会举办茶道讲座,那些想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老外自发报名,相聚品茶,识别茶叶的品种,由此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宋芳给记者做了示范: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具。比如:泡中国茶中的红茶,用的是白色壶和杯;泡乌龙、普洱,则用紫砂的壶和杯子;泡法国茶,用的是蓝色壶和杯……她把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一点一滴融进茶艺的每一个动作里。
  宋芳说,中国的茶叶,不添加任何香精,纯粹依靠茶叶本身散发清香,这种制造工艺更高级。为了给顾客带来最好的茶叶,宋芳跑遍了中国的主要产茶区,对茶叶精挑细选。"要达到一个水平,就要保证每种茶叶自己都先尝试过。"
  宋芳爱茶,她每天都会品尝两至三种不同的茶。茶,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清晨,从一杯绿茶开始一天的生活;冬天的午后,一杯红茶相伴;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心情,选择不同的茶品。
  在宋芳茶馆,除了本地市民,还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老外,人们不仅爱上了这个特别的品茶地,也更多地增进了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
  未来,让更多人喝到地道中国茶
  除了茶文化,宋芳还喜欢中国的武术、太极拳、古诗词等,她还经常去上海博物馆看瓷器展。
  "我虽然是一个法国人,但可能比中国人还传统。"在上海已定居了十年的宋芳现在基本能用中文交流,作为一名"上海媳妇",还会说一点上海话。
  "慢慢来,不急功近利。"宋芳的茶馆经营之道,也是从品茶中悟出来的。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宋芳说,她想让顾客不但安静地享受美妙的茶香,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感悟中国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更多美好。
  "很多中国年轻人也会来茶馆,但他们往往选择新鲜的法国茶,而忽视了原滋原味的中国茶。"宋芳说,乌龙、普洱、铁观音、大红袍这些特别的中国茶,比起混合香精的法国茶,更自然也更有味道。这是属于中国的茶文明,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年轻人,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文化。
  "茶馆不是过时的东西,传统也可以很现代。"宋芳更想传递的是一种文化的理念,"我想告诉年轻一代人,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给人的礼物。"
  2015年,宋芳想写一本书,记录自己十年的中国情结和八年的开茶馆经历。"我想让年轻人知道,茶叶背后农民们的辛苦,了解每种茶的采摘注意事项都不尽相同;我还想让大家认识到,茶文化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不久的未来,宋芳还计划把她的宋芳茶馆开到美国,"我想让更多人喝到地道的茶叶。我要告诉他们,这些茶叶都来自中国。"
相关标签:
中国 茶馆 茶叶 茶文化 法国 上海 普洱 永嘉 不同 夫妻 茶杯 更多 文化 蓝色 迪奥 一名 俄罗斯 日本 乌龙 自然 配料 自然疗法 如命 大彻大悟 闻名中外 适应度 兆峰 桐木人家 精品街 另眼相待 国际 土陶 祥景 严苛 执著 棕黄 陈邵泉 李家寨 松冈 变奏曲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