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曾小龙:从传菜员到“成都茶神” 首创“熊猫幺师”传茶艺

时间:2025-02-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高抛、转身、接壶、下腰、倒水……一柄壶嘴1米的长嘴铜壶,被曾小龙耍得"刀光剑影",糅合书法、太极、古诗,充满中国式的写意。
  曾小龙,研习茶艺已经15年的"成都茶神",曾在《我要上春晚》《中国达人秀》《势不可挡》上崭露头角。2013年将茶艺耍进了克里姆林宫,让世人一睹四川茶艺绝活的风姿。而后,又一次次在海外"露脸",从新西兰的奥克兰、汉密尔顿,到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悉尼、墨尔本……获得海外友人们的点赞。
  "朋友圈"取经茶艺表演"有艺有术"
  曾小龙说,1998年,他在成都一家餐厅当传菜员。"招聘茶艺师,年薪10万。"曾小龙偶然在报纸上看到"高薪"广告后,他决心辞了工作闯一闯。
  一切从自学开始,每一步突破,曾小龙只能靠自己悟。一年内,他自创了七八个招式。"那时只是当成一门技艺来耍,求快、求稳,没有文化的东西。"曾小龙清晰地记得2003年参加比赛时,壶在他手中快速舞动,令人眼花缭乱,评委对此并不认可。
  后来,曾小龙开始混迹于舞蹈界,经常和四川省歌舞剧院、成都市艺术学校的老师们切磋交流。"舞蹈博大精深,能够张弛有度,何不将这刚柔并济的哲学智慧用到茶艺表演中?"曾小龙开始从舞蹈中汲取营养,并结合太极进行创新。
  多年苦练,太极招牌动作停顿、转身接壶、空抛长嘴壶三圈,已成为曾小龙制胜的三大"绝招"。苛刻的高晓松曾评价:"有艺有术,把中国式的茶和功夫完美结合起来!"对于曾小龙而言,这就是极大的褒奖。
  拜师"张三丰"异乡5年苦练出绝技
  然而为了做到"有艺有术",曾小龙付出了异常的努力。
  时间倒转到2006年。在全国茶艺大赛上夺冠后,曾小龙应邀去澳门担任某高级酒店的茶艺表演师。每天晚上11点下班后,曾小龙都会用热水泡脚,舒缓一天的疲惫。随后便去离住处不远的司打口公园,12点准时在大树下练功,琢磨新的"花式"。
  "在电影《太极张三丰》中,有一个功夫招式,动静结合,美极了,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将动作糅进茶艺表演,把盛水的铜壶空抛起来,在它旋转下落的时候又迅速接住,肯定很棒。"曾小龙抑制不住兴奋,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半夜,跑到司打口公园开始第一次练习。从第一年的空壶空抛,到第二年的盛水空抛,后来的转一圈、转两圈……5年超乎寻常的苦练,他拿下了空抛长嘴壶三圈的绝活。
  3年4易手稿首创"熊猫幺师"传茶艺
  曾小龙说:"我想让更多人领略四川正宗茶艺的魅力,将这张文化名片推向世界。"但四川铜壶盖碗茶艺,这被认为"最能代表成都文化"的掺茶绝技,却面临失传的尴尬。"最后的掺茶师"吴登方,因一手盖碗茶艺在成都无人能敌,曾小龙特意拜吴老为师。垒尖、翻云梯……曾小龙潜心练习这些绝技的同时,正计划培养一批弟子,避免盖碗茶艺后继乏人。
  此外,曾小龙还花了3年4易手稿,精心设计了一个"熊猫幺师"。"予我长壶,我必善舞;执壶如剑,历游四宇。"曾小龙设计的熊猫幺师,以壶当剑,衣服上饰有芙蓉花,鞋上刻有古蜀太阳神鸟图案,浑身极具成都元素,"熊猫幺师面世后很招人喜欢,以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将传统茶文化传承下去也是个好办法。"
相关标签:
曾小龙 茶艺 太极 成都 熊猫 盖碗 铜壶 长嘴 盛水 三丰 四川 绝技 表演 手稿 布里斯班 绝活 克里姆林宫 招式 汉密尔顿 赛时 粟米 廊坊 肠子 座无虚席 扁桃腺 水包 社会效益 其它类 回信 高塔 横向 李昌钰 全国性 烟酰胺 工坊 窗明几净 蕴含香 昌溪 权倾天下 发明地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