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内质好,沏出来就透亮。夏秋茶或一年以上的茶,一沏就是浑的,喝着不是味儿。因此,追求茶品成了王秀兰经营张一元的一条路子。 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说是"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直到今天,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从北京远近区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赶到前门大栅栏,欣赏张一元茶庄的牌匾装饰,选上一两斤茶叶,有的还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捎上几斤。那么,这张一元怎么有这么大名头儿?历经百年,老店如何在衰败后获得新生? 说起张一元的名头儿,翻起老资料老照片,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秀兰感慨:"这百年老店的新生,最能印证国家的强盛。" 一 张一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茶庄的品牌名。最早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他早年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做学徒,之后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1900年他在花市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又是第一的意思。因买卖好,1906年他在前门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店名"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首位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永争第一。1908年他在前门大栅栏街又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亦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张昌翼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他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盖了几十间房子,在当地雇工按时收购新摘的茶叶,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叶花茶。张一元的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在京城百姓中得到认可,广为流传,买卖一直红火。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一元的生意也随之凋零。1947年茶庄失火更使张一元一蹶不振。1956年,我国实行公私合营后,花市和观音寺张一元茶庄被撤,仅余大栅栏总店。 因为出身贫寒,又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张昌翼不愿子女后代再受创业之苦,故立下遗训"不经商,做学问"。后代依照古训,不再经营茶行,铺面交由代理人经营,转向其他领域发展。直到1992年,中国茶叶市场都是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张一元茶庄亦然,已毫无特色可言。 二 1992年7月,在从北京驶往福州的42次列车硬座车厢,坐着一位30多岁的女子。别看已是夏天,但她却穿着一件厚褂子,而且双手总是抱在胸前。她就是刚刚就任张一元茶叶公司经理三个月的王秀兰。 那时老字号的张一元茶庄已显得十分破败,最惨的是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真正懂茶叶知识的人一个没有。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的张一元茶叶公司总算开始运转起来。但是,经营茶叶的关键在于茶源。以往进货只有北京市统一分销这一渠道,所以当时京城茶庄的茶可以说家家一个味儿。王秀兰打算找出自己的货源。 闽东山区一直是北京茶叶的主要货源,王秀兰早就瞄好了一家老茶厂。现在,她上衣内侧口袋里揣着一张50万元的汇票。这是茶庄能够动用的所有积蓄,尽管在外面还欠了一屁股账,但王秀兰决定去"冒一次险"。其实,办公室给预订了卧铺,可王秀兰觉得贵,于是和业务员一起去坐硬座,双手抱在胸前,实际上就是护着兜里的这张汇票。 到了闽东茶厂,厂里的领导都觉得很诧异。因为厂子一直都是和各省市的茶叶公司接洽,张一元是多年来第一个找上门的"小"公司。在饭桌上,厂长声明:"卖不卖茶,得看酒喝得如何。"结果,一直滴酒不沾的王秀兰,第一次端起酒杯,从厂长到各个副厂长,逐一敬酒。最后,那些厂长们喝好没喝好她不清楚,反正第二天中午王秀兰醒来的时候,头还是昏沉沉的。王秀兰的诚意打动了茶厂,厂方答应直接给张一元供货。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第一车货摆上张一元柜台后,立马显得与众不同。"张一元茶叶又回来了"的消息也在京城茶客中不胫而走。从此以后,王秀兰更是动不动就跑到闽东山区寻找茶源。高山出好茶,闽东的好茶园少说也在海拔800米以上,她就这样一趟趟地挤硬座、一趟趟地上山……闽东茶乡的茶厂几乎都留下了这个来自北京的茶庄女经理的身影,优质的茶源也就这样一条一条地被王秀兰给磕下来了。茶源滚滚,自然带来了财源滚滚,张一元开始旧貌换新颜。 1995年,王秀兰再次将100万元带到了闽东。不过,这次她不是来买茶,而是来买茶厂。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闽东茶厂产多少茶,国家收多少茶的计划体制已不复存在。一些中小型茶厂却没有及时转轨,面临着倒闭的局面。闽东一家老茶厂就主动向张一元求救。王秀兰吃过没有茶源的亏,张一元若想扩大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她重新对这家茶厂进行考察,发现这个县除了这家茶厂没有任何工业企业,种茶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而且茶厂技术力量不弱,只是缺乏经营的人才。但是,重新启动茶厂至少需要100万元的资金投入。 那时的100万元,相当于张一元年收入的一半。王秀兰回到北京与公司上下商量,没人敢和她担这个责任。但是,与当初一样,王秀兰相信自己的判断。她毅然决定收购这家茶厂,采取股份制的形式,由张一元茶叶公司控股,并派出主要技术人员,正式组建闽东张一元茶叶基地。也就是这个厂,当年创产值500多万元,第二年达到800多万元。茶厂活了,茶农高兴了,整个县的茶农没一个人不认识王秀兰、不感谢张一元的。 三 话题回到1992年4月,王秀兰刚刚接手张一元的时候。据说那时张一元的传人张世显听说柜上来了位年轻的女掌柜,心里就直犯嘀咕。别看张世显已经不干茶行,但是张一元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字号,眼瞅着买卖一个劲儿下滑,他心里总不是滋味。正念叨着,王秀兰就登门拜访来了。张世显一端详,并没觉得这位新掌柜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寒暄过后,王秀兰就与张世显切磋起了茶经。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张世显一听,这可是位真行家,看来张一元有戏! 说完题外话,王秀兰才说明来意:"老北京喝茶都认口儿,张一元这几十年赢得众多茶客,到底应该讲个什么口儿?"张世显一语道破:"汤清,沏出的茶看着透亮。"都是行家,王秀兰一听就明白了。茶叶内质好,沏出就透亮。夏秋茶或一年以上的茶,一沏就是浑的,喝着不是味儿。因此,追求茶品成了王秀兰经营张一元的一条路子。 茶厂都知道王秀兰是蒙不过去的。有一回,一个厂家把茶叶送到了北京,王秀兰抓把茶叶就觉得不对劲儿,跟当初在厂家订的货不一样。厂里的销售员端了杯沏好的茶,迎上来说:"王姐,您尝尝这茶。"王秀兰端杯子的工夫,对方又塞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王秀兰心里当然明白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把杯子往边上一放,顺手就把信封递回去,说:"这个你拿回去,这批茶叶你也拿回去。我这里都不收。"那人以为给得少,忙说:"王姐,您说个数,我们保证亏不了您。"王秀兰说:"你们亏了我,我倒是不担心。我怕亏了好张一元这一口儿的茶客。"最后,厂家乖乖把茶叶给运回去,还赔了不少违约金。 人品如茶品。这是王秀兰经常叨唠的理儿。"茶是有灵魂的,它和人一样,具有茶品。我敬佩具有茶品的茶。它不虚浮,充满坚韧,始终挺拔,它发出幽幽清香,高洁而纯净,它不容污染。它很美,我喜欢茶,喜欢边品茶边赏茶,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美好而纯净,我的精神往往在这种时候得以升华,全身心地充满着幸福和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情感……"这是王秀兰曾经写过的一篇内心独白。她告诉记者:"真正懂茶的人,卖的是良心,是不会把价值200元的茶作价2000元的。" 张一元的茶叶都是王秀兰亲自作价。她说,这活既凭经验,更凭良心。茶叶市场上,把隔年茶装入精美包装盒,欺骗顾客的事儿一点都不新鲜。其实,买张一元的客人,对茶口都熟悉,一喝准就喝出来,张一元不能因为质量砸了老字号的牌子。茶叶做的就是回头客,可不能一锤子买卖,你今年要敢以次充好,出点质量方面的问题,明年老百姓肯定报复你。 王秀兰曾说:"我的符宝库师傅有一句名言,说'干茶行是干一辈子糊涂一辈子'。"言外之意就是茶行的技术是没有止境的。现在,王秀兰没事儿还自个儿跟那儿翻茶书、念茶经。有这么个好掌柜,伙计们自然都愿意跟着干。这不,2011年张一元的销售额已突破7亿元,连续第8年坐着国内茶行的头把交椅。多年来,张一元茶叶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北京市著名商标"、"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北京市购物放心单位"、"世博十大名茶"等。 而今,老字号的张一元正在王秀兰的带领下,尽情地绽放着新的生机。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