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蒲松龄的菊桑茶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蒲松龄的菊桑茶

  蒲松龄(1640-1715年),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的《聊斋志异》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那些狐鬼真的比某些"正人君子更可爱"呢!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对有关农业、医药和茶事,深有研究,写过不少通俗读物。如《日用俗字·饮食章》对饮食的烹调和面食的制作就写得详细生动。千字文章,就记载了多种茶点。这"饮食章",至今还是美食家们研究明清初时山东饮食的重要资料。

  蒲松龄通晓中药,熟知医理,还能行医。他曾编写过一本《药崇书》,该书分上下两卷,约1.8万字,收载药方258个。此书对治病救人,对自己的保健都曾起过积极作用。

  蒲松龄也算得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位茶学家。他的《药崇书》总结自己在实践基础上调配的一种寿而康的药茶方。蒲松龄身体力行,在自己住宅旁开辟了一个药圃,种不少中药,其中有有菊和桑,还养蜜峰。他广泛惧民间药方,通过种药又取得不少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药茶兼备的菊桑茶,既止渴又健身治病。

  菊桑茶药茶方,由桑叶、菊花500克,枇杷叶500克组成。其制法是先三述三药,用药碾槽碾成粗末,用蜂蜜100克蜜炙。而后用纱布袋分装,每袋5-10克,每一次袋,开水充泡代茶饮,每日2袋。他深知几味药的特性,并写于《药崇书》中,菊花有补肝滋肾、清热明目和抗衰老之功效;桑叶有疏散风热,润肝肺肾,明目益寿之效;枇杷叶性平、味苦,功能清肺下气,和胃降逆;蜂蜜具有滋补养中,润肠通便、调和百药之效。四药合用,相得益彰,是一贴补肾、抗衰老之良方。

  蒲松龄就是用这药茶方泡茶,在家乡柳泉设一个茅草茶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请饮茶者经常给讲故事、传说。蒲松龄用药茶水招待路人引来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他的《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集,就是这样搜集素材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二百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中引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他自己不怕挫折、不畏艰难的决心和勇气!

  链接:蒲松龄百科

  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出身小商人家庭,蒲氏为淄川世家,热衷功名。父亲蒲盘,此时家道已渐中落,曾娶妻孙氏、董氏、李氏,松龄为董氏子,庶出,地位低落。年少时,张献忠、李自成叛变、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正处改朝易鼎之间,烽火动荡。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然而他在之后科举场中极不得志,满腹实学,乡试屡不中举,只有在46岁时被补为廪膳生,到了71岁时,才被补为贡生而已[2]。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仅能以教书、幕僚维生。

  康熙九年(1671年),蒲松龄在江苏省宝应县为同乡进士孙蕙做幕僚,后随往高邮,一年后回家乡,在一个姓毕的人家做私塾老师,于毕家石隐园绰然堂教学近40年,直到71岁归家。康熙五十四年病逝,一生颇不得意。

  从20岁起,蒲松龄开始收集素材,邹涛的《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作此书时,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有说只要说出一些神鬼传说供蒲松龄者就可领取一碗小米绿豆粥,鲁迅以为未必可信。蒲松龄40岁时完成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该书共有十二卷,四百九十余篇。每成篇章,便请同乡好友王士祯指正。蒲松龄在世时,并未刊刻,仅在同侪间传钞,并几度改易原稿,直至死前仍有增添。

  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聘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士祯对《聊斋志异》甚为喜爱,给予极高评价,并为其作评点,甚至想以五百两黄金欲购《聊斋志异》之手稿而不可得。蒲松龄还为此立下家规:"余生平恶笔一切遗稿不许阅诸他人。",手稿由长子世代传存,八世孙蒲英灏遗失下半部[3],今存上半部,收藏于辽宁图书馆,是中国古典小说唯一存世的手稿。除此之外,蒲松龄还创作了诗、词、散文、俚曲等,还有一篇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醒世姻缘传》作者西周生,一般以为即《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但不少学者对此说持异议)。后来有专门研究蒲松龄及其作品的学问,名为蒲学。

  蒲松龄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关标签: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醒世姻缘传 手稿 柳泉 董氏 饮食 秦关 苦心人 桑叶 幕僚 有志者 半部 破釜沉舟 枇杷 卧薪尝胆 抗衰老 药方 山东 李自成 大雪山 小金 鸟语 勒马 蒙古语 榕树下 简文帝 其责 火烈 环境要素 大雪山 好雨 一定量 东山 群臣 民委 陶行知 雕刻作品 落魄 低矮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