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产品

爱不释“杯”:品茶论道话黑茶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黑茶

"骑马要骑千里马,喝茶要喝千两茶"。

喝千两茶?若是足额,是真够你喝一壶的,但这个"千两茶",于今已不再限于重量了,而是指黑茶的一个品种,一个在20世纪50年代几乎绝产的一个传统黑茶产品,21世纪以来在湖南益阳焕发生机后,风靡国内外及国际市场,尤在东南亚盛誉雀起,被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什么茶,能襄括如此高荣耀的桂冠?

茶之为饮,种类繁多,根据制造方法和品种差异,可分为绿、红、青、白、黄、黑六大类。而千两茶,就是属于这六大类中的"黑"类,在茶学界俗称为"后发酵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为篾篓制成的花格状包装,故又名"花卷茶"。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做工精细,加工技能强,难度大,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成品只要存放在干燥、无异味的场所,时间越久,其药理保健功效越突出,而且口感更加自然、醇厚。

社会活动中"涉黑"不是好事,而食品一旦"涉黑",往往是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等功效,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等不一而足。黑茶也不例外,除了一般的解渴、补充人体水分功能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附加功能,令人爱不释"杯"。

其一,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这些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且黑茶在发酵中,由于糖苷酶、蛋白酶、水解酶的作用,形成了相对较短的糖链和肽链,短肽链比长肽链更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们补充必需的营养特别有利,尤对以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为主,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居民,更是他们的生命之茶。

其二,有助化食解腻健肠胃。黑茶中咖啡碱、儿茶素化合物和茶叶皂甙等,在杀灭或抑制人体口腔、肠胃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又能促进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胃液分泌量,因而具有显著的消滞胀、解荤腻、止泄、去便秘、健肠胃等作用。

其三,防病抗衰增强免疫力。黑茶中含量丰富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血管硬化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管壁松弛、软化,增加有效直径,从而抑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达到降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许多科学家还先后发现黑茶对多种癌症具有抑制作用。

黑茶

如此好的东西,为何一度几乎绝产,而后才起死回生,走向辉煌的呢?这多得益于边陲大漠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事实。我国边境、高原和牧区的蒙古、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20多个少数民族,多以牛、羊肉、奶酪、糌粑为主食,罕有蔬菜、水果,加上气候寒冷、干燥,用餐之后,"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只有把从内地运过去的砖茶,熬制成汁浓味厚的茶水或奶茶喝下去,才能消食化膻,通身舒畅。"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于是砖茶成了维系他们生存的生活必需品。

这里的砖茶,就是黑茶,且由于主销大漠边陲,人们就给了它一个一目了然的名字--"边销茶"。

在经济短缺的时代,内地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可能高,很少有粗茶淡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富贵病,尽管黑茶功能多,人们并无多大需要,只是源源不断运往祖国的大西北、大草原,运往非洲国家,仅仅作为边销茶、援外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当时作为加强与少数民族团结的"政治茶",价格低廉,生产企业只要保证完成国家计划而已,品种单一,质量标准不高,包装也不讲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两茶时新而需求不时新"。没有发达的市场,黑茶这个产业也只在默默无闻中延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各种富贵综合症也随之而来,富足而知生命的宝贵,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讲究。由于保健的需求,对黑茶的认识逐步刷新。从"边销茶"消食化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现这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于是,黑茶从墙内开花墙外香,反过来促进墙内香,墙内墙外一齐香起来,很快香遍了大江南北,香遍了四海五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今黑茶,市场需求巨增,品种应有尽有,包装赏心悦目,价格节节攀升,呈现出一派产业繁荣的可喜景象。

最早的黑茶产自四川,是由绿毛茶经蒸压制成的边销茶。我省黑茶,源起安化,后扩大到益阳、常德、岳阳、长沙部分县市。安化素称茶乡,唐宋时期,茶叶产量誉甲天下,明清时期,是黑茶的生产最为旺盛的时期。明万历23年,朝廷正式定为官茶,远销西北诸省,到16世纪末期,取代四川黑茶,居全国领先地位,畅销欧美,俄英等国茶商有"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

黑茶

黑茶源源不断销往西南、西北,在经贸上出现了内地与边疆的"茶马互市",即茶马交易。唐代、宋朝初年,内地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主要用铜钱,但这些地区的牧民将铜钱用来铸造兵器。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货币尊严考虑,宋朝政府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明令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而其中最为兴旺的是茶马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宋史·职官志》)。元朝茶马互市减弱,明代再度恢复,一直进行到清代中期。

黑茶运载工具陆路主要靠马帮,与"茶马互市"的连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历史上特定意义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主干有滇藏道和川藏道等,其中川藏道向内地的再延伸,就到了安化。可以说,安化是"茶马古道"的最初始源头。

感于安化黑茶在"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民族贡献,我曾作过小诗一首,以表其功:

茶马古道白沙溪,日夜萧萧向域西。载得楚天无限意,迎来边塞永相依。

题目是《安化黑茶颂》。诗中"茶马古道",是专有名词,"马"字不合韵,不能换字,只能将就了;白沙溪是资江的支流,交汇于黑茶摇篮-安化县,这里有始建于1939年的白沙溪茶厂,创造了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花砖茶,湖南第一片茯砖茶。这里曾经"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日日夜夜车辚辚、马萧萧,把黑茶和湖南人民的深情厚意辗转运往"域西",由此与藏区、边疆保持不可分割的关系,令藏区各部归服中央,心向统一,推动了藏、汉民族的团结,推动了边疆地区与祖国的统一。

如今黑茶通过进一步的拓展开发,已成为不仅是安化县、而且是益阳市的支柱产业,去年,益阳全市黑茶总产量达1.8万吨,创产值6亿多元;"安化千两茶"、"益阳茯砖茶"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标签:
黑茶 安化 砖茶 茶马古道 益阳 人体 白沙 儿茶素 安化县 互市 人们 茶叶 藏区 作用 铜钱 湖南 大漠 发酵 品种 肠胃 云谷 复垦 爽肤水 水杨酸 珠露 稻香村 丹霞山 受贿罪 玩火自焚 位极人臣 炉门 标尺 管理办法 扬子江 挥汗如雨 彝家 挺拔 盛花期 团年饭 灯具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