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民国 名人 谈喝茶

时间:2025-05-1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嗜茶之胡适
  胡适生于茶商之家,一度曾嗜饮茶,任驻美大使时,曾多次要妻子寄茶叶到美国,他在信中对夫人江冬秀说:"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必要顶贵的。"但胡适很忙,他大概没时间去品烹茶之水来自三峡哪一段。
  斟细呷茶之文化
  梁实秋也写有《喝茶》,他在《喝茶》开篇就为自己定位:"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梁实秋与林徽因)
  梁实秋《喝茶》记有亲历:"《潮嘉风月记》说工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我没嚼过梅花,不过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有如玩具。更有娈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工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虚,谓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举小盅而饮之,若饮罢径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猛嗅两下。"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咖啡文化,东方文化是茶文化。梁实秋在《麻将》中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麻将;梁实秋在《喝茶》中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苦茶庵老人说茶道
  周作人既为"苦茶庵"老人,应该很讲究喝茶。但周作人也写有一篇《喝茶》,文章开篇首先提到徐志摩:"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剎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罢了。"鲁迅不喜徐志摩,周作人虽为徐志摩写过悼文,但他对徐志摩的"茶道"似也并不很热情。
  鲁迅在《喝茶》中说:"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鲁迅所说的收梢,可能还远。生命,思想,压抑,痛苦,该敏感的地方不敏感,不该敏感的地方,仍越来越发达。
相关标签:
梁实秋 徐志摩 周作人 茶道 鲁迅 胡适 茶庵 潮州 工夫茶 地方 文化 清福 胡适之 日本 先生 林徽因 茶具 生风 开篇 芳烈 与世隔绝 捉摸不定 卢金 凤城 临夏市 老生常谈 季刊 款冬花 冰毒 那坡 姐姐 胸怀 橡筋 花城 家常茶饭 冷泉 裕岭一 卡桑德拉 塞巴斯蒂安 泌尿系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