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茶人王心:你消费的不是茶,是我

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心哥导读:
  "卖身"不丢人,丢人的是卖不出去
  卖不出去也不丢人,丢人的是卖出去了又被退回来
  这是一篇我"不满意"的《外滩画报》专访,原因是作者把"瞎"聊天的内容直接写进了文章,写的太真实,太真实了就不那么"美"了
  纠结了很长时间我还是决定推送给你,最佳的人生状态应该是真实,越真实越可爱,你说那该多美呀
  文章太长,删掉了图片,在此对摄影小武表示歉意
  好了,铁杆心友没事瞎翻翻吧
文:王子烨、林锦
摄影:小武
编辑:吴慧雯
  茶人王心先生在网络上的名号很大,算是个发起于网络上的红人。他懂茶,更懂人。微博ID茶人王心粉丝量113万,经营的微信公共账号订阅数将近6万。在网络平台上,王心不仅写普洱,写得更多的是和普洱相关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方式。在王心看来,其实一泡茶汤的好坏并没有那么重要,喝茶主要是"为慢生活提供一种道具"。王心在2013年春天才正式创建了自己的普洱品牌"藏岁",全部网络营销,春茶上架5天便销售一空。
  王心并不是最有资历的藏家和卖家,但他的数字化营销功夫在传统普洱界堪称一流。
  北京乐成公馆有一个小小的门脸隐藏在嘈杂的底商中,它没有名字,只在木质的大门上挂着门牌号106。这是一间不到100平米的小茶室,但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它在闹市中独守清净,也因为这里格调古朴、雅致,像中国的唐宋,也像日本的京都。推门而入,三根金丝楠木柱子将一间稍小的厢房与中厅分隔开。一张老铁梨木的茶桌摆在茶室的黄金分割位置,主座后方的墙上挂着国画家傅抱石的"听泉图"。这里随处点缀着茶艺师海霞特意为我们准备的插花,错落别致。据海霞说,无论是茶桌的样式、圈椅的比例,还是从家具、布局到摆件,全部由心哥设计定制。而王心本人的审美来源是宋画,很多设计直接从宋画中Copy而来。
  这里便是王心的"凤凰茶事",它不是茶馆、不对外开放,是朋友喝茶的半私人场所,也相当于"茶人王心"审美趣味的实体展示店。
  茶叶的被动"饥饿营销"
  王心喝茶不过七八年的时间,此前他"9年军旅生涯,9年商场浮沉",后来逐渐退休生养,淡出商场专心喝茶,据说,当年他是普洱圈内著名的老茶藏家。至于为什么是普洱?坊间传说他爱上了一位做茶的姑娘,恋情未果茶却留了下来。也有采访说,自从喝到一泡宋聘,王心便离不开此道。提到这些故事,王心哈哈一笑,"都对,都有。"
  2013年年初王心动了做茶生意的念头,从"藏家"到"卖家"听起来顺理成章,但真要跨过这道门槛,王心仍然非常纠结。因为,"卖茶,拉不下脸啊!"3月,王心开始到云南山里收茶,沿着澜沧江,从西双版纳、林沧、普洱、大理、腾冲到虎跑山,在云南茶山走了两万五千里路。4月,王心开通微信公共平台,直播茶山之旅。
  卖茶以前,王心是"收东西"的,谁得了块好茶都会找王心冲泡、品鉴。"就好像你找到了一条野生大黄鱼,但你不会做,那你得找个好人家来做。我当年就是这个'好人家'。"可自从卖茶后,王心开始送茶。"口碑是分享出来的,品牌是送出来的"。王心在山上做茶时,把茶样包成10g、20g的小包装,熟人每人送一点。各方反馈大好,又纷纷在微博和"朋友圈"发布试喝体验,于是,第一款王心定制的茶--"藏岁"上市。
  采访中,王心纠正着记者口中"普洱卖家"这个说法,他说他卖的是"云南茶":"普洱的门类太窄啦,现在生意不好做。"区别何在?王心介绍,普洱只是种工艺,太窄,也不够专业。他做的是云南茶青,"用云南生态茶树作原料,'白灼'就是白茶,'红烧'就是红茶,'清蒸'就是普洱。"在他看来,茶只有一种,但各种不同的工艺形成了茶的不同分类。
  他的经营思路很清晰。从品牌构成上划分,他有走青春路线的"小茶婆婆",也走藏家路线的"藏岁"。而从口味上来分,则有"普洱老茶"、"茶人王心定制"、"茶人王心监制"、"茶人王心选茶"几个系列。
  其中"藏岁"是"茶人王心定制"的主打,取意"收藏岁月"。从选茶、收茶、制作、包装到上市,都由王心监控。"藏岁"并没有圈定某几棵古树,每年的味道要随着王心采茶的情况而定,"这既要看茶树它老人家的心情,也要看我的心情。"
  "藏岁"并不标榜自己是纯料茶,在普洱界,一直有"纯品"和"拼配"之争。王心说,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挺庞杂,但简单说来这世界上并没有纯料,所以真正的标准应该是"口味、风格、品质"。在王心制做茶的理念里,"纯"不值得追求,"就像真正好的白酒,都是勾兑的。真正好的葡萄酒,也很少是单一葡萄。能做最纯的茶的人,是茶农,不是我。"
  但"口味"和"风格"该如何量化呢?王心说,无法量化,有等级,但没有标准。"所有买'藏岁'的人,都是出于对我的信任,他们能喝出差别吗?其实并不重要。只有一个东西是有价值的,就是人文关怀。我能赋予这片树叶更多内涵,更多茶余饭后的谈资。所有的品牌故事都是这样。"
  去年"藏岁"春茶上架5天内便销售一空,而今年,王心的目标是不上架:在没做茶之前就卖完了。"明年您先交钱,我再上山收茶,我做多少,是由卖多少决定的,以销定茶。"这手段在商业上叫饥饿营销,而针对茶来讲,王心说实在是因为产量太低。"藏岁"去年春茶销售了一吨,王心不打算提高产量。茶青就那么多,找不到优质的茶青就不做。王心对"藏岁"的要求很高,从品质角度讲他要对自己负责,从产品角度讲,"藏岁"是王心最看重的品牌,不为赚钱只为赚吆喝赚名气。王心的商业逻辑是这样的:"藏岁"的知名度有了,往下做,他有走青春路线卖销量的"小茶婆婆";往上做,当年收的老茶现在升值空间很大,很多喝老茶的人开始关注王心。"就我现在的经营来讲,新茶部分的利润几乎忽略不计,主要的利润还是老茶。老茶一块能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在采访时,王心拿出一块宋聘,标价130万,编号No.19,前18块2013年内已经售出。
  "没有算计,只是随波逐流"
  看到《外滩画报》的摄影师,王心一边调侃自己"上封面",一边又叫人拿来了一件红丝绒西装。"昨天和(赵)文卓兄聊天,说起有杂志采访,他今天一早就快递来了一套西装……"王心把雪茄放到切格瓦拉的烟灰缸里,拿起这件红西装给记者看。
  而王心的名人朋友远不止赵文卓一个。
  "王心先生,京城一雅士也,好古董亦好普洱,凡有朋相聚,总见其胖手持壶持龙凤杯,纵有一抿,皆曰'天下第一泡'也……"王心先生朗声背诵着余秋雨的这篇小赋,然后笑着评论:"写得挺好看的,写完老师让我裱了,还嫌我裱小了。这不要写,写出去会招人骂的,自己玩玩就行了……"话虽如此,在"凤凰茶事"的一间小厢房,这个小赋在余秋雨老师来的时候还是会被挂起来。王心也在有意无意间说起,余秋雨老师多年来只给自己写过类似的东西。
  当年喝茶时,王心是圈内有些名气的普洱藏家,也经常参加一些业界活动,慢慢结交了很多像余秋雨这样的茶友,现在他们也是老茶的主要买家。说到余秋雨笔下的"天下第一泡"如何玄妙?王心却没有渲染:"泡茶就跟做饭一样,国宝级大师也是做饭的,有差距但没那么玄。用《卖油翁》的句子来说,无他,唯手熟尔。就是手熟。"
  按照王心的话说,余秋雨是给他"背书"的人。
  王心所谓的"背书",类似于宣传。王心说:"人在社会上活着,最重要的就是有人给你背书。然后你自己混出江湖地位。你认识谁不重要,关键是谁认识你。"
  给王心背书的人中,不乏有话语权、有曝光率的名人。前几天两个朋友来找王心喝茶,一个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主任,一个是新浪总编辑陈彤。陈彤落座便说:"心哥现在不同啦,写微博、微信平台都这么好。"王心摆摆手:"兄弟我在这个领域确实很牛逼,但我最牛逼的是你们都在给我背书。"陈主编邀请心哥开博客说:"你开,我给你首页推荐。"于是,王心的博客第一天点击量就有5万。"你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都是他们在给我背书。"
  "为什么这么多人帮你背书?"面对《外滩画报》的这个问题,王心笑了,他给的理由是:"做人,当年我很勤快,爱干活,朋友聚会都是我泡茶。而且我比较用心,而且懂规矩。"给茶人王心背书的"茶友"还有很多,诸如徐小平、张涵予、窦文涛、赵文卓等各界名人。
  在普洱藏家的圈子里逐渐有了名声后,开始有人给王心"背书","背书"又让"茶人王心"产生更多粉丝。好像是水到渠成,当"背书量"和"粉丝量"形成规模后,王心开始做茶的生意。"没有计算,我走到这一步都是随波逐流。"
  "你们消费的不是茶,你消费的是我"
  采访前一天的凌晨3点,王心还在发微博,他通常下午才起床。这种"晚睡晚起"的作息似乎并不符合大众对于"喝茶人"健康生活的想象。"我特别忙,基本上以一天一篇的速度在写微信公共平台,真快顶不住了。"
  微信平台是王心最热衷提到的东西之一,现在,他所有产品的包装上都印着公共账号的二维码。王心现在最后悔的事是没有早一点开发公共账号,"早几个月做的话,订阅量不知道要翻几番。"
  此前王心喜欢写微博,但微信对他来说只是个发消息的工具。王心和他身边的茶客中,玩儿微信太"非主流"了。以前写微博时王心很注意保护隐私,"这事儿忌讳啊,你老曝光私生活,谁还敢找你玩?"
  直到去年4月上山收茶前,一个朋友问他,心哥,你开个微信公号吧,可以直播收茶。这时,王心忽然明白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其实上山(收茶)可以是场秀,我就是要分享这场秀。"
  自此"茶人王心"的微信公号正式开张。"我的公共平台从来不卖东西,不打广告。"王心说,这个公共账号将来肯定会有商业介入,但不是现在这个阶段。"一个东西想要有生命力,它必须有商业价值。但价值这个东西你怎么理解?它不一定是钱或者实物,也可能是你的灵魂。"
  王心说的"商业灵魂",大概就是粉丝对品牌的忠诚度。
  在王心的微信公号中,有和水均益的对话,也有评点李连杰和马云的茶山之行。现在,"茶人王心"已经有56000的订阅量,是该领域的翘楚。就在《外滩画报》采访的前几天,徐小平买走了王心的一块顶级普洱老茶宋聘,编号No.18。宋聘是顶级普洱藏家的标杆级追求,但却并不是所有藏家都懂得如何泡制。于是徐小平干脆直接在王心这儿开片、冲泡,王强作陪。这段开泡原片的视频被王心收到当天的微信公共账号中,被几万人观看。"片中出镜的人物有两个与前一段颇为火爆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有关,您猜猜是谁吧。"王心这么写道。
  "你消费的不是茶,你消费的是我。"在采访的最后,王心提到他的品牌核心时,如此总结。茶人王心并不想做大做强,理由是太累。"我追求'小而美',千万别做大。你累,你身边的人也累。"现在王心说他的愿望是让"凤凰茶事"的小姑娘们都高高兴兴的。"我老和她们开玩笑说,你们的工作就是把我照顾好,这也就是把客人都照顾好了。"
相关标签:
普洱 藏家 余秋雨 就是 外滩 茶山 云南 东西 画报 小平 账号 海霞 品牌 朋友 小武 丢人 春茶 凤凰 商业 茶桌 长盛 维多利亚 扶绥 静斋 鸿庆 白鹇 富比 雨龙 春草 利国 泰斗 闭目养神 经脉 内圆 爱达 企业局 海水 投资项目 易货 水泄不通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