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马未都《茶当酒集》选摘:书房之乐

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马未都

  中国封建社会高速有效运转了2000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学而优则仕"成为层层统治者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度让每一位梦想成功的文人看到了前途,让文人看到光明从客观上保证了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强大而坚固,这也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长了欧洲封建社会整整1000年的根本所在。

  文人要好好读书,古代科举制度的严酷从数字即可看出。隋朝确立科举制到光绪末年废除,1300余年的时间内,中国只出了600多个状元,5万余个举人。平均两年全国出一个状元,一年仅出40个举人。这个数字让今天的状元们、莘莘学子们不寒而栗。

  文人读书的经典故事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发奋图强可见一斑。文人的梦想除去学富五车,更多的恐怕是四壁图书的书房了。

  这对历朝历代的文人都是一种奢侈。

  书籍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包括今天都是昂贵的商品。封建社会的印刷术较之今天十分落后,尽管历史上有毕?,但仍难解天下文人之渴。藏书,以便随时方便可用,为其建房,就成了书房。

  写书的书房与读书的书房有些不同。写书的书房工具书多,专业书多,闲杂书少。读书的书房则反之,注重怡情。早年我当编辑的时候,书房与客厅与餐厅与卧房共处一室,环顾四周,最乐的事就是看书。此看书非彼看书,是欣赏书的陈设,不是阅读。欣赏满壁图书之乐,我以为仅是文人之乐。后来发现,随着商业大潮,许多商人也有此乐,而且有些颇具创意。满壁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整齐划一,气势恢宏;更有甚者满墙都是只有书脊的假书,如同砖头整齐码放,其优点是节省空间、节省时间(不用去读),比摆真书还多了一层质朴。

  坦白地说,我书房的书有些也是摆设,虽前后淘汰过数次,依旧有滥竽充数者久久混迹于书架之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小时候,读书乐趣最为高涨的时候,正是最没有书的时候,每抓到一本可读之书真的是废寝忘食。后来有了房子,赶忙亲手打制了一个书架,放上心爱的图书,其情其景其乐至今历历在目。再后来,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书房。

相关标签:
书房 文人 封建社会 中国 状元 举人 科举 其情 时候 制度 专业书 图书 光绪 其乐 名著 凿壁偷光 真书 科举制 书脊 书架 淡绿色 越秀 研磨机 国足 山茶花 钱易 尚轩 漏窗 商业界 鬼神 干净 重点户 故此 焦躁 妙趣横生 锦盒 马醉 白良 荒坡 有条不紊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