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大山深处“茶二代”的创业梦想

时间:2025-05-1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幸福心声:这么好的茶,我们要让它走出大山,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何世阳和他姐姐在采茶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29日讯 大河网报道:"我要让合作社的每个茶农都体会到这份幸福,也要让城里人认识到我们茶农后代的幸福。"在茶乡生活了20多年,信阳市浉河港镇的"茶二代"何世阳觉得,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爱自己的茶乡。远山含黛,茶香馥郁。"一睁眼,就是醉人的绿,一入梦,就是茶香。比起城里的喧嚣,茶乡就是人间天堂。"小何说。

A
两代人姻缘一叶牵

虽然年纪不大,小何现在每天喝茶至少换3次。小何说,这世界上,没任何饮料比茶更好喝。
每年采茶就那么几个月,其他日子没事情干,小何就在镇上开了一家商店,和父亲共同打理。一年到头,一家人就在茶山和外面的世界之间往返。为了方便采茶卖茶,也为了方便接送采茶工,他和一家人都学会了开车。
最近两年,制茶已经完全可以由机器完成,但是何世阳和父亲仍然坚持"能手工就不用机器"。何世阳对自己家的茶非常有信心,不仅因为父亲制茶技艺一流,也因为他家的茶山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北纬35°,海拔800米"被印在"何景明"牌信阳毛尖的包装上,何世阳说,大家都知道大山茶好,但是不知道里面的门道
虽然种茶利润微薄,但是何世阳仍义无反顾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到老家,准备和父亲一样,把这一辈子交给茶。
对这一家而言,茶不仅是生活来源,是事业,甚至是最甜蜜的爱情。父亲老何19岁时就开始和茶打交道,无论是种植、炒制,老何都是一把好手。年轻时,邻村的姑娘们都来本村采茶,茶叶做媒,老何认识了现在的老伴儿,两人自由恋爱,组成了家庭,一时间被当做前卫的代表。提到这段往事,老何一脸羞涩的笑。老何跟老吴家门对门住,何世阳和老吴家的女儿吴翠自小一起上山帮大人采茶,一起在河边玩耍,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去年,顺其自然结了婚。"也没什么很特别的事,一直都很平淡的。"何世阳说,他和爱人之间就像茶一样,平淡中透着甘甜醇厚。

B
茶山里发出第一条微博

"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4月28日,一个ID为"何景明茶业"的新浪微博账号发布了它第一条微博。一个半月之后的6月14日,这个微博账号已经拥有了10628位粉丝。维护这个被新浪认证的账号的,就是身为何景明21世孙的何世阳。
何景明,明朝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信阳市最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河南省明代中叶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他和他的儿子孙子,数人进士及第,至今仍是佳话。作为何景明的嫡系后人,小何和他的父亲一直希望能复兴家族,并能像祖先一样,为家乡的富裕和文明做出贡献。现在,小何和他的姐姐何晓燕先后大学毕业,姐姐更是考上了河南大学研究生,这让何家在莽莽群山中,更添了一份自信。
姐姐何晓燕还在读研二,但是她已经做好打算,毕业后回信阳和弟弟一起把品牌做起来。学平面设计的何晓燕牛刀小试,为"何景明"品牌设计了一套像模像样的LOGO,并且连茶叶的包装也亲自操刀。而上山采茶,在茶场制茶、炒茶,姐弟俩配合得十分默契。这两个地地道道的茶二代,和父辈一样真爱茶叶,但是,如何推销茶叶,他们已经有了全新的手段。
"网络、微博,啥时尚我们用啥。这么好的茶,我们得让它走出大山,走到更远的地方去。"小何说。

C
"茶二代"有了新梦想

改变现状,不让好茶埋没在大山里,父子一拍即合。2012年春茶采摘结束,在何世阳的奔走发动下,160多名何氏族人发起的"何景明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何景明"牌信阳毛尖正式面世。
合作社的事务,基本上由何世阳独立打理。小何抓经营,父亲老何抓生产。一有闲暇,小何就刻苦学习父亲制茶的手艺。对茶的感情,他丝毫不逊于种了一辈子茶的父亲,但是,他在茶身上寄托了更多的东西。
尽管浉河港镇号称信阳毛尖最大的产区,但是还没有诞生一家大型茶叶企业,这让何世阳感觉有些悲哀。他说,种茶的人其实没挣到多少钱,钱都被茶叶贩子们挣了。"茶种得好不见得能挣到钱,还得把好茶卖出好价钱,做品牌就是唯一的出路。"何世阳说,这是他搞合作社、搞品牌的出发点。
"我是在吃祖宗饭。"小何说。注册"何景明"商标,因为他是何景明的直系后裔。"我也是以此纪念一生都钟爱信阳茶叶的何景明。"

相关标签:
景明 老何 阳和 茶乡 茶叶 父亲 信阳 大山 茶山 晓燕 信阳市 二代 老吴 毛尖 合作社 就是 河港 姐姐 茶农 河南省 泉城 何方 黑金 朱伟 伏笔 清朗 磊石 汤臣九鼎 夏管 演奏家 玫瑰花 出气口 昆布 铁索 更上一层楼 磊石 张洁 肖强 手工费 黑龙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