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只有滇红才能拯救云南茶”读后感

时间:2025-04-0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51普洱网无色注:转载目的是分享不同观点,并不表示51普洱网认同此文观点。

我也来篇读"只有滇红才能拯救云南茶"读后感
论坛上一篇只有滇红才能拯救云南茶叶的贴子很火,大家争论很大,各据一词,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纯属一场误会,因为大家把滇红和普洱茶本来具有归属性质的东西人为地对立起来了,所以才出现这种混乱局面。
最近一二十年来,云南普洱茶喧嚣全国,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特别是云南人民的大好事,唯独可惜的是这股源自港、台的风暴由于历史诸多原因,暂且称做内地和港、台五十年的阻断吧,特别是所谓台湾、香港的普洱茶专家"肢解"和误会了普洱茶,他们只将传统普洱茶认作普洱茶,其他一概不认才导致整个云南茶叶界的一片混乱,不信,听老夫道来:
首先,老夫说下关沱茶是普洱茶,估计大家都会觉得这是常识,根本不值一提,形同脱裤子放屁!如果老夫再说凤庆"滇红"也是普洱茶,估计这下不少人要跳起来了,各位莫跳,历史真相确实如此!
时间说长了也没有多少意思,我们从"滇西大乱"后的1883年说起,这一年,下关沱茶创始人虽然只有13岁,但他已经开始当学徒入行做茶叶生意了。到1962年前后,沱茶创始人的儿子也是60岁以上的老人,此时他写了一篇文章告诉我们,云南出产的茶叶,统称为普洱茶!我们不消刨根问底,用手指头想一想都会知道,当时的云南茶叶种植绝对存在两个情况,第一,种植面积没有今天这么多,第二,种植面积没有今天这广。说白了,当时的茶叶主要在今天的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及好多人现在才知为茶叶而改名的普洱市这三个国土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种植。这话绕回来说,为什么这9万平方公里种植的茶叶都叫普洱茶呢?这就要从历史上找找根源了。
我们的话还是不要长,只要从1729年说起,这一年,因为"改土归流"政策的执行,一个本来在云南没有多大名声的地方――普洱,清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市级政府机关"普洱府",几年后,在普洱府城里另添一个县机级机构叫宁洱县(这为普洱不产普洱茶埋下了祸根)。整个云南省由十几府组成,昆明当时设的是"云南府",现在昆明很多老照片只写"云南府"不写昆明二字就是这个道理。云南省未能设府的地方就设"土司"管理,"土司"也是云南一大特色。这个普洱府一设就不得了啦,它直接管理的地盘虽然没有多大(三县一厅),但它代管、直管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想想今天存在的普洱市就知道,普洱市直到今天国土积极近5万平方公里,为云南第一大州市。而清代普洱府管理和代管的领土,除普洱市5万平方公里外还要包括今天的西双版纳州全部(约2万平方公平)及临沧市大部(约4点5平方公里)。
清政府真是给力,在"普洱府"设立没有几年后,又在府的基础上将民族众多的云南省划分三个片区来管理,这种片区清政府叫做"道",若大个云南只分为迤东、迤西、迤南三个道,直到今天,不少云南老人还在写文章时简称云南为"三迤"就是这个道理,而三迤中的迤南道治就驻在普洱,人们也习惯称迤南道为普洱道。这个迤南道的管理范围就更大了,莫说今天的整个版纳、临沧都管,就是今天的建水(镇南)迤南道也管。
古代,不单是藩属国要给皇帝上贡,地方官员也是要给皇帝意思意思的,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滇西南的土特产品----茶叶!它品质出众,味道浓郁,无可匹敌,普洱知府和普洱道台献给皇帝的贡品自然首选茶叶,于是,滇西南的土特产品----茶叶,从此烙上了普洱的符号,"普洱茶"从此一举成名,驰名天下。这个时候是清朝,引用他人一句话,这个时候云南只会做晒青茶。在清代,晒青茶、云南茶、普洱茶是可以划等号的,这个话绕回来说就是云南茶就是普洱茶(云南其他府、道要么不产茶,要么产茶的在当时也肯定提不上口)。因此,清末民初非常吃香的下关沱茶也乐于承认自己就是普洱茶,实质上也是普洱茶在下关加工和销售。
到了民国抗战时期,自己可以养军队、自己可以单独发行货币的"独立王国云南"让中央染指进来了,于是勐海、风庆的工厂同时生产红、绿茶,"衣食万姓"的坊间依然生产晒青,只是此时,风庆不再归属普洱管辖,因此风庆生产的红茶已经不可能或者不愿意再叫"普红"了,于是别取法名为"滇红"。
民国初年,临沧大部地区脱离普洱,1949年解放,1951年,宁洱县改名普洱县,50年代初,西双版纳也从普洱划出,而临沧全部彻底脱离,1954年普洱专署由普洱迁思茅更名为思茅专区,2007年,撒消普洱县,恢复宁洱县,同年,思茅市更名普洱市。这段文字说明朝代和行政区划象走马灯般更换,而在中国、海外行成的普洱茶观念却是一直牢固不变的。(为什么港、台人只认晒青为普洱茶,为什么叫嚣普洱不产普洱茶将另文叙述。)
老夫此文主要只想说明一点:普洱茶归根到底是产自云南的著名土特产,自产滇西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因普洱府之故而得名普洱茶(绝对不是在普洱交易而得名),普洱茶也是历史产物,有其发生、发展、壮大的过程,由于条件限制,开始靠天吃饭,只能生产晒青,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后来又能生产红茶、绿茶、花茶、熟茶等等,普洱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肢解。滇红是普洱茶的后起之秀。如果说没有冯大师(滇红创始人)就没有滇红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说没有普洱茶享誉全国就不会让冯大师来到云南来,要知道抗日临时首都重庆以及四川、贵州多的是茶叶,冯大师到云南创滇红完全是冲着普洱茶而来的。
再强调一点,1938年,在同一个厂长、工程师(就是凤庆有铜像的冯大师)的操作下,勐海、凤庆同时建厂同时生产绿茶和红茶,勐海因地理位置太靠边境,茶厂刚建好就拆除了,因日本人快到勐海了,怕设备落入敌手,所以勐海生产的绿茶、红茶不足千箱就三十六计走不上计了;而凤庆日本人到不了,茶厂没有拆,一直生产,这就是滇红得以出名的一个机遇。历史上,勐海、凤庆都是普洱茶主产区,所以这些地方出产的都是普洱茶,1938年,现代化茶厂的介入,普洱茶多出了两个品种:红绿、绿茶。就当时而言,普洱茶其实就是云南茶,而临沧与普洱的关系此时已经游离开了,所以凤庆生产的红茶、绿茶即不叫"凤红"也不叫"凤绿",也没有叫"普红"和"普绿",刚才已经说了,普洱茶就是云南茶,因此凤庆红茶和绿茶就名正言顺叫"滇红"和"滇绿",但归根到底还属普洱茶。
老外更爱红茶,所以很多人只晓得有滇红,不晓得滇绿!我想,更多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老外喝滇红茶是要加牛奶和白糖的。

相关标签:
普洱 普洱茶 云南 滇红 勐海 凤庆 茶叶 临沧 就是 红茶 老夫 绿茶 下关 宁洱 滇西南 临沧市 生产 西双版纳州 云南省 沱茶 中线 分界线 解元 高井 雷拉 暖瓶 科技司 共保 宋神宗 印刷所 方言 名士 冰心 佐使 时代潮 家村 康县 柱石 产品加工 国际在线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