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读冈仓天心《茶之书》之一碗见人情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早读冈仓天心的《茶之书》,读到第一句话就为作者的文采与角度折服。内心萌动一种要写点什么的冲动。

因为只看了全书第一个章节:一碗见人情,难免断章取义。可是我的人生就是这样追求自由与洒脱,既然有写的冲动就一定要用文字记录下内心的波澜。

因为才疏学浅加之不曾深究,难免会有谬误,幸而我在自己文章的开头引用的这一句话,给了我的谬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眼中的《茶之书》及作者冈仓天心也一定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色彩。

我觉得:与其说《茶之书》是一本茶道之书,不如说这是一本作者借茶平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用茶找到东西方文化契合点的一篇向西方人展现东方文化的书籍。

文中的"各自只能拥有半个地球,就算不觉得不满,也要知道不足。发展的路线即使殊异,也没有理由就不能彼此增益。

君不见,以内心的平静舒适为代价, 你们取得了扩张;虽然无法抵抗侵略,我们却创造了和谐圆满。所以你相信吗,在某些角度上,东方的确是胜过了西方! "这一段话,着意于表达东西方各自文化的不完满。

因为东西方文化各有特色,既然各自只占了一半,就要互相了解,交流,互学,互补。这才是唯一正确的东西方相处之道。

西方人在地域上取得了扩张,却以失去内心的平静舒适为代价;东方人虽然在思想上都无法抵抗侵略,却创造了可能有些矛盾的和谐圆满。

当然表面上看西方是胜了东方的,可是在某些角度上,东方的确是胜过了西方。就这一点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像文中所说:

"西方总是用某些事例,加上各种幻想,在亚洲人身上,织起一层层怪奇之网。其内容时常令人悚然以惊,要么不是把我们想成以莲花的香气为生,要么就是相信我们以蟑螂老鼠为食。"

这段话道出人们认识上的一些偏见,像西方人对于东方人的误解:要么以莲花的香气为生--如此不食人间烟火,要么以蟑螂老鼠为食--如此荒蛮愚蠢令人作呕。其实东方人与西方人一样都是以谷物肉类为生的。

区别是西方人是连在餐桌上都挥舞着刀叉的民族,而东方人是在餐桌上用小木棍都要成双成对的民族。这样看来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民族更文明,哪一个民族更荒蛮。

"西方幽默作家很早便知将茶的芬芳香气,混入自己笔下的醍醐之味。它不似葡萄酒那般傲慢自大;不像咖啡那样自顾自怜;更没有可可那种假天真。"不傲慢自大,不自顾自怜,不假天真的茶终于成为东西方文化的契合点。

"不过也够奇怪的,到目前为止,东西方彼此差异的人心,却是在茶碗中,才真正地相知相遇。"从这一句中,看到茶在东西方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各种属于亚洲的礼仪典范,只有茶得到普世的尊敬。白人对于我们的宗教和伦理嗤之以鼻,却对这颜色一点也不纯白的饮料趋之若鹜。"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嗤之以鼻,却对茶趋之若鹜,所以作者才借茶道来向西方人展示东方的文明。

茶带着东方至高无上的精神,以杯底茶叶呈现的晦涩图形,展示着东方文化的无限魅力。

最后,我要说的是让我为之折服的《茶之书》的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

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不完满,我们每个人,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作为个体的不完满,茶道就是我们对身体,文化,精神的不完满的一种崇拜。

茶道就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是不完美的人类对于完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那一种温柔的试探,是那么浪漫迷人。一碗茶就这样展示了人的真性情,也这样成为人类社会某种精神上的指引。

文:宛皖,茶业复兴专栏作家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
东西方 文化 西方人 茶道 东方人 完满 方人 哈姆雷特 作者 向西 要么 荒蛮 内心 契合点 民族 就是 香气 莲花 趋之若鹜 谬误 口岸 工委会 开发研究 民间艺人 苏波 老干部 庆云 情缘 雪丽 环湖 年班 为民除害 知柏 郁江 路村 购物点 岗位职责 杨家山 江声 酒泉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