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保存最完好的茶马古道-糖房村庄

时间:2025-07-1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保存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应该是从糖房到黑山门4公里的这一段,古老的原始森林庇护着当年的古道,苔鲜覆盖着先人和老马们的足印,发白的石块间隙挤出不怕霜雪的小草,随处可见的还有拴马桩与歇马处的痕迹。远去的声声马蹄,不散的阵阵茶香,好像只有这里的老人和外来的游客才能体味。

关于"顺下线",就是顺宁(现凤庆县)到下关的一条茶马古道,很少有人再看到保存完整的茶马古道了,当"顺下线"成为人们研究普洱茶的一条重要线索在书上泛谈的时候,鼠年开春,我再次来到位于滇西茶马第一镇的鲁史,在友人的带路下,踏上位于鲁史镇糖房村一段鲜为人知却保留完好的茶马古道。

1913年以前,中原文化传到滇西凤庆县,必经一条古道,即从下关到巍山,过鲁史,再经过糖房、金马、新村三个驿站,到凤庆县城。从鲁史到凤庆县县政府所在地的凤城一百多公里的山路遍布崇山峻岭间,其中一处叫黑山门的关隘更是险要。离黑山门4公里有一个叫糖房的村庄,正是顺下线上一个独特的小村庄,商客从巍山到凤城来到黑山门时天色渐晚,就不能再贸然前行了,黑山门时有盗贼出没,轻则要钱要物重则要你性命,谁还敢前行。传说中的糖房村土地贫瘠,除了石头与几棵松子树外没有其它特产,当地老百姓生活清贫,倒是这里的大麦能熬制出鲜香甜美的麦芽糖。因此,一年四季都有麦芽糖的香甜荡漾在糖房村四周,这个村就叫糖房。糖房人热情好客,每每遇上不能再继续翻越黑山门的客商,都会腾出最好的被子让你用,拿出最香甜的麦芽糖让你吃。如果客商真的有事急着要连夜过黑山门,他们就会组织起村里的男青年,点燃火把唱着粗犷的山歌把客商送出黑山门去,只为糖房村人对外来人特有的情意。

"顺下线"既是一条官道,当时的朝庭圣旨到边疆的思普地区,要经过这一条线,又是一条商道,普洱府起程的大马帮又要从思茅到普洱,再经过顺下线,最终到达康藏。这一条"顺下线",得益于普洱茶的清香,给沿途的村庄平添了浓重的茶文化风情,让茶的清芬浸透糖房的每一间老屋,随处可见的拴马桩、锈迹斑斑的马掌、闲置不用的马驮马鞍以及还圈养着牛羊的圈房,都能说明现在有些落寞的糖房当年的繁华。当我站在马圈前,又仿佛听到当年大马帮的铃声。"顺下线"凤城到鲁史段的茶马古道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仍然马来人往,尽管这时已没有从巍山大理前往凤庆县城的客商马队,但沿途村落自发组织的马帮,始终承运着乡亲们衣食住行的一切,因此,这一条茶马古道随着八十年代凤鲁公路的通车才渐渐变得荒芜起来。

"顺下线"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在糖房村到黑山门一段,这段路仍然可以轻易读出大马帮的足迹。这段路与这个叫糖房的村子很少被提起,是因为这个村只有十多户人家吗?还是由于这个村实在贫穷,我不得而知。糖房啊,我已闻不到麦芽糖的芳香与甘甜,已见不到那些煮沸着大麦的铁锅,当然也看不到为旅客的到来在阳光下翻晒着棉被的小媳妇了。阳光直射到青石板屋顶,现出耀眼的光芒,让人睁不开眼睛,全部是石块堆砌的屋墙整齐划一地支撑着一间间上了年纪的屋,看上去有些悬。村子里很少见到孩子,村口几位老人在一棵开着花的杏子树下聊天,他们说着村背后青石板厂的效益,说着村子里过年回来的那些打工孩子的事,他们的脸上平淡得出奇,说到回村里的一位打工妹发了财,跟了一位大老板的事,他们一样显得平淡,讨生活嘛各有各的方式,老人们似乎对钱与当老板的小秘之类事不感兴趣。说到茶马古道,他们却显得有些激动,一位老人拉着我的相机,要我去看踏进几尺深的马蹄印,一位老人要我去看当年他爷爷给客商喂马的水槽,一位老人则微闭着眼问我要不要他家祖上传下的普洱茶。我们的话题就此展开了,老人们听说我是来看茶马古道的,又都相约着带我去看最值得看的那段茶马古道。

应该说保存最完整没有人为修复痕迹的茶马古道是糖房到黑山门4公里的这一段,沿途随处可见拴马桩与歇马处的痕迹,古老的原始森林让当年的茶马古道保持得完好,苔藓铺满岁月的马蹄,发白的的石块间隙,挤出不怕霜雪的小草。老人们一件件讲述着当年大马帮的故事,从老人口中,我又看到当年大马帮来来往往的画卷。现在,这些农户家仍然喂养着为数不少的骡马,因为山高坡陡,收获与播种离不开这些牲畜。只是凤鲁公路修通之后,这条茶马古道越来越老,记载着那段远去的茶马古道史。

相关标签:
糖房 黑山 茶马古道 鲁史 房村 下线 凤城 拴马桩 大马 麦芽糖 凤庆县 客商 老人 巍山 滇西 下关 普洱 普洱茶 石块 歇马 嫩绿 地域性 霜叶 炉灶 和信 丝带 沉船 参事室 冬凌 自豪 紫金 叠加 芳村 平坝 夫子庙 凝聚力 胭脂红 推荐会 低吟 北水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