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大众化是茶馆的生命

时间:2025-04-2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大众化是茶馆的生命

从古到今茶馆就是喝茶的地方。现代权威对茶馆的说法是:"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系供客品茶、吃茶点、休息 、娱乐和联络感情、沟通信息的场所。"唐代文献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说明在当时从山东、河北一直到京城长安,卖茶水的铺子有很多,买茶水是不问身份的。之后的一千多年间,茶馆一直就是大众喝茶休息的地方。
近三十年来,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茶馆业气象万千。1990年福州出现了全国第一个以'茶艺馆'命名的"福建茶艺馆"。1991年,又有上海"宋园茶艺馆"成立。随后,茶艺馆这个新鲜的业态,成为国内茶馆业主流。当时全国五万多家茶馆,叫"茶艺馆 "的占80%,而这个称呼来自台湾。
茶艺馆的茶艺表演,成为当时一些茶艺馆喝茶的噱头,进得茶艺馆,茶客坐定,茶艺师小姐坐在茶具前,用程式化的动作,把盛有开水的大壶 ,倒在装有茶叶的小壶里,其间,要口中念到"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把小壶的茶水倒入大杯中,大杯再倒入小杯中。这种以品茶技艺,传播茶文化为已任的茶艺馆,一时间因茶艺而高档,茶艺进茶馆而价高。品茗赏艺成为流行的时尚,左右着人们的审美,影响着人们价值的判断。大款、社会高层人士进茶艺馆品茗赏艺,有着显示身分地位 、附庸风雅的心理,但这只是些小众群体。就是这些人,不久也出现了对茶艺的审美疲劳。一轰而上的茶艺馆经营者们,有的开业还没装修时间长,就寿终正寝了!但据说仍有1/3盈利者还坚持着,但这其中是兼营了茶艺之外的一些东西;而传统茶馆中的一些大众喜爱的元素,它却遗弃了。高端消费的门槛又容不得三教九流的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工,平民百姓进不去,只靠着城市金字塔尖上的消费者光顾,无疑消弱了茶馆的社会功能。
茶馆这个市俗化的大众生活窗口,功能是多元的,它一直凭借着以大众为服务对象又能多层次地适应大众需求,才得以发展,事实上茶馆也只能如此才能适者生存。中国茶馆发展到现在,已形成茶馆与茶艺馆并存的局面。南昌市的白鹭原茶艺馆却一直能坚持着"茶艺馆'的本色经营,只供应茶水和茶点取得成功。曾连续亏损了4年,仍不改初衷。十几年来,接待了国内外许多国家元首贵宾,并受邀出访港澳台、韩、日、法、芬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仅法国就出访三次,每次都获得圆满成功。
而成功的茶馆,在全国也是不可胜数的,它们已是城市的名片。如北京老舍茶馆的大碗茶 、杭州湖畔居的露天茶座、成都的路边茶铺、上海的湖心亭、广州的陶陶居等,他们延续着的茶馆大众化,正是茶馆的生命。天津海雅茶园也是这样的,从十几年前开业时的一百多平米的店堂,十几名职工,一路坎坷坚持到现在,已在天津市区开设了八家茶园,职工一百多人,并创办了茶艺培训学校,和专门生产桶装海雅山泉水,经常承接国际会议的茶事活动,如为天津达沃斯论坛用茶的外事服务。
天津茶馆业最为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茶馆引进说唱艺术,如天津的相声茶馆,1998年天津名流茶馆引进相声表演到茶馆,受到大众欢迎,被业界关注,不久其经营模式,在天津茶馆业得到响应,由开始的少数几家,发展到现在二十几家,茶馆有了稳定的大众群体。如今,年年举办"天津相声节"。今年的天津相声节已是第六届了,刚刚闭幕不久。这次是历届规模最大、参与团队和演员最多的一届,全国各地的相声演出团队都来了。其中的内蒙古相声俱乐部 、乌鲁木齐相声巴扎 、银川砚家班等等,形成了一个"丝路"上的相声团队,并以"丝路情"演出了专场。各地的相声团队在相声节的所有演出,也都在茶馆中进行。
茶馆就应如此。结合时代的需求,增添新内容、新创意,它带着浓浓的中国味、传统味,把满足现代大众茶客的要求做为经营的使命,把这一空间规划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经营,使茶馆成为文明健康的大众消费场所。(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伴夏茶网(茶社会)微信公众号banxiachawang)

相关标签:
茶馆 茶艺馆 大众 天津 相声 茶艺 茶水 大杯 海雅 团队 就是 经营 茶客 全国 达沃斯 茶点 茶园 场所 人们 演出 统一 可设 侨胞 批判 严苛 海风 基层 成通 巴豆 合作性 茶舍 深红 慧心 不在话下 石根 中街 专业点 百乐门 庆元 董志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