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敛茶

时间:2025-02-0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写下这个标题,金陵的春天开始显出热的迹象。许是认识同样好茶的佳友,或是隐藏在岁月里渐渐趋于平和的性情,喝茶从无关紧要到一日一面,过渡得无有边际。如同吃饭,睡觉,读书一般。茶米油盐酱醋茶,终归开始认得这个茶字。茶于人世,当得"敬"意。你敬人好茶一盏,如敬己,如敬父母,天地。


之前写字,桌上没有茶。三伏天,汗水涔涔,只把纸上春秋作竹林,凉也是风,热也是风。并不曾想到手一伸,便能取盏中野泉清物。如今饮一口,再写,也不怕断了文章的"气焰",倒有随饮随醒的好。年少时,嗤笑随园食单里那些个人喜好多半偏激。茶因水,水因天地性灵。岂可以一人审美论道天下。龙井独善,阳羡洞庭次之,六安,毛尖,梅片可行黜落。仿佛天下茶,唯有龙井,最得真趣。龙井茶好,天下人尽知。但未必人人得其妙。至于酒,随老喜欢溧阳乌饭,苏州三白,狠者如山西汾酒皆有品,而苏中女贞,元燥,通州枣红之类则不入流。扬州木瓜更为不堪,谓之"上口就俗"。如今看来,古时的茶酒饮食多文人偏爱,舌尖事,秉性事,也入茶事,酒事。以今人之目光,性情,怕是要翻天覆地,另辟蹊径去。


昔年取梅花上几缕雪片,并不是为了茶。只是读了红楼故事,也生出许多好奇的天性。取浆果做胭脂,收雪片熬火成水。那时,天公没有当下的黑脸。草木花叶上的雪,人皆以为是干净的。煮茶煮饭,也敢入口。且知清甜,别有风味。方法简单,挑一个不曾用过的陶罐,为得是不叫雪水有杂质,杂味。通风处,静置几日。打酒的长柄竹瓢舀出备用。专取梅心中包裹的雪,耗时费力,半日无有二两。但冷香扑鼻,能柔情境。外公之言,顽童非得此法,方可打磨心性。比戒尺,面壁之术,慈祥太多。比习字,读书之法,活泼太多。如今没有几个人敢收那花草上的雪,人皆"谈天色变"。可是去那幽深清澈的瀑布流泉边,还是忍不住带回几桶水。照样拿来煮茶煮饭。人说,能喝么?反问,不能喝么?然后,相视一笑,皆大欢喜。


这几日,信阳毛尖,大佛龙井,天目白茶,桐城小花,轮番上阵。这些明前佳品,都是亲友们的各自私藏。不予玫瑰,予佳茗,一样满室生香。且入了喉的香味,更长久些。母亲因喝惯了雨花,便也欢喜与之相若的信阳毛尖。那些坊间售卖的茶,常取名"竹林七贤","四君子","状元红"。做梦也有茶的趣事。曾梦一生姓查,名翀。十年寒窗,无茶不可读书。入江南贡院前,先至茶铺。问店主,天子门生,饮何茶?曰:龙井。又问,宰相门生饮何茶?又问,宰相门生饮何茶?曰:猴魁。生大喜,"那在下呢"?店家上下打量,"未知阁下尊姓大名"?生取案上笔墨,龙飞凤舞。店主端详,"哦,原来是扎羽中啊。我这里有上好的毛尖。"玩笑归玩笑,观这信阳毛尖与金陵雨花或是一对干将莫邪鸳鸯剑。长相厮守,也是好命。母亲笑,满满一桌茶,恍惚某个实验基地,千亩茶园就在家里。这无比滋润的文明,精神与物质,才叫双丰收。尝过百草,或谈得上"吃"字。至于"懂"字,路漫漫兮。


人生的滋味收于杯中清影,顷刻间,人人都化骨成绵。一半慧根,一半癫狂,偶尔又生"地主"的"敛财"之心。只是这世间许多东西,有银子无处买去。敛财,不如敛茶。我常贪心,要喝友亲手所摘所炒所种之茶。她说她亲手摘的,不够我喝两杯。一杯足矣,何须两杯。世上的好东西,没有贪婪的道理。她摘得多少,无关紧要。只是,这手上的温度入了茶,也入了心。她虽不摘茶,却日日与茶为伴,挑来挑去,仔细不过,耐心不过。那是她的领地,周遭无有话痨,即使面无表情的工作,也难掩她眉间痴迷。


嫁到福建去的金陵姑娘贞姨,有不争的雅号。回宁特地送了她们茶叶研究所研制的新茶,想要多,没有。她自豪于面,任它坊间万儿八千的银子,独此一味,无处寻去。茶汤不似红,不似黄绿,却又恰如其分。名归红茶,实属鲜纯。有荷香,也有新稻的清香。与绿茶交叠而饮,亦不会"醉"。她比几年前的照片,稍显消瘦。我问她,饮茶故?侍茶故?她泛着朗朗的笑容,谓之茶不瘦人人自清。谈话间,说起今年川茶丰收,湘茶受损,茶农诸般苦楚,田间陇上,都是望天而收。多收了三五亩,少收了三五亩,皆难得采收的喜悦。万物苦,万物生而不息。于普通的劳众,农林牧副渔,勤勉戮力,几成坚守的生活。哪里有那许多风雅的潇洒。何忍责难,何忍相欺,何忍不珍惜!


花寄来的大佛龙井,品质优良,市面上常有卖家拿去充兑狮虎龙井。可见,系出名门,也是负累。我不犯人,人来犯我。茶罐上署名新昌佳叶。看见新昌两字,想起多年前途径之地。那里离新昌市区还有几十公里。售卖早点的大婶忙里忙外,小卖部的身后远远望去,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同行的司机问,那么多的茶,不够生活么,还做这起早贪黑的买卖。地广人稀,能赚几何。大婶淳朴,只顾忙碌,来不及答话。身边十几岁的少年,刚从茶园回家。直嚷着口喝,肚饿。取了笼屉里的包子,端冷茶就咬。母亲望了一眼,又是责怪,又是心疼。一行人遥望茶园好久,说不出什么。只记得司机师傅买了十几袋包子。大婶不多言,把每个人的水杯里都装了茶叶。随车的保温瓶蓄满了刚烧开的水。


日人饮食,常怀恭敬感恩之心。茶尤甚。器多简素,返璞。艺多虔诚,笃信。乡间老妪,寺中高僧,皆会饮。我国中人,亦不乏能斗茶者。但于饮,多在唇舌功利间。离"诚意"尚远。那样珍惜的感觉,已非唇齿间的快意,是以日月为计的缓慢行程中,带着信仰的声色。处处冷漠而贫瘠,一棵桑树救不回一春待哺的蚕。茶若言禅,便是布施了光阴。在那崇山峻岭间的茶园里转一转,念一念茶的清音,"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王孙草,岂是无知的尊贵。不识碗中花,谈什么老君与千岁。


我依然记得某个画面。在一切不屈的日子里,时光熠熠。下楼,拿起桌上的白色茶杯。换蓝色衣衫,城铁呼啸而过,转眼驶入隧道。看报纸的人,捧着茶杯的人,都冲向那山顶。那山上,茶人们的帽檐迎着风。俯身,眼中噙着泪与希望。


相关标签:
信阳毛尖 红茶 绿茶 大佛 川茶 龙井 茶者 茶杯 毛尖 茶园 新昌 信阳 金陵 门生 雨花 大婶 五亩 竹林 王孙 之心 可可 垫底 金峰 闲文 老套 大行其道 双沟 蓝皮书 帛画 不分彼此 五经 奥克兰 负责人 斗南 博达 官宦 乳腺肿瘤 宝岛茗 苔干 余音袅袅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