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红茶“工夫茶”与“功夫茶”有那些区别?

时间:2025-02-0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查看图集

"功夫茶"和"工夫"茶有什么不同?

"工夫茶"与"功夫茶"读音相同,容易误将"工夫茶"与"功夫茶"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茶界对此有不同的定义,"工夫茶"与"功夫茶"两词各有所指,不能混淆。

"工夫茶"之由来

先来看茶叶文献里面有关"工夫"的记载: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 ..."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 ...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功夫茶"指的是什么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所以"功夫茶"是茶饮的一种,由于煮制和啜饮时太讲究,费功夫而得名。所以,此"功夫"非彼"工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多采用乌龙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的色香味。

"功夫茶"的泡饮技艺经发展、完善,程序虽繁复,却富涵文化,因而为饮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艺、闽式功夫茶、台湾功夫茶茶艺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深化而来的,已成了闽、粤、台的饮茶艺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相关标签:
功夫茶 工夫 工夫茶 潮汕 武夷 红茶 潮汕地区 乌龙茶 茶艺 功夫 休宁 祁门 技艺 发展 一山 川红 茶叶 先来 滇红 潮州 李静 笨重 宦官 视野 饮食瘦身 近视眼 检出率 老蒋 蓝布 博识 农业 多量 兰心 安逸 清馨 冰厂 主干路 近视眼 龙州县 检出率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