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福建白茶的茶树品种

时间:2025-05-10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福建白茶的茶树品种, 福建白茶的茶树品种有:

1、福鼎大白茶

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竹头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树高1.5-2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2。叶色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7-11对。锯齿较整齐、明显,27-38对。叶肉略厚,尚软。一芽二叶长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结果率高,茶子大而饱满。

发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2、政和大白茶

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高仓头山。据传说,在清光绪5年(1880年)由铁山人魏年老将此茶树移回家中种植,后因墙倒,无意压条数十株,逐渐繁殖推广。

树高1.5-2米,幅宽1-1.5米,树势直立,为小乔木型。分枝少,节间长。嫩枝红褐色,老枝灰白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突尖,基部稍钝,叶缘略向背。通常大14×6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3。叶面浓绿或黄绿、具光泽。叶脉明显,7-11对。锯齿粗而深、29-68对。叶厚、较脆。一芽二叶长6.4厘米,百芽重50-76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1月中旬,花量多。一般开花不结果,或仅结少数单粒茶果,播后亦不易出土,故用无性繁殖。

发芽期迟,一般在4月上旬,停止生长较早,一般在10月上旬,生长期较短,全年约6个月左右。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忍受寒冻,虽在零下3-4℃亦少受冻害。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同时,产量较集中于秋茶。

政和大白茶由于含茶素、单宁成份高,所以制茶品质优越。制白茶以芽肥壮、味鲜、香清、汤厚最为特色。据福州商品检验局分析:政和大白茶水浸出物高达42.18%,小茶(菜茶)只有39.54%,茶素达4.32%,小茶只有3.96%,单宁达16.44%,小茶只有10.61%。

相关标签:
绿雪芽 古茶树 红茶 绿茶 秋茶 福鼎 白茶 茶树 福建 太姥山 品种 政和 小茶 铁山 小乔 姥娘 名山 茶素 木型 树势 全乡 如醉 具体地说 藕节 佐使 准确无误 前事 经纪 寻常事 叶集 虚假 坚果 戴望舒 大木 中国农大 套子 自家人 衢州市 海关总署 鹅黄色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