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梁慧颖:从来佳茗似佳人

时间:2025-01-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春日融融,柳丝轻扬,正是茶乡好时节。独特的武夷岩茶,既来自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离不开传统的制作技艺。"每个制茶人心中都会有一泡最好的茶。"2日,武夷山市立生名茶中心总经理梁慧颖对记者说道。

  梁慧颖出生于岩茶世家,自幼便在茶山里跑、茶厂里转,对武夷岩茶是耳濡目染,用她的话说,是闻着茶香长大的。"做茶完全是出于喜欢。当我喝茶的时候;当我能品出这是哪个山头的茶的时候;当我和其他茶人交流,收获到许多不为我所知的茶叶知识和趣闻的时候,心里就很高兴,有点小小的满足,感觉很美好,或许这就是我与茶的缘分。"梁慧颖笑着说。

  "与其他年轻茶人的茶叶之路不同,我对岩茶的真正认识是从审评开始的。"梁慧颖说,从小就经常看着父亲拿着几个碗在评茶,最初,是由于好奇,她经常跟着喝。慢慢的,父亲让梁慧颖也参与到拼配的过程中,让她拿出自己的拼配方案。之后,再让她把自己的拼配茶与父亲的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正是从审评开始,梁慧颖有了自己学做手工茶的想法。2007年7月,大学毕业的梁慧颖正式开始了她的制茶人生。万事开头难。面对着新鲜嫩绿的茶叶,梁慧颖刚开始有些手足无措。茶叶制作分很多道工序,就拿手工制茶来说,要经过采摘、开筛、晒青、摇青、炒青、揉茶、拣茶、焙茶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茶人熟练的掌控能力。

  "刚学做茶的时候,体力完全跟不上,第二天手就起泡,摇青摇到稍微有点感觉就要练十几天。"梁慧颖说,当时真是含着眼泪在摇。

  也正是因为这份单纯的喜爱,梁慧颖摇青磨练出水泡,炒青时忍住烫伤,不嫌劳累地反复练习。为了在烘焙过程中最敏锐地捕捉到茶叶的香气、色泽、温度的变化,梁慧颖自觉杜绝了一切会影响感官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手工制茶是个苦差事。很多男制茶师都坚持不下来,更别提一个85后的新生代女茶人。"苦点、累点还不算什么。"对于梁慧颖来说,最痛苦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制作出的茶叶不好看、不好喝、顾客不满意,

  "失败的经历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所有手工制茶人而言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只有不断摸索尝试,才能制作出好茶。"父亲经常这样勉励我。这一路,是父亲的鼓励让我坚持下来。谈及父亲,梁慧颖满是感激,她说自己的父亲是块宝,父亲的踏实本分,让她明白实实在在才是真。

  梁慧颖的父亲梁立生先生,是典型的实干型老茶人。1983年,梁立生从宁德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崇安茶场(武夷山市茶叶总厂)工作。从此之后,他跟随姚月明、谭素芳、林志远、郑先祥等前辈学习制茶、评茶。1999年,梁立生任茶叶总厂厂长期间,参加首届武夷山市茶王赛便夺得了"名枞"茶王,通过拍卖,茶叶更是以68万的高价被广东茶商买下。

  在父亲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下,经过十年的磨练,梁慧颖已经成长为一名专业武夷茶人。父亲也早已经把武夷山立生名茶中心的日常经营管理权交给了梁慧颖,并由她负责公司产品的推广,自己则退居二线,专门负责茶品原料的采购、原料质量的把关、生产环节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谈及公司产品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梁慧颖侃侃而谈,干劲十足。她说,立生名茶中心已经开始将重点放在特色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目前,公司已经注册了两个商标,涉及了高低端茶品,近期重点将放在主要产品"武夷一号"的推广上。

  回顾近十年的做茶历程,单纯为了做茶而做茶的梁慧颖,并没有因为武夷岩茶的跌宕起伏而患得患失,她一步一个脚印地了解武夷岩茶,一点一滴地学习摸索着。在手工制茶师这个队伍里,85后的梁慧颖绝对是年轻的一分子,但手工制茶对于她来说,早已从一门单纯的手艺,演化成一种生活方式。她做茶的历程,就像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水到渠成。

  当记者问及"有没有觉得特别艰辛的时候",梁慧颖笑着说,好像没有。手工制茶虽然辛苦,但制茶过程充满乐趣。再多的辛苦,也抵不过自己做出一泡好茶后的那份喜悦,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相关标签:
慧颖 武夷 立生 茶叶 父亲 武夷山市 手工 时候 名茶 工序 茶王 制作 茶乡 过程 崇安 感觉 茶山 志远 二天 总厂 贝纳尔 圣地 马法 液相色谱仪 温饱型 钩子 技术精湛 方便性 刀尖 大喇嘛 治则 辛凉 心血管病 柽柳 教导 体制 瓦鼎 巴基斯坦政府 致公党中央 僧俗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