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杨萍:多年茶叶情结 成就种茶梦想

时间:2025-02-0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今年,对平利县城关镇三里垭村女娲贡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萍来说,是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一年。今年她所种植的茶叶产销两旺,不仅让她实现了增收,也帮她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直到今年,我才终于把多年种茶的梦想变为现实。现在我的茶叶远销县内外,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在实现自己增收同时,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喝上了三里垭贡茶,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情。"任何人初见杨萍第一面,都会说她亲和的笑容,朴实与直爽的性格让人毫无距离感。走近杨萍,我们从其身上读到了一种难得的宝贵财富--热爱生活、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杨萍与茶叶的渊源,要追溯到童年,那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她从小居住紧挨三里垭村的凉水沟村,那时她就知道三里垭村的山茶品质好,还在乾隆年间有幸成为了"贡茶"。杨萍告诉我们,虽然小时候茶叶品种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家里总会备着花茶、绿茶,这让她从小就有了"茶瘾"。成人后,杨萍嫁人在县城居住。此后多年,为了生计,杨萍终日奔波,始终没机会实现儿时的梦想。一直坚持对茶痴迷和热爱的杨萍,在2010年3月一次途径三里垭村时,看到村上茶场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茶园满是杂草丛生,她打心里一凉,觉得十分可惜。当前平利县大力实施茶饮产业率先突破,扶持政策很优厚,杨萍回家思索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下定决心要把茶场盘过来,重塑"三里垭贡茶"品牌。她果断拿出自己多年攒下的积蓄盘下了茶场,还流转了村里600亩土地作为茶叶基地,同时成立了"平利县女娲贡茶有限公司",准备着手发展茶饮产业。
平利县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发展茶产业初期,杨萍几乎倾囊投入茶叶幼苗的购置培育和茶树种植,还将自己在县城杨家梁的二层小洋楼变卖作为启动资金。一开始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初次试种龙井43号茶苗,由于技术不到位,种出的茶叶枯黄、长势缓慢,茶叶制作水平也差,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钱。最初的几年,光见支出,未有收入,亲戚朋友反对声一片。可杨萍执拗得很,未曾轻言放弃。她刻苦研读茶叶技术相关书籍,邀请茶叶专家来茶园进行现场指导教授,经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杨萍慢慢悟出了种植茶叶的门道,还自学了一套茶艺表演。时至今日,看着自己一手呵护出来的茶园,杨萍坦言:"这四年来,确实辛苦"。
为了保证茶叶品质,杨萍把茶叶质量看做茶坊首要大事,坚持亲自前往外地选购茶苗,监督种茶、采茶、选茶、炒茶等环节,不放过茶叶质量上的任何一点瑕疵。杨萍的茶叶从不掺假,不藏虚。渐渐地,很多人都认可了她真诚、朴实的做人态度,自然而然也就认可了"三里垭贡茶",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杨萍告诉我们,最好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万元。经过四年的打拼,如今,杨萍的茶场初具规模,目前基地面积已达800亩,今年产茶20吨,实现产值突破200万元。
茶叶是具有文化气息的商品,不同茶叶加工作坊在加工技术、品质特色、外在包装、经营理念、营销策略、信息传播等方面却能够凸显差距。面对这些,杨萍有自己的小算盘。她有个梦想,那就是把"三里垭贡茶"做成"平利女娲茶"的一个特色品牌。这样一来,用自己独特的包装,印制自己的产品信息,保证自己茶场卖出去的每一份茶叶的质量。
一边品茗,一边和杨萍在茶场交谈。当谈及茶文化时,杨萍说,人有人品,茶有茶德。随着平利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茶道、茶艺已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渗透到了寻常百姓家,希望自己精心培育出的"贡茶"能带给大家更多更好的茶享受。杨萍就是这样,待人真诚的生意人,端起一盏茶,氤氲的茶香中,过去的四年,她品出了人生的真谛。展望新的一年,杨萍娓娓诉说着心中的期盼,争取明年3月份三里垭贡茶实体店开业,继续做好"三里垭贡茶"这个品牌,再计划把茶叶基地扩大到1000亩,力争实现产茶60吨,实现年产值500万元。

相关标签:
茶叶 茶场 平利县 女娲 茶园 茶苗 平利 多年 梦想 茶饮 茶文化 茶艺 小洋 品质 质量 产业 基地 沟村 品牌 城关镇 敦实 肾阴 甜菜 知音 黄梅 上海东方 野趣 青海省政协 天林 书画展 清香味 粘结剂 黛玉 启明 妙诀 推理 批评 杨贵 俯拾即是 志福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