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胡适嗜茶 拒当“茶博士”

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胡适(1891-1962)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胡适祖籍是老徽州,祖上经营的就是家乡的茶叶,其高祖父曾在上海东边的川沙开"万和"茶铺,胡适两岁时就随母亲在此寓居。其祖父不仅继承了祖业,还把业务进一步扩大,后来又在上海开设了"茂春"字号。胡适少年时代曾在家乡绩溪县生活过,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均在外奔波,然而对茶的钟情却是萦绕其一生的嗜好,无论到哪里,都是标准的茶人。

  先生两次旅美,都请家中寄茶,从二三斤直至百斤,以瓶装茶可谓是先生的创造。先生索寄的有毛峰茶、龙井茶、祁红茶等。以瓶装茶,可谓是胡适的创造。而他的饮茶之法也同样很有特色。"儿室中有小炉子,有时想喝茶,则用酒精灯烹茶饮之,有时有朋友相访,则与同享之。"这是胡适1916年在美留学时的饮茶法。

  类似的与人共享饮茶法,先生是经常使用的。又如1937年11月15日,先生记道:"今早九点,我坐汽车回到纽约,中午在哥伦比亚大学同一位老师吃饭。下午有人来吃茶,谈了二点钟。"以茶待客,一谈就是两个小时,可以想象,只有茶好才有情好。至于独饮,先生的饮法是地道的中国式了:"回家吃了晚饭,觉得还有些醉意,便睡了两个钟头,起来喝了一壶茶。"这是1918年2月先生在国内的喝茶小景。以壶饮茶是中国茶道的独创,所以即使旅居国外,先生对这一国粹理所当然坚持不懈了。"林先生带来茶叶三瓶,都收到了。茶叶很好,我有工夫在旅馆,总泡一小壶喝喝。"这是1938年4月先生所记的纽约饮茶生活。如果说独酌独饮是先生一种悠闲消遣的享受,那么以茶驱疾即是先生对茶寄托的另一种企盼了。"冬秀,我(1939)十二月四日到纽约,晚上演说完后,我觉得胸口作痛,回到旅馆,我吐了几口,都是夜晚吃的甜东西。我想是不消化,叫了一壶热茶来喝,就睡了。

  胡适嗜茶成癖,世人皆知,故他的亲朋至好纷纷以茶这一独特的媒介来向他表达热忱之情。1946年6月,胡适从美归来赴任北大校长,7月20日上海的文化界在国际饭店专门为其举办了"迎茶会"。又如1953年1月19日,胡适去日本,日本文化团体为其专门设置了"招待茶会"。再如1961年10月,先生的夫人江冬秀由美返台,"中研会"全体同仁眷属又专门筹办了"欢迎胡夫人茶会"。胡适因茶受敬固然是其高兴的一面,然而先生因茶受累又有其尴尬的一面。这里仅以先生拒做茶广告一事为例。1929年7月27日,上海裕新茶店老板给胡去信,请求同意其打出"博士茶"牌号来推销茶叶。先生回信道:"博士茶一事,殊欠斟酌。你知道我是最不爱出风头的。此种举动,不知者必说我与闻其事,借此替自己登广告,此一不可也。仿单中说胡某人昔年服此茶,'沉疴遂得痊愈',这更是欺骗人的话,此又一不可也。""至于说'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此是最陋俗的话,千万不可发出去。"看得出,先生对于别人想以自己名声销茶是极端反对的,从中也可看出先生对茶的敬重和对天下茶人的敬重。

相关标签:
胡适 先生 茶会 上海 纽约 茶叶 博士 中国 哲学史 中研 日本 小景 川沙 陈独秀 绩溪县 新文化运动 祖父 这是 五四运动 国际饭店 沸点 猪血 指向 厦门大学 皇位 柳大华 丁刚 孝文家茶 瑞贡 十冬腊月 经济日报社 盖好 绝版 七大 空间设计 后来居上 利权 日用品 老办法 农业品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