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藏茶茶艺:中国藏茶等级的评定流程

时间:2025-05-01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藏茶茶艺:中国藏茶等级的评定流程

一、看干品:藏茶属古黑茶,紧压茶类,干品从外观品相、切片、揉碎、闻气味几个关键环节评介;
1、外观品相:以传统藏茶茶砖为例,藏茶茶砖上凹下平为砖型,四边线条规整,紧压适度,表面有微青茶整叶片撒面(老茶除外)。光泽褐黑,无霉变;
2、切片:将砖茶竖立用茶刀垂直下切,首先感觉切擦音清脆顺滑,不滞刀,切下的整片茶表里如一,褐黑整洁,梗叶服帖,无絮状物,观察切开后的砖茶内部无杂质,排序整齐;
3、揉碎:用指扳揉切下的片茶,观察紧压茶解压后的状况(因藏茶属深度发酵茶,为酵化充分,发酵前要进行粗粉碎,叶片和梗等全株拼配物必须切碎在05-1.5cm左右),标准揉碎物及为冲泡备茶,要梗叶均匀,无杂质,碎末少,正褐色,无任何霉点;
4、闻气味:藏茶正香为栗子香带茶清香,新茶酵化气味并不明显,无仓味,无霉味,无杂陈异味;

二、观汤色:藏茶因渥堆时间长,又在雅安这个世界雨级地标环境自然发酵,茶基采自800--1800米海拔的高山小叶种,以夏茶和秋茶为时令,所以既充分采集到茶叶应有的内含饱和度,又可以在长达6个月的渥堆酵化中转换、异构,所以在汤色中艳丽夺目,是黑茶汤色中难得兼备红、浓、透、艳的标本,观汤色主要从以上四个环节获得:
1、红:藏茶中含大量红色茶素,茶黄素和茶褐素,其浸出物颜色自然红润,因茶色素为自然酵化转化而来,所以在灯光下,用玻璃器皿透照是红、黄色的混合物,红得很正,诱惑饮欲,(所有黑茶类其"红"的标准是一致的)不好的藏茶或别的黑茶类如果为暗红,陈猪肝红或酱油红,都是观色中的次品;
2、浓:其实浓淡汤色取决于投茶量的多少,评茶师往往用超过一倍的投茶量熬煮浓茶,来观察汤色中浓度增高时的整体表现,如藏茶浓茶汤也很从容,如果遇上次品,就会出现黑如漆的反应,这种情况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发酵过度,碳化或水份过重,俗称"烂汤",二是添加了化学色素。
3、透:在黑茶评介中对于"透"的观察是最有戏剧性,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评茶师往往把要评定的黑茶放进沸水中去煮3-5分钟,浸出的茶汤一目了然(把茶汤放进玻璃杯中对光观看),好藏茶一定清晰穿透,不好的藏茶或其他不管什么茶,只要是黑茶类,可看到浑汤、呆板情况。
透表明了三个关键点:一是海拔,高海拔茶吸收紫外线粒子多,在茶分子中会集聚较多的发光粒子;二是清洁度,在制作黑茶的过程中杂质粉末处理不干净;三是发酵不完善,凡酵化不好的都泡不出透汤美茶来。
4、艳:藏茶汤色的艳丽为黑茶之首
金黄是高贵的绝艳
透红是唯美的终极
年份茶汤色中的琥珀色拥有难于抵御的魅力
用玻璃或白瓷作为饮杯上佳。

三、品滋味:藏茶的茶汤滋味进口清爽,不涩不苦,新茶有较浓烈的康味(为栗香,清香的混合),次品的藏茶有杂味,或出现酸、涩、苦。青草味在新茶中常见(藏区普遍喜欢带青草味),正品的藏茶(以制标厂家雅安茶厂康砖为标准),滋味中有一种纯发酵的正气,味甘甜滑利,满口留香,无杂陈味。
苦涩、霉味、酸涩、杀喉、口干燥都是滋味中的次品。
需要说明两点的是有的藏茶在观汤色中符合标准,但一品滋味就难于入口,这也是需要综合评介的,另外老藏茶的滋味与新茶有区别,在下一环节中论述。

四、闻汤味:藏茶茶汤的香味其实在冲、泡、煮一瞬间已经展现出来,但具体要把茶味中的香型区分出来还是需要技巧,茶汤香味属自然散发,有一大类人嗅觉细胞敏感,在杯边一闻就已经感受到了,但有的人习惯在品滋味时感受到香型,评茶师经常是用闻杯底的方式定香型,把杯边闻香与杯底留香结合起来审定,藏茶香型非常丰富,好藏茶属康砖(康香、栗子香)、金尖(清香、花香、饭香)、雅细(沉香、枣香、参香),不同年份的茶香型还会变得丰富,香型原则就是无杂味:如霉臭、水臭、仓味、尿味、烟味、腐木味、腥味等都是次品。(作者:藏茶的故事,资料来源:新浪博客)

相关标签:
黑茶 茶汤 次品 发酵 滋味 香型 新茶 雅安 栗子 茶砖 紧压茶 杂质 砖茶 干品 观察 自然 放进 标准 清香 霉味 并能 导游 琅琊 成都地区 稀缺性 真神 暴利 组诗 丹叶 卡洛 经用 样品 有所不同 狮子滚绣球 杨立新 武胜关 重症 域名 绿化 祀享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