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茶本中药

时间:2025-01-2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茶本是一味中药。就其药性而言,微苦、微寒、微甘,入心、脾、胃、膀胱经,具醒脑提神,清火解毒,消食美容之功。然而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将茶演化成一种饮品,并进一步发展了茶艺、茶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现许多饮茶的好处,医家用之以治病,名流雅士品茗以求情趣,养生家饮用以求长寿。从一定意义上讲,香茶一瓯,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品位。唐代以后茶文化、茶行业也日渐兴盛起来并远播海外,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健康饮品。
茶本中药
在我国,茶的历史非常悠久,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有关茶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一旦遇七十二毒,以荼而解之。"文中的"荼"是当时人们对茶的称呼。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新修本草·木部》中讲:"茗,苦茶,味甘苦,微寒,主痔瘘,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北宋官方编写刊行的《和剂局方》中有一则治疗头目不清、头痛的名方"川芎茶调散",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草求真》一书则总结茶的治疗范围是:"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便血、吐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有效。"真可谓功效不凡。近代医学大家蒲辅周对茶叶的药性及作用也颇有研究,他说:"茶叶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清热而不伤阴,辛开而不伤阳,芳香微甘有醒胃悦脾之妙。"
茶亦饮品
茶之起源,始于战国或秦汉之际,应无异议。茶本来是一味中药也是实事,而真正把茶视为饮品而推广之者应是茶圣陆羽。唐代的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唐代的陆羽"始创煎茶法"。宋人有诗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对茶的称呼较多,如茶、茗等,但不管如何称呼,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在走进官宦皇家的府邸的时候,也走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这便有了诗人的"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敌先天花"之吟,也有了平民百姓的"明红暗绿嫩初霜,温壶烹来满是香"的赞叹。《茶经》记载的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饮用方法是: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将其碾成细末,再过细筛,放到开水中煎煮。加热至水始开,水面出现细小的像鱼眼一样的水珠,"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须加入一些盐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舀出一瓢开水备用,并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水中央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舀出的那瓢水再倒入锅内,一锅茶汤才算煮好。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煮好的茶汤舀进碗里就可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味道次之,五碗之后,"非渴其莫之饮"。这便是当时社会上较流行的饮茶方法。唐代文人卢仝嗜茶成癖并以"七碗茶"闻名于世,其《谢孟谏议寄新茶》吟诗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来。"不但道出了润咽喉、消闷愁、激文思、散抑忧、利筋骨、轻身、益寿七大功能,而且以诗人的浪漫唱出了饮茶如仙之快乐。在唐诗中有许多吟茶之名句,如曹邺的"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吕岩的"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香气入肌肤";刘禹锡的"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认为茶为生活之必需品,他在《论茶》中说:"除烦去腻,世固不可无茶,"并提出了饭后以茶漱口之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
唐代以后,关于饮茶的讲究越来越多,不但对茶叶很讲究,而且对茶具也有要求,就是泡茶的用水也马虎不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道,贾母带人游道观,妙玉给刚吃完饭的贾母奉茶,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因为六安茶属绿茶,饭后饮之容易拉肚子。妙玉马上说,我这茶是老君梅,而且是用隔年梅花上的积雪融水冲泡的。妙玉的话既抬高了贾母的地位,同时也说明自己的品位。这就表明有身分的人喝茶是十分讲究的,饭后宜喝暖胃的熟茶,不但去油腻,而且助消化。这段描写可以说曹雪芹既精于茶道,又深谙医理,且为其故事情节增色不少。
饮茶有道
在我国,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不但讲究茶的品种、作用,也讲究饮茶的形式,这就形成了颇具东方色彩的茶道。茶道的形成始于唐,而成于宋。到了宋代,基本不再将茶制成茶饼,而是将茶简单地进行加工,特别是绿茶,更是保持了茶叶的原形。也不再将茶进行考炙,碾成细末,再进行锅煮,而是直接将茶叶放入壶中冲泡,这也保证了许多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掉。喝茶时不再加入调料,完全保持了茶所独有的特殊的本色清香。值得一提的是,因喝茶的需要,又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那就是制壶,而且将壶业发展成为一种工艺,并产生了制壶大师和作为艺术品的茶壶。人们也不再用大碗喝茶,而是用小盅品茶,宋代诗人陆游曾写过:"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用诗人的话说细啜慢饮才是品。只有品才能做到心领神会,也只有品才能体会到品茗的妙处,同时也只有品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嗅觉和味觉功能,用沉静下来的心思领略一种雍容大度的闲适心境,给疲惫的身心一个放松恢复的条件。
选一处安静的环境,小桌上置一茶盘,一把紫砂壶,小茶盅若干。先用温开水冲紫砂壶的外边,叫"洗尘净身",洗去尘世间的烦恼,放松身心,净化心灵。同时使整个茶壶温度均匀,利于茶香氤氲。掀开壶盖,放入茶叶,倒入开水,叫"翻江倒海",形象地描绘出冲茶的情景,极富想象力。将水倒满后,手拿壶盖轻轻地抹去浮在上面的泡沫,叫"春风拂面",即洗了茶,又有淡淡的茶香飘散而来,只感觉宁静清爽,心旷神怡。稍停片刻,将泡好的茶倒入茶盅,叫"佛施甘露"。这时轻拿茶盅,一闻、二品,绿茶的清悠,红茶的醇浓,乌龙茶的香鲜,黄茶的爽悦,白茶的黄亮,黑茶的厚重,花茶的绵芳,其精妙之处无以言表,此时不是饮,更不是解渴,如此品味,只觉得一股茶香萦绕心田,心随茶香而飘然;甘甜玉液润滑全身,身轻无烦而醉然。不是神仙而胜似神仙。
我国为茶的王国,因产地不同,制作有异,而品种繁多,大体上可分为绿茶、乌龙茶、红茶等。仅绿茶又有龙井、碧螺春、云雾、毛尖等不同品种。其它还有大红袍、铁观音、白茶、普洱茶、陀茶等。到底喝什么茶好,这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绿茶清爽,红茶暖胃,乌龙茶提神,白茶降糖,花茶疏肝。今年87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很喜欢喝茶,在一天之内喝不同的茶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颇具启发意义。
当然,茶也并非人人皆宜,也非什么时间饮都好。饮什么茶,什么时间喝,也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喜好。茶,亦药亦饮,亦当辨证用之。品茶,既是一种生活品位,也是一种优雅的境界,不同的茶或清香、或苦涩、或甘甜,或润滑。茶如人生,也许这就是文人雅士和长寿老人喜欢品茶的原因。

相关标签:
陆羽 茶叶 绿茶 茶盅 饮品 茶道 神农本草经 茶香 白茶 雅士 乌龙茶 六安 本草 开水 诗人 壶盖 红茶 人们 不同 文人 保山市 二重 平民百姓 日月山 所求 出类拔萃 部族 献辞 魏文 醉翁亭 室温 年数 歉意 杆儿 全网 贡献率 博艺 思境 南仙 友先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