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安溪县铁观音的制作过程

时间:2025-02-24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无论是哪个村子是真正铁观音的发源地,如今安溪这座县城都是铁观音的代名词,一如我们提起波尔多便会想起法国红酒般。位于厦门附近的这座小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人云,"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用今天的学名说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无论是从温度、湿度还是土壤上来说,都十分适宜种茶。而且茶叶从采摘到完成的整个制作过程都离不开人工的干预,整个24小时,一个环节都不能耽误,才能制出最纯正和传统方法的铁观音。

第一步的采茶就不是件轻松的事,最好是选择午青的茶叶,也就是上午11点到3点的茶叶,这时的茶叶吸收阳光充足,水分也适量。

采回来的新鲜茶叶到最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其脱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经历数道工序,学名叫"做青"。

"做青"一般从下等4-5点开始,先要把采回来的茶叶晾在太阳下暴晒,名曰"晒青",这时茶山上的阳光正浓,会将叶子之间的水分初步晒干。

晒干并将茶叶"凉青"之后,就是最重要的摇青过程。如今大多数茶厂都采用了机器摇青的过程,开关一开,定好时间,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不过我们在福茗堂遇到当地的一个老茶农,颇有兴趣向我们展示了在机器产生之间,人们是如何"摇青"的。

在一个空旷干爽的房间,房间正中央悬挂着一个巨大的长形竹篓,里面铺满了刚刚晒青完的茶叶,老茶农站在竹篓一侧,有非常有节奏的手法推起了竹篓,让茶叶在竹篓里跳跃,进行充分的碰撞和融合。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很容易就把茶叶洒到外面去。

"摇青"是在制作整个铁观音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一半发酵的过程也是铁观音最有特色之处。茶叶最终的质量是否有甘香,完全决定于摇青的过程。这其中要完全倚赖茶农的经验,依靠手感和嗅觉对茶叶的水分进行实时掌控,如何达到"摇红""摇匀""摇香""摇活"四个标准,需要对茶叶完全的了解才行。在摇青过程中,茶叶经过碰撞,在叶子外围渐渐展露出红色的镶边,这个过程实际上正是茶叶经受碰撞,促使茶多酚类化合物发生了氧化、聚合反应,缩合产生了有色物质。为制作出最完美的茶叶,一批茶叶要经过4次的摇青过程。

这一制作过程也正是岭南人民迷恋传统铁观音之处,在摇青之后的晾青环节,传统铁观音会挑选通风的封闭屋内晾置茶叶,但如今,为了快速制茶,有不少人选择将这茶叶放在有空调安置的房间里,虽然快却失去了自然的味道。这样制出的茶叶,茶叶泡出始清香四溢,但历经三泡,便淡而无味了,就像一些漂亮但无底蕴的女生,只有经历了充分摇青和晾置的茶叶,才能泡出一杯优质的铁观音,历经六七泡仍香有回甘,万家春说,在他们行内人眼里,嘴里觉得香不算真香,一杯好的茶喝下去,要香气持久,有清香从脖子与喉咙中返上来才算真正的极品铁观音。

在摇青之后,就是包揉的过程,依然要依赖茶农的准确判断、这一过程是将摇青并晾置好的茶叶以干布包好,使用机器揉捻机祛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包揉的过程也要经历数次,每一大布包里的茶叶,大约有40斤。

在这之后,工序就快很多,包揉好的茶叶,再经历初焙、初包、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就能制成成品。也就是说,第一天采到的鲜嫩茶叶,第二天就剩下大约含水量约3%的铁观音茶。虽然都是农作物饮品,但是要喝上最新的葡萄酒,我们都知道,至少要等一年呢。比起来,茶叶真是快多了,但冲一泡茶叶,让满室充满的香气,可比酒气让人沉醉得多。

相关标签:
茶叶 铁观音 过程 竹篓 茶农 水分 工序 碰撞 学名 一杯 布包 酚类 制作过程 茗堂 房间 机器 传统 重要 就是 真香 圆饼 寒症 南长 杨万 孝女 旗人 吴昌硕 沙湾 德索萨 小可大 自然规律 厨师 冒昧 品位 青龙乡 基本面 冰雪 老丈人 水果罐头 防震
更多文章推荐: